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7月31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王帥 通訊員 許琰) 7月30日上午9時30分,三明市沙縣區富口鎮政府會議室,伴隨一陣熱烈的掌聲,來自富口鎮荷山村的村民代表拿到了中竹(福建)林業發展有限公司制發的竹票。據介紹,這是全國范圍內發放的首批竹票,共涉及荷山村46戶竹農的2000畝竹林。這也是三明市繼林票、碳票、生態票之后,向林改“深水區”挺進的又一次大膽探索。
竹票是將低效竹林經營權向國有林業企業流轉后,為林權所有者制發的收益權憑證。竹票背面印有持有人姓名、竹林經營權流轉面積、收益標準等信息。此次制發的竹票涉及的竹林位于荷山村橫歷山場,按照期限20年、每年每畝73元的費用流轉給中竹公司。中竹公司將進一步盤活竹林資源,把母公司青山紙業的產業優勢與富口鎮毛竹資源優勢有效結合,通過產業助力鄉村振興,實現多方共贏。
“沙縣區竹業資源豐富,竹林面積超過50萬畝。竹制品制造被省工信廳確定為沙縣區重點產業鏈之一,發展空間廣闊。”三明市沙縣區林業局局長黃長春介紹,近年來,當地大量年輕勞動力外流。為解決竹林經營勞動力短缺,農民經營竹山積極性不高,竹林失管、拋荒較多的問題,沙縣區積極探索竹林經營權流轉路徑,創新推出“村企聯建·農竹聯營”(雙聯)模式,引導農民以竹山入股、托管、租賃等方式開展竹山經營權流轉,并為村企牽線搭橋,促進竹林規模化、集約化、產業化經營。
68歲的荷山村村民盧伯有拿到編號為“002”的竹票后,開心不已。“年輕人外出務工,我們老人沒辦法管理竹林。蟲害很多,雇人管理又不劃算,很多時候沒有收益。”盧伯有說,現在有了竹票在手,按照村委會測算,每人每年可以領到800多元。“坐在家里就能數錢了。”
“通過發放竹票,竹林流轉的租金讓農民有穩定收益;國企雇傭本地勞動力參與管護,讓農民獲得薪金;依托國企發展二產,建立小微竹產業園,村集體以土地或資金方式入股,獲得股金,增加收益。”富口鎮黨委書記朱晨燕告訴記者,“竹改”帶來的“三金”效益,讓竹農和村集體實現雙增收。
“這是我們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把小竹子做成大產業’重要指示精神的一次大膽嘗試。今后,我們要做好服務保障,在補齊竹產業鏈短板上做文章,以發行竹票為契機,不斷探索‘企業+村+農戶’竹產業鏈的生態產業價值轉化路徑,推動竹產業高質量發展。”沙縣區分管農林工作的副區長鄧秋萍說。
當日,沙縣農商銀行同步舉行“福竹貸”授信儀式。據介紹,憑借手上的竹票,竹農可獲得20萬元的低息貸款。
責任編輯:趙睿
- “鄉約福建·美麗鄉村”網絡直播活動走進三明寧德 逛金牌旅游村赴詩意之旅2024-07-25
- 以“椒”為媒,推動三產融合發展2024-07-18
- 三明市沙縣區供銷社推出新型營銷模式 AI主播賣特產2024-07-18
- 三明探索“揭榜掛帥”人才引進模式,破解山區招才引智難題2024-07-17
- 三明一國有資產出租未公開招標?多部門回應2024-07-11
- 三明自然環境樣品庫在建寧縣揭牌2024-07-09
- 周祖翼赴三明開展工作檢查2024-07-03
- 周祖翼在三明市建寧縣開展工作檢查2024-07-02
- 周祖翼代表省委向全省廣大共產黨員致以節日問候2024-07-02
- 三明清流:羅漢松種植成農戶增收新引擎2024-06-28
- 最新三明新聞 頻道推薦
-
寧化縣政協鄉鎮聯絡組聯合“委員河長”助力汛2024-07-3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