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開著交郵融合專車,三明市清流縣郵政寄遞事業部快遞員余根穩往返于縣城與龍津鎮供坊村。通過資格考試,余根穩變身司機,開農村客運車輛運送郵件快遞進村,降低郵政快遞末端配送成本。
這是清流縣正在探索實踐的“農村客運﹢郵政物流”模式。清流縣運管所與郵政公司、快遞公司通力合作,嘗試“一車多用”“一員多干”“一點多用”“一網多用”。首批3輛交郵融合車輛以“定時、定點、定線”方式,開通了3個鄉鎮9條交郵融合線路,實現了村民們也像城里人一樣,在自家門口收快遞。
幸福班車“開得通、留得住”,客貨郵融合“因地制宜、多點開花”,運營好“四好農村路”助力鄉村振興……近年來,我省圍繞交通強國先行區建設,提升農村客運與農村物流發展水平,大力推動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有效銜接。
客貨郵融合 叫座又叫好
去年12月27日,福安市首個客貨郵鄉鎮綜合服務站在偏遠山鄉松羅正式揭牌。投入7輛“村村通”客車,開通了松羅鄉至尤沃村等3條線路,為全鄉1.7萬名群眾解決出行和快遞取送服務。
“除了接送我們去鄉里,還能幫忙取快遞、送快遞,而且都是直接送到家里的,真方便啊!”說起通村客車,松羅鄉洋西村的肖大爺連連夸贊。
松羅鄉黨委書記鄭躍忠告訴記者,每天鄉里、村里過百件快遞都在站里分揀分撥,“7、8月葡萄豐收的高峰期,日處理量逾千件。2021年,我們通過電商和冷鏈物流渠道銷售葡萄、茶葉、花生等農特產品,銷售額近1億元。”
客貨郵融合成為近年來農村道路運輸改革的熱詞。共享站場運力資源,共建運輸服務網絡,這一改革不僅正在成為鄉村產業發展的支撐者、行業轉型改革的承載者,也是基層治理的探索者和“雙循環”的踐行者。
2019年以來,我省交通運輸部門以“一點多能、一網多用、功能集約、便利高效”的新模式為引領,在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加快整合交通、郵政、快遞、商貿、供銷等縣、鄉、村三級站場設施,完善農村物流基礎設施末端網絡。
充分整合交通郵政、供銷等現有資源,各地均紛紛探索適合當地發展情況的客貨郵融合模式。龍巖市武平縣“交通運輸﹢郵政快遞融合”被評為交通運輸部首批農村物流服務品牌;三明市沙縣區“電子商務﹢農村物流”入選第二批農村物流服務品牌;泉州市安溪縣采用“客車帶貨”“客車司機兼職送快遞”融合方式跨界共通;南平市建甌市 “快快合作”正蓬勃發展,多家快遞公司聯合成立“螞蟻幫”,搭建起快遞業綜合服務共享平臺。
截至目前,全省實現縣級物流中心覆蓋率100%,鄉、村節點覆蓋率分別超過了91%和70%。各級政府通過減租、免租等方式吸引電商、寄遞、零擔等業態的企業入駐經營,切實提升鄉鎮物流基礎設施和服務水平,也為農村物流發展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我們將繼續優化鄉鎮綜合服務站布局,創新農村物流組織運營模式,提高農村物流網絡節點綜合服務能力,積極推動村郵站納入鄉村公共服務體系,暢通農產品和消費品雙向流通渠道,為鄉村振興注入活力。”省交通運輸廳運輸中心負責人說。
普惠公交化出行 力推城鄉一體化
春節日益臨近,順昌天龍公交公司不斷接到預約APP上的定制班車訂單,其中由順昌縣鄉鎮發往廈門市的班線極其熱門。
順昌天龍公交公司經營科林科長透露,這是順昌縣第一個開通小型化班車定制服務的市際班線,目前共投放6輛9座小型商務客車,采取一車兩牌形式,乘客可自由選擇網上預約和車站購票,實現“門對門”“點對點”一站式服務。
“從鄉鎮直接發車,無需輾轉,而且商務車坐起來更舒適,務工和走親訪友的群體是主要客群。”他說道。由于順昌縣沒有通動車,群眾出行廈門市需要在將樂縣轉乘。搭乘定制班車,不僅節約近1小時,而且更加方便,小件快運隨車寄送服務也頗受歡迎。
將優質的公共交通服務擴展至全省所有鄉鎮,我省農村客運改造的步伐越來越堅決。2019年底,我省實現建制村100%通客車。在城鄉距離不斷拉近的同時,交通運輸城鄉公共服務差距不斷縮小。
“十三五”期間,全省共建成客貨運樞紐56個,253條城市公交線路延伸到鄉鎮,累計投放公交車2250輛,超5300個建制村通公交。“徹底改變了‘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的農村交通面貌,實現所有建制村通水泥路、通客車,‘出門水泥路,抬腳上客車’的夢想成為現實。”省交通運輸廳運輸中心負責人說。
交通運輸部門還上演“主角戲”,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導客運經營者主動求變,創新經營理念。光澤縣將農村客運線路由傳統的承包經營模式逐步轉化為公司公營模式。通過“大路通大車、小路通小車”的做法,以定線定班循環、區域串聯循環的運行方式,立足公交線網和站點布局。目前,光澤縣在100%“村村通客車”的基礎上,改造了39條農村客運班線,公交化運營線路(含城市公交、城鄉公交)覆蓋了全縣86個建制村。
近年來,光澤縣累計投資600余萬元,陸續更新16輛電動新能源車、1輛柴油車,補貼102.5萬元推出票價減免政策,票價降低了30%,吸引了乘客回流。目前,日均接運村民乘客達830余人次,比改造前提高了約10%。
針對客流集中的鄉鎮,順昌縣在改善乘車便捷度方面也有創新舉措,在城區重要節點候車亭設置停靠點,進城或出城百姓無需二次換乘就可直達目的地,由“走得了”向“走得好”發展。
石獅市在所有建制村全面通達公交車,村民平均步行5分鐘內可以到達公交候車亭。2條“社區巴士”、152輛電動公交車輛,以及遍布全市的公共自行車,基本形成以常規公交為主、社區巴士為輔、公共自行車解決“最后一公里”的城鄉交通出行服務體系。2021年,石獅市入選首批全國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示范縣,三明市沙縣區入選全國第二批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示范創建縣。
道路運輸服務是助力鄉村振興的“新引擎”,也是反映農民群眾幸福感獲得感的“晴雨表”。在普惠制、公交化的基礎上,以一體化、信息化、個性化、融合化為新特征的農村客運高質量道路建設還需要更多的努力、更多的關注。
今年全省交通運輸工作會議提出,助力共同富裕,接續辦好服務鄉村振興民生實事。“十四五”期間,全省還將持續把優化農村客運網絡作為重點,不斷完善城鄉末端配送網絡,讓運輸服務更加便民惠民。
本報記者 張穎 通訊員 林慧
責任編輯:趙睿
- “福”見三明,福氣滿滿2022-01-26
- 穩投資、促生產、旺消費——三明奮戰一季度,力爭“開門紅”2022-01-24
- 三明代表團代表在審議政府工作報告2022-01-24
- 閩西南協同發展區聯席會議第四次會議在三明召開2022-01-19
- 三明為離退休干部創新構建發揮余熱平臺2022-01-11
- 三明:監督下沉到一線 難題破解在一線2022-01-11
- 海峽兩岸中華忠孝美育研討會在清流舉辦2022-01-07
- 三明市探索破解市區停車難:泊位“移”線上 管理“一盤棋”2022-01-04
- 三明:解決群眾急難愁盼事1.3萬余件2021-12-31
- 三明集中開工25個重大項目 總投資159億元2021-12-30
- 最新三明新聞 頻道推薦
-
沙縣對一起重型特殊結構貨車致人死亡交通事故2022-01-2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