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月20日報道 德媒稱,長期的經濟快速增長使得今天的中國人大多滿足自己的經濟狀況并對未來表示樂觀。
德國《世界報》1月18日報道,“10年前這里什么都沒有”,孫寧(音)邊說邊剎車轉彎。駛下四環,他駕著自己的大眾甲殼蟲汽車進了一個居民小區。車窗外掠過一座座公寓樓。“幾年前這里只是空地”,孫寧說。他的聲音聽起來很興奮。
如果一位德裔外國人談到中國的新建筑,聽起來會是什么樣子?“幾年前這里還是傳統的胡同,但隨后房地產開發商來了,一切都被夷為平地,他們毫不顧及歷史遺產。城市不停地變大,但也變得越來越昂貴。中產階層根本買不起三環和四環之間的房子了。”
外界有兩種不同的觀點,一種是經濟快速發展、創造了財富和大量機會的新興工業國家的內部視角。另一種是確信從過去的錯誤中吸取了教訓的富裕社會的外部視角。但后者忘記了用樂觀的眼光看待未來。
而孫寧開車穿過北京北部時對變化展示出來的那種近乎純真的樂趣在中國隨處可見。
報道稱,中國人的生活質量不是在發展是在飛躍:從土坯房到有衛生間的公寓,從自行車到高鐵,從沒有固定電話的時代到手機微信。進步不只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實實在在的。而且那不是用了一代人的時間,而是在幾年之內。
因此毫不奇怪,衡量各國民眾滿意度的學者們從好幾年前起就把中國人選為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報道稱,五分之四的中國人相信自己的孩子會比自己過得更好。這與歐洲和美國形成鮮明對比。那里的大多數人經常在民調中承認,預期自己后代的生活將變得更差。
有這樣的擔憂源自:上世紀80年代有核武器和酸雨,上世紀90年代有高失業率,今天有人口結構巨變??謶衷诟淖?,但懷疑態度卻一直保留。
報道稱,德國應該多一丁點中國味,多一些樂觀和改變的意愿,或者多一絲冒險精神。那不僅會讓德國變得更幸福,而且也將釋放社會和經濟能量。
責任編輯:林晗枝
- 南海最新消息 菲總統杜特爾特:南海經不起對抗 我們不奢望戰爭2017-11-13
- 中國小留學生在加拿大頻陷騙局 制造受害人被綁架假象2017-11-13
- 中國10名“網紅”主播拜訪法國參議院 他們都來自哪個平臺?2017-11-13
- “雙11”成世界性購物節 俄天貓5分鐘破1億盧布2017-11-13
- 關于中國與老撾的關系,你需要知道的幾件事2017-11-13
- 實用外交的典范 中美簽超2500億美元創紀錄大單 2017-11-10
- 中美元首夫婦同游故宮 三大殿前感受古老文明2017-11-09
- 韓旅游業摩拳擦掌 為吸引中國游客展開花式營銷2017-11-06
- lolS7為什么中國會輸給韓國?韓媒深度評析2017-11-03
- 中國去年游戲收排名全球第一明年電競用戶數或達3億2017-11-02
-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
加夫婦42輛校車建“諾亞方舟” 作為核輻避難2017-11-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