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喝下一口紅薯湯,83歲的瑞典老人裴如意陶醉地抿嘴微笑,眼角卻淌出淚水。
這是無比親切的童年美食,這是思念已久的家鄉味道。
10月11日,在三門峽市澠池縣陳村鄉村民卞愛玲家,吃著農家烙饃、紅薯湯、面條,裴如意用中文開心地告訴大河報記者:“就是這種家的味道!”
故地重游|終于吃到了家鄉的烙饃、紅薯湯和湯面條
10月11日上午,澠池縣陳村鄉宋村,一縷陽光照在人們的臉上,暖洋洋的。滿頭白發但精神矍鑠的裴如意一下車,93歲的老人卞愛玲便緊緊握住她的手。
卞愛玲說,當年她和裴如意的母親是好朋友,依稀還記得裴如意兄弟姐妹小時候的樣子。“真沒想到她還能回來看我。”老人激動地流下淚水。
為了讓裴如意重溫兒時的記憶,卞愛玲專門讓女兒做了烙饃、紅薯玉米糝湯、湯面條等農家飯。
裴如意右手拿起筷子,左手拿著一塊烙饃,不時還用筷子夾起咸菜、韭花吃。當喝上一口紅薯玉米糝湯,陶醉地久久閉上眼睛,眼角噙出淚花。她激動地說:“還是那個味道,在瑞典,我一直懷念家鄉這些可口的飯菜,現在終于吃到了。”
裴如意的女兒麗莎在一旁,也對這樣的飯菜贊不絕口。
裴如意說,雖然離開中國幾十年,但是她在瑞典經常做面條吃,不僅她自己用筷子,平時還教孩子用筷子,因此她和麗莎用筷子都十分熟練。
當年,在來到澠池之前,裴如意和父母曾經在三門峽市陜州區菜園鄉也呆過幾年。
10月13日,裴如意剛來到菜園鄉南灣村,便立刻走到當年住過的窯洞。在一間屋子,裴如意見到了一個大木箱子,長60厘米左右,寬和高都在40厘米左右,比現在大號的拉桿行李箱還要厚些。
她立刻回憶起來,這就是父親當年用過的箱子,他每次出門都要帶著。這個箱子很大,她小時候經常在這個箱子邊玩,有時候還鉆進去。“這么大的箱子,我很好奇他是怎么拿的?”
一番話引得周圍人哈哈大笑。
文化交流|將過去的書信、老照片等捐贈給博物館
澠池與瑞典的文化交流源遠流長。上世紀初,包括裴如意父親在內的多位瑞典友人曾在澠池從事文化交流和慈善工作,他們救助災民,留下了許多動人故事。
10月11日下午,裴如意老人來到澠池仰韶文化博物館,并向博物館捐贈了父親在三門峽期間的書信和所拍攝的照片等史料。書信中記錄了日本侵華戰爭和他父親以及仰韶文化發現人安特生之間的交際,十分珍貴。儀式上,裴如意還被澠池縣人民政府授予“澠池縣榮譽市民”稱號。
裴如意在澠池參觀仰韶彩陶坊時,工作人員專門為她定制了她喜愛的黑釉中國梅瓶和粗瓷兔毫碗。裴如意特意在仰韶村捧了幾掬黃土,裝在里面,并小心翼翼地用紅布蒙上。她說,要把這些家鄉黃土帶回瑞典珍藏。
當年,裴如意的父母來到了中國,救濟災民,做慈善事業。父母的做法也深深地觸動著她。10月14日,裴如意還專門來到三門峽市社會福利院,看望了這里的孤兒。
這次裴如意老人的中原行,除了在三門峽故地重游外,還將到鄭州、信陽和其父母工作過的山西運城等地參觀。
回顧
今年1月12日,《大河報》A03版以《她想回河南再喝碗紅薯湯》一文,報道了三門峽市澠池女孩紀暉只身到瑞典求學,在當地意外結識了一位瑞典老太太,就此揭開一段塵封的傳奇歷史。因為父母在中國開展慈善事業的緣故,這位瑞典老人出生在澠池,12歲時才回國,中文名字叫裴如意。雖然闊別中國幾十年,她依戀中國、思念中原,年過八旬的她想在有生之年尋根中國,重回河南。
責任編輯:陳錦娜
- 英國脫歐,倫敦不再寬容,我們或許該問:這個偉大城市會沒落嗎?2017-04-15
- 河南警官邱海山個人資料 邱海山女兒7歲上警校,10歲當公安?2017-04-13
- 河南鹿邑縣警官邱海山的女兒“10歲當公安” 有6個假戶口身份2017-04-13
- AMD Radeon RX 500顯卡零售價曝光:8G版580售價269歐元2017-04-13
- 河南社旗縣一小學教師體罰學生:涉事老師被調離教學崗位2017-04-10
- 河南一擺攤七旬老人 竟利用零食占女孩便宜2017-04-08
- 拿下世界杯贊助,海信能復制歐洲杯的成功嗎?2017-04-07
- 河南高校教室“鐵將軍”把門 學生犯愁無處自習2017-04-06
- 歐洲首次發現穴居魚 或能發現地下生命2017-04-06
- 河南精神病人持筷傷人事件 為精神病救助再敲警鐘2017-04-06
-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
特朗普對朝政策曝光 最大限度施壓 特朗普不引2017-04-1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