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三明新聞
      分享

      日前,2022年福建省4A級旅游景區名單公布,明溪滴水巖紅色旅游景區、泰寧縣九龍潭景區上榜。至此,三明實現每個縣都有4A級旅游景區的目標,總數達21個。

      與之呼應的是,隨著美麗鄉村建設的推進,一個個各具特色的鄉村成為“微旅游”目的地,與這些景區形成優勢互補的新局面。

      這是三明市推行“156”鄉村建設工作機制帶來的變化。“1”即堅持“原生態、低成本、有特色”的理念,“5”即實施“一把手”推進、規劃先導、農房建設管控、共建共享、黨建引領等“五項機制”,“6”即打造文化傳承型美麗鄉村、產業融合型美麗鄉村、休閑旅游型美麗鄉村、生態保護型美麗鄉村、整村遷建型美麗鄉村、保護開發型美麗鄉村等“六種模式”,促進城鄉融合發展,讓美麗鄉村既有“城”的品質,又保留有“鄉”的氣質。

      打基礎,建“八好”新農村

      每個周末,三明市三元區小蕉村都會迎來一撥周邊的游客。“村子很美,特色鮮明,路途不遠,時間不長,走到哪算哪,感覺真好。”

      “現在的生活跟城里人沒啥區別。”55歲的小蕉村村民鄭福財如今經營著一家農家樂。他說:“這些年村子變得讓人很舒心。”

      小蕉村是三明市區的城郊村,由于村莊破舊、道路泥濘,留不住人。

      為改變這一局面,小蕉村在美麗鄉村建設中,邀請設計院專家做好規劃,按照村統規、民自建的方式建起新房。

      “‘山、水、林、田、村’整體格局保持不變。”福建清華建筑設計院總建筑師嚴龍華表示,不僅要美化環境、完善設施,還要讓村民有“家的感覺”。小蕉村遵循“村集體收入可持續、村民可承受”的原則,優先解決水、氣、電、路、住房等剛需問題,再著力推動庭院美化、水系治理等提升工程,最后逐步推進垃圾分類、數字鄉村建設,全面提升整體水平。

      如今的小蕉村每年吸引30批次創客、藝術家、演繹團隊來村學習、創作、演出,吸引游客2.1萬人次。

      小蕉村的變化是三明美麗鄉村的縮影。近年來,三明著重從“鋪好農村路、供好農村水、蓋好農村房、辦好農村學、行好農村醫、織好農村網、美好農村顏、興好農村業”等方面建設“八好”新農村。目前,三明市已投資15.44億元用于農村建設品質提升。

      聚合力,各方參與力量大

      美麗鄉村,吸引來的不僅是游客,還有不少搶抓鄉村振興機遇的團隊。

      小蕉村有一座二層的木構宅院,這是臺灣建筑師蔡幸爵“跨界自造”團隊的工作生活場所。

      “小蕉村周圍有發現宋代至清代的民窯陶瓷殘片,也是我們來到小蕉村的主要原因。”蔡幸爵介紹說,小蕉村是座千年古村,周邊分布著宋、元、明、清的古窯址。2019年,他入鄉駐村后,把鄉建鄉創的“臺灣經驗”運用到新村建設中,助力當地產業發展。

      在尤溪縣梅仙鎮半山村,來自浙江的文藝青年周青和洪緯夫婦被如詩如畫的鄉村美景吸引,成為這里的“新村民”,也帶來不少新變化。兩位文藝青年在此創辦起“新知青藝術公社”,為那些熱愛鄉村的藝術家和高校師生提供落腳點。

      “前陣子,福州大學至誠學院外國語學院暑期三下鄉實踐隊走進半山。”周青說,目前新知青藝社各種志愿者近百人。今年以來,開展各類大大小小的活動29場次。目前正在準備執行青年藝術家駐村計劃——為半山村留守兒童開展“美育教育”常態化和對鄉村進行拍攝宣傳。

      “人才”有干勁,黨建搭“舞臺”。三明大力推行“人才回引”工程,建立在外優秀人才庫,動員人才返鄉服務,已摸排442名在外優秀人才有意返鄉任職。在此基礎上,三明探索“產業聯盟”“區域聯建”“村企聯建”等“跨村聯建”模式,成立192個聯村黨組織,覆蓋713個村,為鄉村振興凝聚廣泛合力。

      建機制,激活內生動力

      建設宜居宜業美麗鄉村,三明市始終堅持尊重農民意愿。

      趁著休息日,永安市貢川鎮龍大村村民李錦柳一大早就在自家的小洋樓前忙活起來。“村里推行積分制以后,每個月要現場評比美麗庭院,大家打扮庭院的勁頭特別足。”

      龍大村村委會副主任李慶勇介紹,龍大村通過“以獎代補”“投工投勞”“戶爭牌、人爭星”等工作機制,以小積分撬動大能量。

      “現在檢查村容村貌已經不是挑毛病、提問題,而是大家一起討論怎么把村莊建設得更好。”貢川鎮經濟發展綜合服務中心主任、龍大村掛村干部鄒發群說。

      沙溪河畔,青山蒼翠,一條休閑綠道環繞其間,又有亭臺樓閣點綴其中,如今已成為龍大村的旅游景點。當初計劃修建這條步道時,卻讓大家發愁——請專業團隊設計、施工,項目預算高達158萬元。

      “最后項目只花了50多萬元就順利竣工!”鄒發群介紹,經集體討論,龍大村制定了村級項目投工投勞管理實施辦法,利用村里的閑置勞動力,“花小錢辦大事”。

      三明市農業農村局局長李光明介紹,針對農村“重建設、輕管護”的現象,三明市建立健全“黨政主導、群眾主體、社會參與”的共建共享機制,完善財政補貼和農戶付費合理分擔相結合的辦法,探索建立“紅黑榜”“積分制”等長效管護機制。目前已有1069個建制村推行積分制管理模式。群眾參與鄉村發展的全過程,也實現了從“要我變”向“我要變”的轉變。

      本報記者 方煒杭 通訊員 賴虹敏 吳振湖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三明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深康佳A漲停 推進央企專業化整合控股股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 亚洲成熟xxxxx电影| 久久久久亚洲爆乳少妇无| 久久亚洲精品11p| 亚洲一区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av高清无码| 亚洲精品国产手机| 亚洲第一二三四区| 亚洲视频精品在线观看| 亚洲天天做日日做天天看|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麻豆天美| 在线日韩日本国产亚洲| 亚洲性猛交XXXX| 国产国拍精品亚洲AV片| 亚洲综合伊人久久综合| 亚洲综合在线另类色区奇米| 久久亚洲欧洲国产综合| 国产日韩成人亚洲丁香婷婷|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观频|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你懂的| 亚洲高清无码专区视频| 亚洲国产高清精品线久久| 亚洲精品国产高清不卡在线|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天堂网| 国产精品亚洲高清一区二区| 国产偷国产偷亚洲高清日韩| 亚洲美女又黄又爽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视色| 亚洲大尺度无码专区尤物| 亚洲AV日韩AV鸥美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 亚洲激情校园春色| 亚洲一级在线观看| 亚洲另类无码专区首页| 欧美亚洲国产SUV| 亚洲成a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自拍一区| 亚洲AV人人澡人人爽人人夜夜| 夜夜亚洲天天久久|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