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6月4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方煒杭 通訊員 曾鳳清 巫建輝 吳火招)冷泉不冷,水溫幾乎長年恒定18℃。冷,是相對于清流縣10余處省內水溫最高、出露點最密集的溫泉而言。
冷泉不冷,帶熱了一方。6月初,走進位于清流縣最南端的李家鄉鮮水村,最吸睛的就是那些星羅棋布的冷泉水塘。隨著夏日的到來,當地通過保護利用這一特色資源,已經做好準備迎接即將蜂擁而至的游客。
保護好——
先天稟賦 后天珍惜
一池碧水,魚躍泉活。走進鮮水村,遍布全村的池塘中,不時可見魚兒成群游過。
鮮水村,以魚鮮水清聞名遠近。
水清,這里有全省乃至全國少有的冷泉資源,出水量大、四季恒溫。全村28處天然冷泉泉眼,每天的出水量超過3.3萬噸。根據地質勘測,鮮水村充沛的地下水,配合底層中極厚的石灰巖,能釋放出大量二氧化碳,使地下水在涌出地表的過程中,逐漸降溫涌出18℃的冷泉,并且帶有氣泡。水樣檢測顯示,冷泉水屬碳酸礦泉,水中富含人體所需的多種微量元素,并含有少量氡氣。
魚鮮,主要是指這里的鮟魚,也稱“安子魚”“鮮水魚”。當地村民介紹,鮮水魚因為肉質特別鮮美,在清朝年間曾被選為貢品。正因為鮮水冷泉晶瑩清澈,水質清甜甘洌,這里也就成了冷水性魚類的理想養殖場所。
獨特的環境造就了魚鮮,吸引來不少食客。
“唰——”李振武手中的網在空中迅速張開,精準地落向水塘中魚兒聚集的區域。
53歲的李振武6年前回鄉開起農家樂,自己當主廚,靠著鮮水魚系列招牌菜“走紅”。5月28日,提前一天就收到客人預訂信息的他,一大早就起床捕魚。他說,鮮水魚魚骨柔軟,必須現撈現宰現做,熱吃、冷吃都不會有腥味和泥味。
拉網、束口、回拖……動作一氣呵成。漁網近岸,網兜里的魚兒跳動得更加歡騰。李振武蹲下身子,一尾接著一尾地檢視著自己的“戰利品”——太小的魚被逐一重新放回水塘,這是當地村民代代相傳的默契。
利用好——
傳統為魂 現代為骨
有關李家鄉冷泉養殖鮮水魚的記載最早可追溯到宋朝。據1986年出版的《簡明水產詞典》記載:福建清流一帶進行圓吻鲴(當地俗稱“安子”)養殖已有300多年歷史。
原來用冷泉水養魚,都是村民自己采用最原生態的方式進行養殖。自然散養狀態下的冷泉鮮水魚質優而量少。
此前,李振武家每年年初放下魚苗,到過年時捕撈。農家樂開業后,越來越多客人沖著冷泉鮮水魚而來,老李便采用輪捕輪換的方式,既維持著農家樂的經營,也保持了冷泉水塘的生態。
真正打破產量瓶頸、滿足市場需求的是現代農業的技術和理念。
近年來,當地引進多家育種、養殖企業,村民李坤生也走上了漁業養殖之路。從最早給外來的養殖企業打工,到如今自家的天泉鱘龍魚養殖場已經實現年產魚苗5000萬尾、鱘魚1萬尾以上。
“我們冷泉魚的名頭在外面很響,根本不愁訂單。”李坤生說,不少客商反饋冷泉水養出來的魚,肉質、口感都要更勝一籌。客戶的好評讓李坤生成竹在胸:“養殖需要在不同季節對水溫進行調節,但是我們的冷泉水四季恒溫,不僅能夠降低養殖成本,而且能夠保證冷泉魚的品質。”
目前,李家鄉共有魚苗養殖基地5處,年養殖成魚7萬余尾,育活魚苗8000萬尾,年產值突破2億元,產品不僅供應省內多地,還銷往廣東、山東等省。
冷泉鮮魚“游”四方的背后,是清流縣漁業水平的整體提升。近年來,當地把以生態漁業為主的水產養殖同鄉村振興相結合,著力培育漁業經濟增長點,助力養殖戶增收致富。今年,縣域內水庫、池塘水產養殖面積5.8萬畝,總產值預計可達6.2億元。全縣涉漁合作社、有限公司、家庭農場等漁業企業共132家,漁業已成為清流縣農業重要支柱產業之一。
帶動好——
統籌全域 共富共美
鮮水村仍保留著幾十幢古民居。黑瓦翹檐、錯落有致,與碧水相互應和。
“夏季高峰期,最多的時候有超千人次的游客。”鮮水村黨支部書記李杜華說,由此帶來的餐飲、住宿、漁業等收入,讓當地百姓的錢袋子鼓起來,幸福感和獲得感不斷增強。“依托我們村豐富的冷泉資源,在休閑旅游開發的帶動下,村民在家門口做起了生意、當上了老板。”
在交通條件不便利的過去,鮮水村更像一枚深藏在清流縣最南端的瑰寶。如今,隨著路網建設的完善,李家鄉冷泉30分鐘車程的輻射半徑內就有3個動車站,其中距離最近的楊源火車站僅有3公里,到毗鄰的龍巖市連城縣,車程僅需15分鐘。如何聯動連城冠豸山風景區和溫泉度假村等旅游資源,也成為兩地正在共同探尋的流量密碼。
清流縣推出“一心兩翼三線”文旅產業,統籌城鄉融合發展,促進鄉村振興,打響“太極水城·怡養清流”文旅康養品牌。兩翼中的一翼便是李家鄉,當地搶抓機遇,策劃“冷泉+”模式發展鄉村旅游,通過“冷泉+游樂項目”“冷泉+水上公園”“冷泉+文化”“冷泉+花海”“冷泉+美食民宿”等模式,對冷泉核心景點進行保護性開發,按照原有風格修繕古民居建筑群,設立游客接待中心、冷泉文化展示館、五經魁文化展示館等,實現基礎設施完善和配套服務提升,推動冷泉小鎮景區成功獲評國家AAA級旅游景區。
“冷泉是我們最大的特色,也是發展最重要的資源。”李家鄉黨委書記陳佳祥說,將把握眼下華潤集團對口支援清流的重要機遇,把“水文章”做活做透,讓老百姓切實感受到鄉村振興的活力和紅利。
責任編輯:趙睿
- 三明清流縣:29年漫長尋親路,這個家庭終于團聚2022-01-29
- 三明清流縣:通村暢鄉,打通鄉村振興“快車道”2022-01-28
- 清流如何脫穎而出?打好特色牌 游客留下來2021-04-02
- 三明清流縣:“紅軍林”下學黨史2021-03-23
- 聆聽孝廉故事接受警示教育 清流縣紀委監委打造清流清風館2020-05-15
- 木質樓梯斷裂老人被困家中 消防緊急救援2020-04-10
- 敲詐制毒嫌疑犯 三男子“生財無門”反被罰2016-11-14
- 興泉鐵路在三明市清流縣開工 福建境內設34個車站2016-09-27
- 興國至泉州鐵路先行段 在三明清流縣開工建設2016-09-26
- 臺風“莫蘭蒂”今天14時中心位于清流縣境內2016-09-15
- 最新三明新聞 頻道推薦
-
鄭成功祖地永安青水鄉:循跡畬鄉“成功”路 2024-06-0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