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將滬明合作機遇化為增強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的新動力
取長補短,老區邁新步
東南網1月12日報道(福建日報記者 方煒杭 馬丹鳳 通訊員 雷玉平 巫建輝)新年伊始,三明吹響項目建設沖鋒號:總投資近70億元的20個重點項目開竣工。在三明南站片區樞紐工程長安路上跨鷹廈鐵路工程1號立交橋、中國移動(三明)沙縣數據中心、寧化行洛坑鎢礦采選智能提升工程等項目工地,建設者全力以赴奮戰一線,現場一片繁忙。
搶抓“開門紅”,老區勇爭先。三明日前印發《關于做好2024年一季度經濟社會“開門紅”“開門穩”若干措施》,從抓好冬春農林生產、促進工業穩定增長、推進服務業提質增效等11個方面,提出30條具體舉措。
引進來,補短板
放眼三明11個縣市區,總投資135.18億元的雜交水稻種子供應鏈創新中心、錦江國際度假酒店、緯景儲能、墨礫新材料等18個滬明合作項目正同步推進。“這些項目都是補產業短板、惠老區民生的重點項目,我們緊抓滬明合作帶來的機遇,通過優勢互補和實干巧干,把機遇化為增強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的新動力。”三明市相關領導表示。
三明是我省老工業基地,工業體系完整、基礎扎實,但此前仍以資源加工型的傳統產業為主。作為老工業基地,出路依然在工業,可如何提高“含金量”“含新量”?
2022年5月19日,國家發改委印發《革命老區重點城市對口合作工作方案》,明確三明市與上海市建立對口合作關系,進一步支持三明建設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
滬明合作帶來“借梯登高”“借船出海”的新機遇,三明市委市政府瞄準一批可以發揮龍頭引領、補齊產業短板的項目,進行招商選資。
8日,明溪縣經濟開發區,占地約5000平方米、預計投資總額1億元的福建博悅上市許可持有人及藥品經營平臺建設項目正如期推進。日前,福建博悅取得藥品經營許可證,成為明溪縣第一家有資格從事藥品批發銷售的企業。
生物醫藥是明溪的新興產業之一。過去長期以醫藥中間體為主、原料藥為輔,去年當地實現制劑領域“零的突破”,但是,“沒有能做藥品批發銷售的企業,做出制劑沒法賣”,產業的“脖子”被卡住了。
福建博悅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的母公司——上海博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創新藥研發、高端仿制藥研發上頗具實力。上海博悅從與南方制藥等企業開展合作發展到與地方政府建立合作,在明溪縣開展了包括福建博悅上市許可持有人及藥品經營平臺建設項目在內的多個項目投資。
“預計到2027年,平臺銷售收入有望超過10億元。更重要的是,它能夠填補明溪縣生物醫藥產業鏈條上批發銷售環節的空白,構建起從藥品研發到生產再到銷售的全產業鏈閉環。”明溪縣生物醫藥產業發展中心主任陳蔚輝說。
補齊的是短板,帶動的是產業。去年1至11月,三明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5%、工業投資增長11.2%,38個行業中有24個行業實現增長,其中10個行業實現兩位數增長。生物醫藥產業日前入選首批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不久前,國家發改委、中咨公司聯合印發的《全國革命老區重點城市對口合作工作情況監測報告》,總結了滬明對口合作工作經驗,并在全國進行推廣。
走出去,拓空間
地處我省內陸山區,三明有豐富的礦產資源、農特產品資源和生態資源,但是,缺資金、缺技術、缺市場、缺人才……內陸山區高質量發展如何破題?
三明選擇主動走出去,找準產業合作的契合點,探索“上海研發+三明制造”“上海品牌+三明制造”“上海總部+三明基地”等模式,融入上海產業鏈建設,實現優勢互補、互促共進。
生態產品市場更廣闊。沙縣農村產權交易中心和上海農村產權交易所在林改林票創新、農村土地流轉、農村“三資”交易等領域開展合作,上海公司購入將樂縣林業碳票,促成全國首次跨界、跨區域碳票銷售……
到目前,400多款三明優質農特產品登陸上海“百縣百品”等35個線上線下銷售平臺,除了沙縣小吃,筍制品、食用菌、果蔬等100多款產品進入上海機關食堂、企業食堂、學校食堂和連鎖餐飲店,柑橘、筍制品、菌菇等重點產品在滬銷售增幅超50%。
與此同時,多個農產品供應基地落地三明。將樂縣、泰寧縣與上海蔬菜集團簽訂外延供應基地協議建設冬瓜、鮮筍等農產品生產基地,永安市新葉果蔬農墾專業合作社列入上海西郊國際農產品保障基地,上海燦熙與福建清語橙合作在三明建設3000畝柑橘果蔬種植基地,上海花兒紅農業在大田縣建立雪蔗生產加工基地……
滬明兩地構建起“決策層、協調層、執行層”3個層面的工作組織架構,探索建立了區縣結對、部門合作、聯席會議等工作機制,紅色文化宣傳、園區產業、文旅康養、科技創新、生態環保、人才交流等10個重點領域合作穩步推進。
“我們要把先進的理念和開放的精神帶回三明。”眼下,三明市104名干部人才赴上海經濟部門和國有企業掛職跟班學習,30期1191名干部赴上海培訓,上海來三明培訓辦班42期1742人。
“在‘雙新’‘雙減’背景下,通過與上海市的基礎教育、研學實踐、職業教育合作,有效提升了全縣學科教學水平。”將樂縣教育局有關負責人深有感觸地說,更重要的是,通過交流學習帶回新理念、新方法。
解人才之渴,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目前三明已設立三元區駐滬“人才科創飛地”、明溪縣生物醫藥產業中心(上海分站)等科研機構2家,建立人才驛站9家,選認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等高校院所33名專家為三明市級科技特派員。
責任編輯:趙睿
- “一縣一周·特產惠農”農產品展示展銷活動三明專場即將啟幕2024-01-03
- 來福建,登福山,建寧山居云游記帶700萬網友漫游三明2023-12-25
- 三明將樂:“山水楓橋”繪就新“楓”景2023-12-22
- 福建沙縣:改革“再出發” 人民幸福“進行時”2023-12-20
- 福建肖家山村:用藝術“點亮”古村2023-12-18
- 用空氣換“真金白銀” 三明將樂縣這樣做2023-12-16
- 三明市沙縣區開展“智慧課堂”優秀課例展評活動2023-12-12
- 第二屆全國盲人板鈴球交流賽在三明閉幕2023-12-12
- 閩西北首個衛星地面接收站及測運控中心開建2023-12-10
- 12月11日,跟隨巾幗主播,一起來尋找泰味!2023-12-10
- 最新三明新聞 頻道推薦
-
“公民認養”催化泰寧古城蝶變2024-0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