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數百年滄桑,貢川古城墻仍氣勢不減。 (資料圖片)
3日,一群來自福建工程學院的大學生在永安市貢川古鎮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在高大的古城墻前,同學們丈量一塊塊石磚,臨摹長著青苔的紋路,將先人的智慧定格。
先有貢川,后有永安。自唐開元年間開埠,古稱“貢堡”的貢川鎮距今已有約1280年歷史,現存歷史遺跡180多處。這里文化底蘊深厚,古建筑留存較多,同時還有國家3A級景區招牌,旖旎風光和悠悠古韻屢屢讓外來者驚嘆。
手握大量散落在鄉野的歷史文化資源,如何盤活利用,更好地吸引游客?今年初以來,貢川鎮集中力量做好古鎮改造,將轄區內的文化資源“拾掇”起來。同時,加大旅游業態引進力度,使之與古鎮布局融合,讓千年貢堡又“熱”了起來。
曾幾何時,鎮里的張若谷故居、機垣楊公祠、進士巷39號等古建筑因年久失修,面臨著倒塌的危險。修繕成本高以及房子主人意見不統一等因素,一直是搶修這些古建筑的“攔路虎”。
在該鎮引入福建大儒里文化旅游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后,村民們以租金抵押修繕資金的形式將古建筑租給公司,讓公司進行經營和活化利用。
例如,宋人張若谷官至尚書左丞,其故居就結合張若谷為官時恢復交子法,開展古建筑活化利用,與金融單位合作進行紙幣文化布展,同時吸引茶企入駐;機垣楊公祠圍繞琴譜大師楊表正生平建設紀念館,一并布置古琴傳習館;進士巷39號的古建筑改造完工后,將成為民宿和茶館。
在這場發掘古鎮文脈的實驗中,未列為文保單位但具備一定歷史價值的民居也被納入保護性開發的范疇。
村民陳金香家一樓兩間共40多平方米的客廳,在不影響居住生活的前提下,近日以每平方米15元的價格租給了大儒里文化旅游公司。不用他出力,每月可增加600余元的租金收入。更讓老陳開心的是,這兩間客廳被裝修成了頗有文化氣息的書畫展館。
“現在,我們農民也天天和文化打交道。”陳金香介紹說,掛在展館里的作品都是永安當地書法家所作,游客每每路過家門前都會駐足欣賞片刻。目前,大儒里文化旅游公司已和當地村民簽訂了20余間租房協議及3座傳統古建筑租賃合同。
“除了活化利用古建筑和村民閑置老房子,我們還建設了書畫、雕刻、奇石、土特產、民宿、餐飲等相關業態項目16個,打造‘貢’品一條街,做好產城融合文章。”貢川鎮黨委副書記羅燕琴說,這些“新開發的風景”今夏備受游客青睞。
本報通訊員 魏興谷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建永安:新增6個蝴蝶新記錄種2022-07-05
- 福建永安:夢幻花海現 新蝶蹁躚來2022-06-07
- 永安:創新發展模式 “改”出農村新氣象2022-05-24
- 服務走心 永安落實年度攻堅任務優化營商環境2022-05-07
- 永安市:為“居民夜談會”繪制“路線圖”2022-05-06
- 永安:一根翠竹挑起百億元產業2022-04-02
- 福建永安:列車駛過油菜花海 奔赴春天的約會2022-04-01
- 永安貢川:做足“水”文章,打造“夜經濟”2022-01-05
- 永安:“居民夜談會”里辦實“百姓事”2021-12-27
- 永安市:“新農直通貸”助力鄉村振興2021-12-22
- 最新三明新聞 頻道推薦
-
三明:“做兩頭歇中間” 錯時施工避酷暑2022-08-0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