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甘泉,潤萬家心田
——用人大擔當守好“一汪清水”
東南網12月16日訊(本網記者 施良德 劉惠萍 蔡曉卿)水質全省排名第一、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地表水考核斷面水環境質量第27位、2024年以來全省唯一水環境質量進入全國前30的地級市……這是三明在水生態環境譜寫的“出彩答卷”。
據統計,1月至9月,三明全流域水質保持100%達標,55個國省控斷面優質水比例94.5%、同比提高16.3%,其中19個國控斷面優質水比例100%。水環境質量大幅改善,水生態狀況持續好轉,“河水清、兩岸綠、城鄉美、產業強、群眾富”的美景再現。
東牙溪水壩。田敏強 攝
優異成績得益于三明市持續治水的不懈努力。在這過程中,三明市人大常委會久久為功,以持續監督守護市區飲用水安全,守好“一汪清水”。
作為福建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三明市地處閩江源頭,尤溪、沙溪、金溪均屬閩江支流。位于三元區中村鄉的東牙溪水庫,流入沙溪河,匯入閩江。甘泉潤萬家,東牙溪水庫是三明市區近40萬人口的飲用水水源地,每日向市區輸送近10萬噸飲用水。
主動作為
從“單一水源”到“雙水源”
上世紀九十年代,沙溪河水污染嚴重,破壞了三明市區人民飲用水。迫在眉睫的飲水問題,引起三明市人大常委會的關注。
經過多次代表視察和調研,三明市人大常委會形成“興建東牙溪水庫,開辟第二水源”的共識。1988年,東牙溪水庫開工建設,市人大常委會督促政府及有關部門加快協調資金、審批材料、解決移民安置問題……1993年10月,東牙溪水庫建成并投入使用,至此,三明市區人民有了第一個飲用水水源地。
水庫啟用的兩年后,省道三郊線改造建設,常有建筑垃圾圍堆水庫周邊,發現問題后,20多名市人大代表提交議案,市人大常委會組織31位代表進行視察。
一條條建議躍然紙上,一個個落實舉措隨之跟上。次年,便有了市人大常委會關于東牙溪飲用水水源保護作出的第一份決議——《關于加強沙溪、東牙溪飲用水源保護的決議》。
2024年10月,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賴碧濤調研東牙溪水庫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工作情況。三明市人大常委會供圖
守護家門口的碧水安瀾,三明市人大常委會從未停下腳步。氣候變化和保護區面源等因素給治水、護水帶來了新的挑戰。
2015年夏季,東牙溪水庫因水體富營養化出現藍藻水華現象,整體水質下降,給水源安全籠罩著一層陰影。
面對新情況,三明市人大常委會開展市區飲用水水源環境保護情況調研,推動三明市區第二供水工程于11月開工建設并將薯沙溪水庫水源保護區列為市區應急水源。
呵護生命之水,來不得半點馬虎。“飲用水安全是民生基礎,要為民立法、規范相關行為。”2017年,三明市十三屆人大代表凌青文提出制定市區飲用水安全保護條例的建議,得到不少代表的贊同。
2018年7月26日,福建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審議批準《三明市東牙溪和薯沙溪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成為福建省第一部飲用水水源保護專項法規。
“水庫水源保護關系民生改善和生態文明建設。《條例》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為水庫水源保護和管理提供法治依據,真正保障市區居民飲用水安全。”市人大常委會委員、法工委主任林承日介紹。
瞄準“問題靶子”,開準“方子”。多年來,三明市強化制度引領,相繼出臺涉及環境保護領域的地方性法規7部和市政府規章3部,制定涉及水生態環境治理的配套制度和規范性文件290多件,為水生態環境保護提供制度供給,推動水生態治理工作有章可循。
從無到有,從“單一水源”到“雙水源”,從“喝上水”到“喝優質水”的變化,是三明市人大常委會忠誠履職勇于擔當、民之所望行之所向的真實寫照。
聚焦民生
從“喝上水”到“喝優質水”
解決了飲水問題,如何讓市民喝上優質水?三明市人大常委會把監督方向與廣大人民群眾福祉緊密聯系在一起。
東牙溪水庫位于中村鄉,筍竹產業是中村鄉主導產業。據統計,中村鄉有3000余個家庭式小型制筍作坊仍保留挖筍、制筍的傳統習慣和工藝。筍竹產業一頭連著百姓的經濟收入,另一頭連著生態環境。如何平衡好這兩者關系,做到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雙贏?
“按照傳統烘烤方法,制作1噸筍干會排放煮筍、漂洗和壓榨廢水約9.6噸,砍伐林木5立方米以上,廢水排放與生態破壞的‘雙重打擊’,給水源保護帶來了挑戰。”梁茂榮作為三元區人大代表,從小在村子長大,如今擔任了水源生態監督員,道出治理筍水的緊迫性。
三明市人大代表李衍坤提出了《關于加大東牙溪水庫飲用水源保護區內推廣使用蒸汽煮筍設備資金支持的建議》,建議政府加大對東牙溪水庫飲用水源保護區內蒸汽煮筍設備的政策和資金支持。區人大代表梁茂榮遞交了《關于推進三明市東牙溪和薯沙溪水庫飲用水可持續發展的建議》,建議將煮筍時所使用的蒸汽煮筍鍋的產品型號列入農機補貼名錄里。
2023年10月,三明市人大常委會開展市區飲用水水源生態環境保護聯動監督。三明市人大常委會供圖
“在監督政府落實關于水源保護的代表建議時,我們建議積極推廣制筍新工藝,最大限度減少污水排放,同時又保護好當地村民的收入。”三明市人大常委會環城工委干部黃俊介紹。蒸汽煮筍技術就是其中之一,該技術大大縮短煮筍時間,在減少燃料耗損的同時,直接減少了高濃度筍水的排放。
改變蒸煮技術得到了當地村民的認可。技術如何推廣?資金從哪里來?一個個問題隨之而來。
三明市人大常委會加大建議督辦力度,推動政府及有關部門爭取林區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項目資金1300萬元,在市區飲用水水源保護區18個行政村內,集中安裝70套綠色低碳電烤設施設備,同時協調電力部門用電增容改造,此舉得到了筍農的大力支持。隨后,又督促推動了100多臺蒸汽煮筍設備補貼政策落地,在解決大量筍水污染水源問題的同時,保障了筍干的口感,通過引進新技術從源頭上減少農業生產活動對水源的影響。
“我們引導群眾在煮筍環節由水煮筍變為蒸汽煮筍,減少煮筍過程中產生的污水量。同時,注重加強污水的收集轉運工作。”中村鄉人大主席葉雯介紹,今年以來,中村鄉委托第三方轉運煮筍廢水149車,累計766戶20020次,減少煮筍廢水排放1020噸。
在市、區、鄉三級人大的監督和推動下,流域筍水收集處置、水庫生物多樣性保護、水源地面源污染綜合治理、水庫生態護岸工程、庫區及河道清淤……治理項目多、措施實、針對性強,截至今年10月,東牙溪水庫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持續保持在100%,為Ⅱ類水質(優質水)。
閉環監督
從“人工治水”到“智慧治水”
去年5月,三明市人大常委會在中村鄉東牙溪水源地數字化中心設立全省首個市、區、鄉三級聯動的市區飲用水水源生態監督點,并配備4名人大代表擔任監督員。通過東牙溪水源地綜合管理平臺,可以全方位監測保護區內水位、水質、生態系統,實現人工治水到智能治水的轉變。
2023年5月,市人大常委會舉行市區飲用水水源生態監督點(試點)啟動儀式。三明市人大常委會供圖
今年4月的一天,在微信“市區飲用水水源生態監督員工作群”跳出一則消息:“在巡查中發現,居陽電站附近有大量筍水直排溪流”,并附有一段視頻。
當日晚9時,中村鄉人大主席葉雯回復:收到問題線索后,鄉人大立即督促鄉政府環保站現場核查情況,走訪筍廠戶主,基本判斷流入溪流的是漂洗冷卻池的第二道水。因水量非常大,暫時無法納入收集。下一步將加大投入蒸汽煮筍鍋補貼,盡全力減少季節性廢水對全市飲用水水源的影響。
結合數字化預警平臺、信息預警和微信群等功能,構建“發現問題—提出建議—交辦落實—跟蹤督辦”的閉環監督機制,依托水源生態監督點,開展市、區、鄉三級人大聯動監督,推動解決電烤筍、電蒸筍項目資金等問題,助力生產增收和生態環保“雙促進”,生活品質和水源水質“雙提升”。兩年來,通過數字化中心智慧監控平臺,共發現問題52個,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已解決50個,正在推進解決問題2個。
綠水青山是最重要的資源,優良的生態環境是可持續發展最大的底氣。三明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賴碧濤表示:“要發揮好人大職能作用,打好‘持續監督、剛性監督、創新監督’三招組合拳,推動三明水環境質量提升,用人大擔當守好‘一汪清水’。”
責任編輯:趙睿
- 三明發布城市吉祥物“明明”2024-12-24
- 郵儲銀行三明市分行:金融為民踐初心 消保先行筑基石2024-12-18
- 郵儲銀行三明市沙縣區支行“貸”動果農災后重建2024-12-18
- 郵儲銀行三明市沙縣區支行:精準施策 深度拓展代發工資業務及綜合金融服務2024-12-18
- 郵儲銀行清流縣支行開展“全民反詐你我同行”集中宣傳活動2024-12-18
- 郵儲銀行清流縣支行開展“金融知識送下鄉”入戶宣傳活動2024-12-18
- 郵儲銀行寧化縣支行開展“存保為民 儲戶放心“消費者權益活動 2024-12-18
- 郵儲銀行明溪縣支行金融助力縣域醫藥產業發展2024-12-18
- 郵儲銀行將樂縣支行在將樂縣“銀協杯”氣排球邀請賽中斬獲佳績2024-12-18
- 郵儲銀行將樂縣支行成功攔截電信詐騙案件2024-12-18
- 最新三明新聞 頻道推薦
-
這個婚姻登記點成了網紅打卡點2024-12-2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