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網4月14日訊(海峽網記者 葉盧苗藝 通訊員 戴安琪)4月13日,時值永安青水畬族鄉第七屆“三月三”文化節活動開展的第三日,上午10時許,一座鄭成功金身塑像在人群的簇擁下,浩浩蕩蕩地穿過青水鄉集市,一路上,戰鼓咚咚,戰旗飄飄,武師舞著黑獅開道,甚是威武。
據悉,永安市青水畬族鄉興賢坊是鄭成功的先祖地,已得到了權威文史專家和姓氏源流專家的共同認可。為進一步推動“閩臺一家親”“血濃于水”的文化活動,做好畬鄉文旅發展文章,青水畬族鄉開展紀念鄭成功誕辰400周年系列活動,將“籽籽同心 共話成功”青水畬族鄉首屆鄭成功敬祖節暨“兩岸一家親”融合發展交流活動納入此次文化節系列活動環節。
“家是最小國,國是最大家。今天,我們將敬祖節融合到民俗節來,就是為了傳承鄭成功的忠孝傳家,詩書處世之道。”青水鄉黨委書記尤偉在開幕致辭表示,“家國天下,從家出發,愛我中華,希望從今天的‘成功’,走向新的成功。造就青水新的輝煌。”
姓氏源流鄭氏委員執行會長鄭建平表示,青水曾經是鄭成功戰斗、生活過的地方,紀念鄭成功文化活動,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是我們表達對英雄的無比崇敬之情,青水鄭氏宗親敦宗睦族,高瞻遠矚鑄就了興賢坊忠孝文化,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榜樣。
永安市興賢坊理事會會長鄭戰友表示,“我們在永安市青水畬族鄉舉辦鄭成功敬祖節,一是為弘揚中華民族尊宗敬祖的優良傳統,二是為了讓我們和我們的子孫,常懷感恩之心,懂得如何感恩。”
當天下午,“籽籽同心 共話成功”兩岸一家親融合發展交流活動在大腔戲劇院拉開帷幕,交流會上,青水畬族鄉領導班子成員,海峽兩岸專家學者齊聚一堂,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會會長俞杰、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原館長楊彥杰、廈大臺灣研究院副院長鄧孔昭、臺胞代表吳序儂、永安市興賢坊理事會會長鄭戰友各自發表了以“鄭成功愛國主義精神”為主題的演講,在互動環節中,兩岸同胞共談、共學鄭成功精神,分享與鄭成功有關的故事和心得體會。
俞杰在沙龍上強調:“永安市青水鄉興賢坊是鄭成功先祖開基地”的考證,符合鄭氏源流在福建的遷播史,與鄭芝龍主修的族譜中關于先祖源流的記載吻合,興賢坊是鄭成功先祖地的考證是可靠可信的。如何打造好鄭成功祖地文化品牌,主動融入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的歷史機遇,對畬鄉文旅事業的發展很有意義”。
據悉,此次活動是青水畬族鄉黨委政府為深入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的意見》的具體舉措之一,既是在鄭成功誕辰400周年之際深度緬懷這位民族英雄,又是中華民族精神品格的一次傳承弘揚,旨在深化兩岸對鄭成功文化的了解,探索“成功文化”“成功精神”,打造兩岸對話平臺,聚焦海峽兩岸交流,共譜兩岸“成功緣”。
延伸閱讀
據考證,鄭成功是永安青水鄉三房村興賢坊開基祖鄭章的第二十一代孫。1646年4-6月間,鄭成功來到尤溪縣四十一都興賢坊(也就是現在永安市青水鄉三房村),整訓其生平統領的第一支軍事力量,并遵從隆武帝旨意,把清水池的清字三點水去掉,青水這個名字就一直沿用至今,鄭成功反清復明的事業雖然失敗了,但“鄭孔泰、胡宗周、林丘五等十八好漢追隨鄭國姓反順治公的故事”,代代相傳!青水人民在端午節“滾青、吃青”的習俗,從未改變。幾百年來,青水鄉的大部分姓氏和福建及臺灣的許多地方一樣,不在傳統的清明節這一天祭祖,而以古早“三月三,祭軒轅”的日子為祭祖日,并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敬祖節。
責任編輯:趙睿
- 永安槐南鎮單村供水項目開工 讓鄉村喝上“幸福水”2024-04-10
- 永安:普特融合教育,讓孤獨癥兒童不孤單2024-03-28
- 永安:民生項目起筆 繪就幸福圖景2024-03-27
- 永安大湖鎮與省水投設計公司簽訂戰略合作 攜手做好“水文章”2024-03-21
- 永安:冬閑田變“增收田” 冬種馬鈴薯助增收2024-01-09
- 永安:干部下沉辦實事,破題解難惠民生2024-01-05
- 出山入海 追“竹”未來——2023國際(永安)竹博會側記2023-11-20
- 永安興賢坊:傳承民族英雄精神 搭建閩臺和平橋梁2023-11-07
- 永安:林下種茯苓點“綠”成“金”2023-11-02
- 福建永安天寶巖保護區發現金黃竹蓀2023-10-16
- 最新三明新聞 頻道推薦
-
大田縣湖美鄉元安村:古村琴韻醉人心2024-04-1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