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4月11日,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的習近平同志深入常口村調研時指出,“青山綠水是無價之寶,山區要畫好山水畫,做好山水田文章”。
20多年來,常口村黨支部始終牢記習近平同志的殷殷囑托,踐行綠色發展理念,一任接著一任干,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帶領全村人民精心畫好山水畫,在這片土地上繪就一幅“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畫卷。
常口村先后獲全國文明村鎮建設先進單位、全國文明村、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省級先進基層黨組織等多項榮譽。6月28日,在全國“兩優一先”表彰大會上,常口村黨支部榮獲“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牢記囑托,咬定綠色發展
夏日的常口,金溪碧波凝翠,青山郁郁蔥蔥。在一個10畝的大棚中,一群小客人正圍著指導老師鄧木生,學習鑒別不同種類的蔬菜。這是來自將樂縣水南中學的49名學生,來常口開展勞動研學實踐教育。
在為時一天的研學中,孩子們在常口村村規民約碑前和初心體驗館接受將樂老區的紅色教育,了解“青山綠水是無價之寶”的常口故事;在村里農民和研學教師的指導下,參加農事勞動。
“孩子們都很喜歡這樣的第二課堂。”臨行前,老鄧還為每個孩子準備了一盆多肉植物作為禮物。
從宜居村莊變身為研學目的地,這是常口村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最新寫照。
1997年以來,當地干部群眾把習近平同志的囑托寫入18句話、72個字的村規民約,刻在村口的石碑上,當作全村的實踐指南,并于1999年制定常口村生態發展總體規劃。
從實施森林碳匯造林、建設“兩山”學堂旅游項目,到開發云衢山漂流項目、打造皮劃艇訓練基地,再到建設特色水果產業基地、青少年研學培訓基地……這些年來,常口村黨支部始終牢記殷殷囑托,咬定綠色發展,一任接著一任干。
“憑借自然風光美、文化底蘊深、鄉風民俗好等優勢,去年10月底,村里成立常青康養研學有限公司,打造的研學基地還獲評市級研學教育實踐基地。”常口村黨支部副書記、公司負責人黃木有告訴記者。
綠色發展帶來了看得見的高顏值、摸得著的獲得感。“每天都有一個班的學生來村里研學。老農成了老師,農婦打理食堂,更多勞動力不出村就有事做、有錢掙。”68歲的老鄧高興地說。
去年,常口村有八成村民實現了家門口就業,村集體收入139萬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萬元,比1997年分別增長了46倍、11倍。
黨建引領,凝聚前行合力
在村中近800畝的臍橙園里,青澀的臍橙壓滿枝頭。常口分享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徐良輝正用手機拍攝臍橙的生長過程。
2019年,徐良輝從江西撫州來到常口創業,便是看中了這里得天獨厚的生態優勢。如今這片綠油油的臍橙果林,今年產量預計達5萬公斤,2023年豐產期后,每年將為村民和村集體帶來80萬元的收入。
然而,這個項目剛開始就遇到了難題。
改種臍橙需要進行土地整理。想到自己的土地將會被這樣“折騰”,當時不少村民站了出來:“把土地挖成這樣,今后我們還怎么種?”
聽到質疑的聲音,常口村立即召開黨支部會議、黨小組會議、黨員大會、村民代表會議,讓村民代表開門見山地說出問題,并一起商議如何解決。
“現在有了衛星地圖,每家每戶的田都有準確記錄,大家的田不會少的。”“年輕人外出務工,農田放著也是荒廢,倒不如通過流轉利用起來。”……了解情況后,常口村黨支部書記張林順帶著村里的黨員干部連續“跑”了兩個月,針對農田分割、土地平整等村民存在疑慮的問題,挨戶講解政策、耐心解釋說明。
最終,村民們放下疑慮,陸續整理出不少閑置土地,以每畝600元的價格流轉給村集體,由村里統一進行土地平整,臍橙園紅紅火火地建設了起來。
“平整土地后,不僅土地多出一倍,而且土質有所提升,拋荒多年的地都變成了一等田。”村民老陳笑得合不攏嘴。
臍橙園項目也是常口村黨支部推行“五事工作法”——說事、議事、辦事、曬事、評事的生動縮影。
“在事關全村發展的大事上,我們黨支部始終以‘四議兩公開’機制為主線,推行‘五事工作法’,廣泛吸納意見,進行民主決策。”張林順告訴記者,村里還經常舉行黨小組與群眾擂茶對話會、黨員入戶議事會等活動,讓村民動嘴、黨員跑腿,幫助群眾解決操心事、煩心事。
跨村聯建,抱團共謀振興
“有村企反映,貫穿常源、元坪、高山坊三個村子的村道狹窄,近來村企運輸車輛變多,行駛不便,易造成安全隱患。”“了解,已商議投入資金拓寬道路。”……
在常口聯村黨委微信群里,不時彈出“聯建村”各村的訴求。群主張林順及時查閱微信群內容,針對群成員提出的困難和問題逐條回復并著手解決,已成為他工作的一部分。
在高唐鎮,常口、常源、元坪、高山坊、陳坊、鄧坊等6個村地理位置相鄰、資源稟賦相似。
2017年,富裕起來的常口村“以富幫窮”,和其余5個村組建聯村黨委,張林順任常口聯村黨委書記。此后,6個村抱團合作,辦成了許多過去“單打獨斗”沒法辦的事。
聯建村中,陳坊村、高山坊村因外出務工人員多,產業難以為繼,村集體增收乏力。2019年底,在聯村黨委的引導下,陳坊村、高山坊村入股臍橙種植基地,如今每年村集體能增收3萬元。前不久,聯村黨委整合項目資金近100萬元,計劃在陳坊村、鄧坊村種植200畝甜脆柿,提升造血能力。
“此外,聯村黨委對接全縣旅游總體布局,以常上湖水利風景區規劃為重點,將各村納入旅游規劃,發展城郊鄉村旅游。”張林順說,聯村黨委不僅讓常口發展更有后勁,也幫助幾個村的村民一起吃上生態飯,享受生態福。
“七一”前夕,張林順代表常口村黨支部應邀晉京參加表彰大會。從北京歸來后,張林順在鎮村黨員干部座談會上,分享表彰大會和慶祝大會盛況,并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此次表彰既是對常口村黨支部以黨建引領綠色發展的充分肯定,也是對我們今后更好服務村民的鞭策。接下來,我們將牢記囑托,接續奮斗,帶動常口村產業振興、村民增收,同時發揮好常口村黨支部作為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的示范帶動作用,努力為全省推進鄉村振興提供有益經驗。”張林順說。
本報記者 方煒杭 全幸雅 徐文錦 通訊員 沙觀球
責任編輯:趙睿
- 砥礪初心感悟思想偉力 黨建引領擘畫前行新途2021-07-12
- 砥礪初心感悟思想偉力 黨建引領擘畫前行新途2021-07-09
- 長樂羅聯鄉:黨建+河長制 助力水清岸綠2021-06-22
- 霞浦打造基層治理黨建聯盟2021-06-18
- 福州晉安象園街道推動“兩新”黨建再上新臺階2021-06-16
- 以高質量黨建助推非公企業高質量發展2021-06-10
- 永泰:打造“四心”黨建品牌 引領檔案事業發展2021-06-09
- 馬坑礦業:打造“黨建+安全生產” 全面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2021-06-02
- 用剪紙“講述”革命故事2021-06-01
- “6432”工地黨建模式 助力漳州漳武高速工程建設2021-05-30
- 最新三明新聞 頻道推薦
-
三明泰寧:讓“家門口”紅色資源成為黨史學習2021-07-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