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通過跨村聯建,整合優化資源配置,推動鄉村抱團發展
聯建更聯心攜手向振興
東南網10月17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方煒杭 徐文錦 通訊員 陳子章)三明地處我省西部山區,1736個村莊散布在群山之間,一些村莊規模偏小、經濟基礎薄弱,同時存在老齡化、空心化等問題。針對這一實際,三明市把跨村聯建作為“鄉村振興再出發行動”的重要抓手,通過大帶小、強帶弱、富帶窮,整合優化資源配置,推動鄉村抱團發展,共同走向振興。
聯村建強“主心骨”
豐收時節,走進寧化縣淮土鎮團結村,不時可見滿載蓮子的貨車駛向村外。
“這條路以前是‘斷頭路’。”團結村黨支部書記、團結聯村黨總支書記張運勤告訴記者,各村一直想打通,但修路難度大,征地過程更是阻力重重。
跨村聯建解決了這一問題。此前,寧化縣推動團結村聯合周邊的青平村、鳳山村、羅坑村、周坑村、孫坑村共同成立團結聯村,各村村民代表坐在一起,共同商議通路難題。
去年,“斷頭路”終于打通,聯村的發展瓶頸也就此打破。如今,這條長6.8公里的環形產業路,將6個村串聯起來,不僅帶動當地農特產品“走出去”,也把游客“請進來”。
“團結”就是力量,也是鄉村振興的方向。寧化縣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新征程上,建強“主心骨”尤為關鍵。
如今,團結聯村“親子采摘游、觀荷賞鹿游、鄉村體驗游、紅色文化游、生態特色游”的鄉村旅游精品路線已逐漸形成。
年初以來,三明市集中組建一批聯村黨組織,引導大村帶小村、強村帶弱村、富村帶窮村。截至目前,全市組建的聯村黨組織184個,覆蓋668個村,其中常住人口少于200人的村87個、年經營性收入低于10萬元的村92個、原建檔立卡貧困村202個。
與此同時,選準選好威信高、能力強、公道正派的“帶頭人”擔任聯村黨組織書記,讓聯村發展有了“領頭雁”。
聯心畫好“同心圓”
“這幾年家鄉變化可大了,以前村道又小又窄,娃娃上幼兒園只能去隔壁鄉鎮,村里連個像樣的店鋪都沒有,喝水還要自己去山上引,現在村里有了紅綠燈、公交車,新建了公園、廣場,鄉親們的生活過得很愜意。”村民老羅所說的,正是永安市槐南鎮推動“西華片區”跨村聯建后的真實寫照。
“跨村聯建為重心下移、資源下沉、保障下傾創造了可能。”三明市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表示,三明市為此制定出臺了支持跨村聯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若干措施,引導保障“組織聯建、產業聯動、民生聯辦、鄉村聯治”。
以聯村為平臺,三明市捆綁實施一批基礎設施、民生工程等項目,讓村民享受聯建紅利,全市聯村共策劃對接項目609個,爭取各類資金1.7億元。
聯村打破了“各自為戰”的局限性,讓“一盤棋”的觀念深入人心。
將樂縣安仁鄉以半嶺村為核心,整合鄰近、沿線的“四村四企五社”,成立安仁鄉產業聯盟黨委,最大限度把區域內鄉、村、企、社等資源集聚起來,以黨建聯盟推動產業集群,形成推動鄉里果樹種植產業發展的合力。
此前,橙源公司為擴大種植基地,需要大規模流轉土地,涉及多村、多戶,這個看起來短時間內難以完成的任務,聯盟黨委僅用15天就完成了4個村800畝土地流轉。
“黨總支成立后最大的變化就是黨組織變強了、產業壯大了、環境變美了、鄉風變好了。”安仁鄉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繼續引導聯村在產業發展、項目建設、鄉村治理上資源共享,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努力實現“1+1>2”。
責任編輯:趙睿
- 三明市招商引資“重中之重”項目清單出爐2021-10-09
- 三市選出新一屆市委領導班子2021-09-30
- 三明市對重型自卸貨車致2人死亡交通事故啟動深度調查2021-09-29
- 三明寧化:奏響“貢米”收割交響曲2021-09-29
- 三明陸地港至廈門口岸出口轉關實現自動核銷2021-09-27
- 三明市精神文明建設展覽館:山區開出精神文明之花2021-09-17
- 三明新型智慧城市建設高峰論壇舉辦2021-09-17
- 深化場村合作 三明發行林票面積超11萬畝2021-09-15
- 三明:全力推進落實“辦實事”項目2021-09-15
- 三明:項目落地開花 產業強筋健骨2021-09-14
- 最新三明新聞 頻道推薦
-
三明新型智慧城市建設高峰論壇舉辦2021-10-1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