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有事不用專門找,黨員干部就在身邊。在三明,黨員干部出現在社區的近鄰懇談會上,活躍在覆蓋城市各個角落的網格管理中,與群眾面對面交流,收集訴求、解決問題。近年來,三明市探索近鄰懇談會制度,通過座談、漫談等形式和加強城市網格管理,號召黨員干部“人到格中去”,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到基層,“話筒”遞給群眾
夜色漸濃,暑氣暫消。三明市沙縣區虬江街道翠綠社區業主鄭學明腳步匆匆。他特意從外地趕回來,要參加當晚在社區召開的近鄰懇談會。這套房子鄭學明買得不容易,新房雖好,但沒有物業管理,衛生、安全無法保障,公共區域、公共設施無人管……根據會前社區干部的預告,這次懇談會就是要解決他的這個“心頭病”。參會的業主代表有19名,相關各職能部門負責人以及街道、社區干部,微網格長也都參加。
懇談會上,社區與到場的19名業主代表簽訂委托書,由社區按照相關規定和程序引進物業管理公司,居民擔當起社區治理的參與者和決策者。會后,小區業委會成立,電梯、車位等逐步規劃建設起來,鄭學明住得舒心多了。
“通過近鄰懇談會,把‘話筒’遞給群眾,變群眾上訪為干部下訪,變干部被動解決問題為主動上門服務,讓群眾有實實在在的參與感。”翠綠社區黨委書記吳小金說,目前已經收集提升改造意見建議80余條,并逐步落實。
近來,三明市推廣近鄰懇談會制度,號召干部集體下沉,與群眾面對面溝通、背靠背交流。除社區干部外,還發動縣(市、區)直機關干部、鄉鎮(街道)干部、“兩代表一委員”等利用居民夜晚閑暇時間,通過座談、漫談等形式走到群眾中間。
懇談,談心談感情、講理講政策,更要扎扎實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每個參加懇談會的干部都做好了準備:對于群眾在近鄰懇談會上反映的問題,能答復解決的現場答復解決;無法當場解決的,會后要核實掌握問題狀況,承諾答復或解決時限,形成問題整改清單。每個問題有編號、掛牌負責人,有明確的整改措施、整改責任和整改時限,待整改結果達標、居民檢驗過關后,方可“銷號”。
懇談,要談出結果、談出成效。伴隨著懇談會制度的還有“一月一通報、一季一公示、一年一總結”。根據問題輕重緩急、難易程度,會后采用懇談會通報、線上線下平臺公示、年底社區居民代表大會報告等形式向群眾反饋訴求件辦理情況,接受群眾監督、組織民主評議,確保事事有落實、件件有回音。
目前,三明市僅沙縣區就有近萬名黨員干部下沉一線,召開近鄰懇談會4000余場,收集、整合居民訴求5000余件,完成老舊小區臟亂差、農村群眾出行難、黨群陣地建設不足等改造或新建事項5000余件。
進網格,解決群眾訴求
同樣是老舊小區無物業問題,三明市三元區白沙街道長安社區鐵路新村小區的解決之道是利用“紅色網格”,充分發揮基層自治力量。
鐵路新村小區建于20世紀70年代,有樓房20幢,住戶990余人。2019年,借著老舊小區“三供一業”項目改造的機會,建設了停車場、監控、門禁等設施設備。但由于小區沒有成立業委會、沒有聘請物業公司,設備設施無人管護,漸漸成了擺設。由此帶來的停車問題更讓居民頭疼,外來車輛隨意進出小區,車輛亂停、被劃,摩托車頭盔丟失等情況時有發生。
為此,鐵路新村小區黨支部利用已成立的四級網格,依托4個網格黨小組組長,調動網格內有公信力的網格員、黨員代表、居民代表等成立“紅色自管會”。經調研討論,“紅色自管會”將小區委托白沙街道下屬的居安物業管理,并由居安物業引入第三方公司,對小區停車設備進行維修管護,以每月20%的停車費作為設備維修費用。此后,小區車輛停放井然有序,路面暢通,鄰里關系更和睦了。
現在,在小區黨支部引領下,“紅色自管會”成員每天輪流到黨群服務站值班,開展相關政策宣傳;收集、聽取居民的意見建議,解決矛盾糾紛;組織開展家園清潔等活動……越來越多居民主動配合“紅色自管會”和社區的各項工作。
網格治理是城市管理的有力抓手。近年來,三明市積極推動城市網格管理,推行“多網合一、一網運行、全域覆蓋”,將黨建、政法綜治、城管、信訪、市場監管、衛生健康、應急管理等各類網格整合成“一張網”。為推動資源向網格集聚,提高網格治理效能,三明市號召黨員干部主動“人到格中去”。縣、街道(鄉鎮)領導班子成員直接聯系社區,其他街道(鄉鎮)干部和社區干部到網格擔任網格長或網格員,法官、檢察官、警官、司法行政人員、城管隊員等人員下沉網格。
當前,三明市各級機關、國有企業、事業單位在職黨員正陸續向所居住社區或單位所在社區、共建社區報到,并在社區黨組織管理下,認領黨員先鋒崗,編入相應微網格,參加社區活動,宣傳黨的方針政策,解決群眾訴求。(本報記者 方煒杭 馬丹鳳 通訊員 章龍)
責任編輯:趙睿
- 三明成為全國雜交水稻制種第一大市2023-07-31
- 三明:委員當河長,壯大護水“朋友圈”2023-07-25
- 三明市建祥全裝配辦公樓項目獲評全省首個三星級裝配式建筑2023-07-12
- 三明:抓“大”促“高”整合蛻變2023-07-07
- 三明中院:法與文物 穿越千年的守護2023-07-04
- 上海成為三明第一大省外游客市場2023-06-29
- 三明線上線下結合 為“馬路零工”遮風擋雨2023-06-14
- 三明市政協:搭建協商平臺 辦好民生小事2023-05-29
- 三明清流:探索“11653”機制守護綠水青山2023-05-22
- 三明尤溪:退役軍人開展志愿服務 提升專業技能2023-05-18
- 最新三明新聞 頻道推薦
-
林佳山:“寸土生金”的密碼2023-08-0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