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月4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方煒杭 通訊員 賴虹敏 劉小張)
治理停車難 被列為“一號工程”
“現在去市中心,心里特別有底氣,再也沒有轉上一大圈找不到停車位的尷尬了。”上月30日上午,家住城郊的三明市民小林準備去市中心辦事,拿出手機打開小程序,看到梅嶺路還有3個車位,決定開車前去。
實時“掌”握車位情況,是三明“智慧停車”工程帶來的好處之一。
三明是山城,土地資源尤其稀缺。近年來,市區機動車保有量猛增到9萬余輛,然而市區各類停車泊位僅2.4萬個,供需不平衡導致三明城區“停車難”日益凸顯。
為此,三明市委市政府把“停車難”列為治理城市管理“五難”的“一號工程”。
走進三明智慧停車指揮運營中心,工作人員正在通過大屏幕對停車現場進行實時指揮調度。
“我們自主開發了一套智慧停車管理系統平臺,是集管理、分析、指揮為一體的智慧停車‘大腦’。通過搭建三維空間地圖作為平臺底圖,車主可以輕松地尋找和導航車位。將來還可立體呈現泊位周邊環境,將泊位資源以及周邊生活服務信息精準呈現在每一位用戶的手機上。”智慧停車工作人員晏宇昕說。
在各個路口和泊車位,三明采用“高位視頻監控+低位智能車位管理器”相結合的全方位電子化管理方案。尤其是安裝在路牙邊上的智能車位管理器,可通過精確雷達定位系統,“一對一”精準采集停車、取車的時長和證照信息。
自此,一個個車位從“線下”轉到線上,“無人值守、無感支付”也成為可能。
“繳費也很方便。”小林告訴記者,很多地方以前收費靠咪表或者人工收費,準備離開時就會有一名收費員拿著二維碼追過來收費,現在駛離車位時,手機“滴”的一聲會收到停車時長信息,等有空的時候在小程序自主繳費,方便極了。
去年5月全面開通試運營以來,三明共有75個路段(含社會停車場)5000余個泊位投入使用,“三明智慧停車”微信公眾號注冊用戶突破8.6萬戶,越來越多的車主開始享受到智慧停車系統帶來的便利。
以科學管理 促車位高效利用
“首次停車半小時內免費,很人性化!”
“相比以前,亂停亂放的現象減少了,交通秩序好了不少。”
……
停車難問題由來已久,化解殊為不易。
在三明市投資集團副總經理邱輝忠看來,破解停車難,既是民生問題,也是重大社會治理課題。作為建設和運營管理單位,必須樹立“一盤棋”理念,通過一系列制度設計讓有限的車位實現高效的利用。
“智慧停車”實施以后,三明將停車免費時間從原來15分鐘延長至30分鐘;同時,將基礎收費定價從原來5元調低至3~4元,區分熱點路段,實行差別化收費標準,減少停車費用,讓利于民。目前三明市停車服務收費價格處于全省最低水平線。
“使用‘智能停車’能夠讓車位周轉率提高,減少長期占用車位的情況,達到區內車位資源利用最大化。”邱輝忠表示。
然而,破解停車難更需“一盤棋”的理念先行。智慧停車收費之前,很多私家車長期霸占公共車位現象普遍存在,占道經營、亂停亂放情況時有發生,造成市民停車難問題。智慧停車收費之后,通過高位視頻信息和三維全景地圖的實時監控,可與城管、交警部門實現信息互聯共享,業務協同,實時掌握違章停車、占道經營、亂停亂放等情況。
同時,將有關停車的職能統一賦予一名巡檢員,做到“三員合一”,減少人力資源浪費,有效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和文明形象。
智慧停車收費杠桿下,原來停車難點區域出現了空閑車位,車位周轉率大幅度提升,平均停車時長明顯下降,車主因尋找車位而產生的無效交通行為減少。
按照“一盤棋”的思路,目前,三明市正持續完善和健全智慧停車平臺,統一一個APP,構建全市“一張網”的管理格局,對接小區、機關企事業單位停車場,錯時錯峰整合利用空閑泊位資源。
責任編輯:趙睿
- 三明:解決群眾急難愁盼事1.3萬余件2021-12-31
- 三明集中開工25個重大項目 總投資159億元2021-12-30
- 中村竹海,養人也養水2021-12-30
- 奮力建設“一區六城”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超越——專訪三明市委書記余紅勝2021-12-28
- 閩西北區域中醫醫療中心落地三明2021-12-24
- 三明市與省屬企業項目對接會舉行2021-12-22
- 干勁十足“海螺”加速落地尤溪2021-12-20
- 三明:有力解決殘疾人輔具適配服務不暢問題2021-12-10
- 長征國家文化公園(三明段)啟動58個重點項目2021-12-09
- 三明給超1000公里國省干線公路上保險2021-12-01
- 最新三明新聞 頻道推薦
-
全閩樂購 茶韻尤溪 香飄天下 尤溪縣2021年“2022-01-0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