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寧古城有了新玩法。15日,冬雨淅瀝。在泰寧城區的九舉巷,一些游客正在“豆香上青館”嘗游漿豆腐,一些游客正在“嶺紅館”內一邊品著醇香米酒,一邊聽著“一杯米酒”的故事。
“豆香上青館”“嶺紅館”都是明清古民居,幾個月前,還是門扉緊閉。
泰寧是千年古城,有“漢唐古鎮,兩宋名城”之譽,現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處,登記不可移動文物365處。多年來,由于產權復雜、資金不足等原因,不少古建筑在時光中“沉默”。
“一鄉一館”,古建保護更有序
變化始于今年8月。泰寧被列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以來,多方籌措資金4.5億元,由政府總體規劃,推動古城“繡花式”織補、“漸進式”改造。截至目前,泰寧已全面修繕含“豆香上青館”在內的22幢古建筑。
“泰寧古建筑點多面廣,保護和利用難度尤其大。首先,如果租賃22座古建筑,對山區縣來說資金難度極大;其次,修繕之后直接交給第三方不利于保護。”負責項目的明城文旅發展公司負責人說,經過多方調研,泰寧采取“認養分離”形式,先由全縣9個鄉鎮按照“一鄉一館”認領,再由認領單位交與第三方運營,從而達到保護與利用并舉。
“豆香上青館”所在的古建筑由上青鄉認領。鄉里在裝修前,先制定裝修方案,由明城文旅與縣相關部門一起審核把關、溝通優化,達到“展現鄉鎮的特色并與總體發展規劃相契合”的要求,才開始動工。
負責裝修工作的上青鄉黨委宣傳委員林鳳說:“裝修要求不能破壞原始建筑。比如安裝空調不能在墻上打孔,而是從閣樓上走管;掛東西不能打釘子,要用粘貼或掛繩的方式……保護這根弦不敢有一絲松懈。”
按照縣里出資修繕、鄉鎮出資裝修的模式,目前,泰寧17幢古建已被認領。各鄉鎮認領歷史建筑后,根據自身在地文化及一鄉一品定位,都確定了不同的場館主題。新橋鄉嶺紅酒館、朱口鎮畬竹人家主題展館、杉城鎮青普文化行館、梅口鄉共享茶舍、大龍鄉茶蕨石光體驗館等各具特色。
“一鄉一品”,古建利用可持續
走進“豆香上青館”,這幢三進明清建筑的正廳上,兩條橋燈蜿蜒,紅、白、綠色燈籠高懸,龍頭昂首于古老牌匾處,充滿傳統民俗氣息。
裝修時,上青鄉將當地板橋龍燈、游漿豆腐、古樂、棕編四大非遺文化元素巧妙地融入了這幢古建內。其中,游漿豆腐是鄉里遠近聞名的特色美食,距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于2018年獲批國家地理標志商標,2022年入選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近年來,上青鄉按照“一鄉一品”定位,著力打造“豆香上青”品牌,推動豆制品產業發展。
經多方選擇,上青鄉將橄欖枝遞向了在外創業的鄉賢鄧壽梅。鄧壽梅信心十足,添置了桌椅及綠植,于國慶期間開業,推出特色游漿豆腐、現炸豆腐、豆漿、豆渣餅……各色豆腐小點精致豐富。兩個多月來,因為環境幽雅有特色,館里生意紅火、顧客盈門。
“今后,這條古巷的業態會越來越多,生意會越來越好,我很有信心。”鄧壽梅說。鄧壽梅從小就接觸游漿豆腐,數年前,她在城里開店專門經營游漿豆腐宴,生意紅火。她還帶動村里幾十戶農戶,種下數百畝本地小豆。
離“豆香上青館”不遠,新橋鄉“嶺紅館”酒幡飛揚。之所以叫“嶺紅”,緣于新橋鄉嶺下村民有釀酒的傳統,米酒釀造技藝入選三明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近年來,嶺下村著力將米酒文化融入鄉村建設中,成立了“一杯米酒”合作社,村子從20年前的薄弱村搖身一變成為網紅“米酒小鎮”。
嶺紅館修繕裝修好后,鄉里通過招商,引來經濟能人小余進行運營。根據協議,酒館內售賣的米酒來自“一杯米酒”合作社,同時每半年返還部分收益給村里。
隔巷而對,開善鄉“池潭影視80夢工廠”別具20世紀80年代復古特色。池潭村里保留著大量完整的20世紀80年代的民居、老街舊巷、特色建筑,近年來,鄉里著力打造“池潭村80影視小鎮”,改造老舊街區、搭建影視拍攝內景,目前已拍攝各類影視作品20余部。
認領歷史建筑后,鄉里在保留建筑原有風貌的同時,場館布置整體風格與影視小鎮保持一致,設置多個區域展示20世紀80年代的場景和生活用品。同時,鄉里將它交給了第三方公司進行運營。公司利用懷舊與影視元素,一方面讓游客免費參觀體驗主場館,開啟了解池潭80影視小鎮的“窗口”,一方面利用外部空地,打造圍爐煮茶、復古咖啡、打卡墻等懷舊主題。
串珠成鏈,文旅升級更給力
如今的九舉古巷,每到夜晚大紅燈籠高掛,游客歡笑聲不斷,古樸與時尚并存,猶如在時光中穿越。目前,這條巷已經進駐了擂茶館、巖茶館、素餐館、豆腐館、嶺紅酒館、懷舊體驗館、抖音直播館等近10種業態,極大地豐富了泰寧旅游的夜色經濟,且在持續升溫中。
獨木不成林,單幢單巷不成規模。泰寧正著手將修繕好并活化利用的古建古巷“串珠成鏈”,培育兩至三條精品線路,豐富泰寧古城文旅項目。
與此同時,泰寧正在以此為抓手,著手打造“大古城”概念,把古城區保護與更新規劃范圍擴至100余公頃,分三年實施。
“在第一階段鄉鎮認領古建結束后,第二階段將引導企業、鄉賢等社會力量認領,植入更多的新業態項目,逐步將泰寧古城打造成為文旅消費和夜間經濟發展集聚區。”分管此項工作的泰寧縣副縣長黎輝平說,“由此,帶動本地群眾和返鄉青年參與旅游發展,利用民居經營各種小業態,做活夜色經濟,激活庭院經濟,講好泰寧故事,讓古城‘活’起來。”
本報記者 方煒杭 通訊員 陳啟芳 熊明歡 戴先安
責任編輯:趙睿
- 泰寧:“跨村聯建”蹚出鄉村振興路2022-12-20
- 上海所能、三明所需 “滬明情”再譜新篇2022-10-10
- 到2025年 鯉城區新增中小學、幼兒園學位8000個2022-09-16
- 打造古城消費新場景 漳州將建數智古城服務平臺2022-09-05
- 報名開啟!2022年福建省公開水域游泳賽暨泰寧“大金湖”馬拉松游泳接力挑戰賽等你來2022-09-05
- 泰寧大金湖水上嘉年華:國內首個環湖水上馬拉松團體接力賽請你來2022-09-05
- 體驗古城夜晚 夜游泉州古城的6種方式2022-08-23
- 探活態古城 暑假期間泉州啟動免費游2022-08-04
- 漳州:暑期文旅惠民促消費系列活動啟動2022-07-28
- 泰寧引進特色高中 或為福建體育注入“新血液”2022-07-24
- 最新三明新聞 頻道推薦
-
綠水青山景色新——三明清流縣公安局森林警察2022-12-2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