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澳洲網報道,澳大利亞教育雜志(Australian Journal of Education)近日刊登的一項新研究揭示了一種評分偏見現象:惹人喜歡的學生會比普通學生多得至少5分。
澳大利亞新英格蘭大學(University of New England)副教授莫洛夫(John Malouff)和托斯特森(Einar Thorsteinsson)綜合分析了20項評分偏見調查后發現,不討人喜歡的學生會比擁有良好特質的學生少得4到5分(百分制)。這就可能導致及格與不及格,一般與優秀的差別。
報道指出,這大概可以解釋為什么校園中的帥哥總能取得好成績,而丑女孩常常會陷入麻煩。這一現象被稱為“光環效應”,在評分中起到了明顯作用。
當然,惹人喜歡的學生可能不是因為外表,也有其他因素的影響,例如以往的成績,性別和種族。公認的“天才”和學習困難的學生即使上交同一份作業,得分也會有高有低。而在評分時,老師們通常會對與自己種族相同的學生非常大方。
莫洛夫博士發現自己在評分時無法忽略學生的背景之后,開始致力于研究評分偏見現象。他發現老師們并不想造成評分偏見,很多情況下是無意識的。“他們在宣誓就職時曾保證一視同仁,卻無意識地造成了評分偏見。”
匿名或“盲評(blind marking)”是解決這一現象的方法之一。位于Sunbury的Salesian學院已經在所有英語課程中采取盲評的方式,以確保教師盡可能客觀。在評分過程中,學生的姓名被隱藏起來,并且由不同班級的老師進行評分。
“我們不是針對學生打分,而是針對面前的這份作業打分。”該校主管教學的副校長霍恩(Michael Horne)說道。盲評的另一個好處是,家長們不會再因評分不公而控告學校。霍恩先生表示,雖然這種抱怨并不常見,但盲評政策也提供了有效的保護。
據悉,在維州教育證書(VCE)考試中就利用交叉評分,盲評等方法來進行考生內部評估,以確保客觀公正。
責任編輯:鄭梅欽
- 蘇牙4歲兒子球技首度曝光 守門吊炸天+腳力驚人2017-04-08
- 男子為討欠款找小弟砸百萬豪車 逃到學校當保安2017-03-31
- 背著高額貸款的美國大學生,現在更傾向于出國“深造”2017-03-29
- 英調查:英國近半數學校靠副業籌集資金2017-03-27
- 楊冪女兒上的什么學校?這些明星孩子也在那上學2017-03-27
- 最美意外:女研究生穿婚紗去學校報到2017-03-26
- 福建將為1700多所農村中小學配備美育教學設備2017-03-26
- 北京今年啟動新增30余所優質校 緩解“擇校熱”2017-03-26
- 日本:性教育不只靠學校 日本學校的性教育到底說了什么?2017-03-20
- 31所學校正進行提升改造 臺江區學位將大幅擴容2017-03-20
-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
特朗普對朝政策曝光 最大限度施壓 特朗普不引2017-04-1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