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大田鄉 供圖
東南網6月16日訊(通訊員 熊明歡 李志珍)“同學們,當時紅軍部隊駐扎在我們村,老百姓很愛戴,很多人把家里的糧食捐給他們,有的小朋友連省下的鍋巴都拿給紅軍。當時的革命斗爭很殘酷,很多革命先烈獻出寶貴的生命,才換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近日,在三明泰寧縣大田鄉中央少年紅軍文旅小鎮紅軍橋上,老黨員聶勝根給前來開展研學活動的泉州小朋友講述大田紅軍村的歷史故事。
老黨員聶勝根,今年已63歲,但他仍堅持在村里工作。隨著家鄉紅色文化的打造,年老的他主動學習了解蘇區革命歷史,并從老一輩那了解當時有關的紅軍故事,結合“家門口”的少年紅軍展覽館、高傳遴烈士墓、蘇區少年先鋒隊主題展廳等紅色資源,時常在紅軍橋上為前來開展研學活動的小朋友講述鄉里紅色文化故事或者帶領孩子們參觀少年紅軍展覽館,引領孩子們追尋紅色革命足跡。孩子們圍在他身邊,豎起耳朵,聚精會神地聽著他講述發生在大田的一段段紅色故事及鄉村的歷史變化。
老黨員聶勝根給小朋友講述大田紅軍村的歷史故事。大田鄉 供圖
“雖然我年紀大了,但我仍是一名共產黨員,黨和紅軍的故事應該代代相傳,我想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讓更多人了解少年紅軍,將黨和少年紅軍的精神傳遞給下一代。”聶勝根說。
“聽了聶爺爺講的故事,我對大田紅軍村的歷史有了更深的理解。我們將更加熱愛祖國,努力學習,長大以后報效祖國。”一名小朋友聽了老黨員的講述后說道。
據悉,該鄉深入挖掘紅色資源,以建黎泰模范少先師和少共國際師兩支少年紅軍事跡,打造中央少年紅軍文旅小鎮,建有少年紅軍展覽館、革命烈士紀念園、少年紅軍文化廣場、蘇維埃展示館、少年先鋒隊主題展廳等紅色教育基地,并開展“老黨員講黨史”“青年說紅色故事”“觀紅色電影”等多形式的黨史學習教育,傳承紅色基因。今年以來,累計接待60余批次,1800人前來開展黨史學習教育。
下一步,該鄉將繼續用好“家門口”紅色資源,因地制宜,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把黨史學習教育的“觸角”延伸到前來開展學習的團隊和鄉村每一個角落,把鮮活的課堂搬到群眾“家門口”。
責任編輯:趙睿
- 泰寧縣大田鄉:推動“紅”“綠”融合發展 激發振興活力2021-06-24
- 三明泰寧:“云端”話黨史 學習不間斷2021-06-24
- 三明保障性安居工程共獲中央補助資金5.07億元2021-06-24
- 福清新增黨史學習教育網紅打卡點2021-06-24
- 中共福清縣委成立舊址完成修繕對外開放2021-06-24
- 福州市發改委將黨史學習教育轉化為辦實事的強勁動力2021-06-24
- 國防動員系統深入挖掘紅色資源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紀實2021-06-22
- 福州市林業局黨史學習教育見成效2021-06-22
- 福建省人大常委會黨組召開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2021-06-22
- 中國建筑集團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2021-06-21
- 最新三明新聞 頻道推薦
-
三明泰寧:讓“家門口”紅色資源成為黨史學習2021-06-2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