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三明新聞
      分享

      東南網6月12日報道(福建日報記者 方煒杭 通訊員 許琰)走進三明學院,一家1000多平方米的沙縣小吃店尤為引人注目——打扁肉雕塑、沙縣小吃卡通形象等具有沙縣特色元素的互動體驗,現代時尚的裝潢,吸引不少師生進店品嘗。

      5月16日,這家沙縣小吃三明學院旗艦店正式營業,成為沙縣小吃在高校開設的第一家校內旗艦店。“除了傳統的扁肉拌面蒸餃燉罐‘四大金剛’外,還有金包銀、豆腐丸等小吃品種,后續還會繼續增加。”旗艦店負責人魏秀琴介紹,憑借著豐富的菜品、舒適的環境和良好的就餐體驗,這里成為不少師生就餐的首選。“此前,餐廳每天接待1000多名師生,日營業額2萬元左右。”

      高校旗艦店,是三明市沙縣區貫徹落實省委“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推動小吃產業朝“標準化、連鎖化、產業化、國際化、數字化”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沙縣區通過信貸支持、開展農業科技攻關、以園聚鏈等方式,讓沙縣小吃“再上一層樓”。

      金融活水“貸”動

      正值午飯就餐高峰,位于上海市青浦區的一家沙縣小吃店內,店主蘇家淾正忙著招呼食客。

      年初,隨著市場消費回暖,蘇家淾夫妻倆商量著再開一家店,擴大經營。

      開店離不開資金。“在上海開一家店的話,前期投資差不多要20萬元,壓力不小。”趁著春節返鄉,蘇家淾來到沙縣農商銀行咨詢貸款業務,客戶經理為他推薦該行為小吃業主量身打造的“福膳·小吃貸”。經過簡單的申請流程,銀行為他辦理了提額,從原來的15萬元提升至30萬元,當天上午貸款就發放到賬。

      便捷源于創新。沙縣通過“線上收集名單+線上申請貸款”模式,將小吃業主的線上經營數據納入授信測算模型,以“數據流”破解擔保難和小吃業主“兩頭在外”難題,充分滿足沙縣小吃行業上下游多元化金融需求。

      有了信貸支持,夫妻倆首先將原有的小店進行改造提升。眼下,兩人正忙著物色另一家小吃店的選址。“多虧了這筆貸款,老店升級了菜品,單價比之前也提高了,日營業額多了幾百塊錢。如果再開一家店,讓我老婆去管理,又能多一個收入渠道。”蘇家淾說。

      金融活水助力富民產業蓬勃發展。截至4月底,沙縣農商銀行小吃產業貸款余額17.23億元,較年初增長1.04億元,增幅6.43%,增長金額占全區增長量的81.25%。此外,沙縣轄內金融機構結合小吃產業發展特點,相繼推出純信用“綠色小吃貸”“興業·小吃貸”等產品,“貸”動小吃產業發展。

      農業科技賦能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里的沙縣芋餃令人垂涎欲滴,然而,這一美食過去在外地很難吃到。

      “芋餃皮的原材料是本地的紅芽芋,性寒,而且速凍后會開裂,因此很難‘走出去’。”三明市農科院黨組書記、院長許旭明說,山藥新品種的選育破解了這一困擾多年的難題,養胃且不易開裂的山藥餃預制菜研發成功,進一步豐富了沙縣小吃“走出去”的菜單。

      “我們平時吃的芋餃色澤比較暗沉,但山藥餃就像白玉一樣,看起來特別漂亮,聞起來也有一股山藥的清香。”許旭明告訴記者,“沙縣糯山藥1號”是三明市農科院選育成功的新品種,具有糯性強、韌性足的特點,口感綿香Q彈,適合蒸煮燉炸各種烹飪方式。

      據了解,三明市農科院的山藥種質資源圃目前保存山藥資源367份,資源數量居全國第一。2020年,農業科技工作者從“溫州山藥”的自然變異株選育出“沙縣糯山藥1號”,一般每年4月上中旬種植,11月上旬開始采收,可采收至翌年4月,畝產量約2000公斤,畝產值在1萬元以上,利潤達5000元以上。

      今年3月中下旬,沙縣區首次大面積推廣種植“沙縣糯山藥1號”,同時著手研發山藥酒、山藥餅、山藥蛋卷等山藥加工產品,進一步提升它的經濟價值,推動沙縣小吃原材料本土化進程。

      農業科技賦能,小吃產業路更寬。三明市農科院成立了多個省級科技特派員團隊,根據小吃產業發展需要開展科技攻關。除了山藥,一系列水稻新品種讓米制品小吃更有“個性”,比如一些功能性的品種加工的米制品小吃,可以滿足減肥人士、糖尿病人等群體的特殊要求。

      “帶一促三”鑄鏈

      一棵芥菜從20公里外的沙縣區南霞鄉出發,到山耕源食品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經過蔬菜脫水、巴氏高溫殺菌、全自動封裝等一系列現代化工藝,成為一袋袋包裝精美的酸菜,通過經銷商、電商等渠道,走進無數小吃門店和千家萬戶。

      從田間地頭到廚房餐桌的產業鏈每向前延伸一段,農民收入也隨之增加。公司采取“訂單+合作社”的模式,與南霞鄉農戶簽訂了300畝蔬菜種植合作協議,把當地發展成為主要原材料芥菜的產地。目前,公司可日產酸菜20噸,達產后年產各類醬腌菜1萬噸。

      以園聚鏈,加快產業發展。如今,在沙縣小吃產業園,一期已開發1100多畝,進駐新沙一品、鑫滿園、醉有才等食品加工及配套企業24家,年產值達3億元。今年,園區擴園200畝,引進廚神食品、星鮮點、淳百味等7個大型食品企業,預計產業園可實現年產值5億元以上,利稅達1000萬元以上。

      “截至目前,全區現有食品相關企業128家,其中,小吃食品企業90家左右,有不少都是近年來新注冊的。”沙縣小吃產業發展管委會主任張鑫介紹,隨著食品冷鏈的完善和小吃電商的崛起,以蒸餃、小籠包為代表的沙縣小吃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行業發展勢頭強勁。

      此外,沙縣區緊抓滬明合作發展機遇,規劃設計上海沙縣小吃運營中心項目,鼓勵支持沙縣小吃食品生產企業參與上海市消費幫扶“六進”活動、“首屆滬明非遺美食文化旅游節”等活動。目前已獲得上海市對口合作資金支持600萬元,上海120家加盟店安裝收銀系統,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

      小吃產業領跑,消費強勢復蘇。一季度沙縣區共接待游客145.06萬人次,旅游收入9.2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8%、26.6%,有力帶動了餐飲、住宿、商貿等服務業發展。僅“五一”假期,就接待游客近29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近2億元。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三明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晝夜溫差10℃!福州清明天氣指南來了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在线观看亚洲人成网站| 亚洲熟女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永久精品ww47| 日韩色日韩视频亚洲网站| 亚洲a级在线观看| 亚洲图片激情小说|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成人| 91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亚洲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亚洲AV观看 | www.亚洲一区| 亚洲国产老鸭窝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小说区图片区另类春色| 久久亚洲2019中文字幕| 亚洲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亚洲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华液2020| 亚洲精品久久无码|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A片苍井空| 学生妹亚洲一区二区| 2019亚洲午夜无码天堂| 2020久久精品亚洲热综合一本| 亚洲va成无码人在线观看| 亚洲伦理一二三四| 亚洲AV色吊丝无码| 亚洲AV一二三区成人影片| 亚洲永久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 亚洲熟妇无码八V在线播放|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网站| 亚洲精品天堂成人片AV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自偷自拍另类视| 亚洲成a∨人片在无码2023| 亚洲丰满熟女一区二区哦| 女bbbbxxxx另类亚洲| 亚洲精品和日本精品|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 | 相泽亚洲一区中文字幕| 最新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 国产亚洲综合成人91精品|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