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配圖
一男子被逼相親逃去泰國,“自從每年被逼著相親以后,年味就已經沒有了。”他說。如今,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最重要的這個節日里,遵循傳統的年俗是否真的變淡了?年味究竟去哪了?
今天是農歷正月初六,2017年的春節假期已近尾聲。有人選擇網購辦年貨,有人選擇外出旅游,有人選擇微信拜年……
過年方式的變遷從網購年貨開始,卻遠不止于此。如今,利用春節假期旅游成為越來越多個人或家庭的選擇。
據國家旅游局網站數據顯示,2017年1月30日,中國旅游接待總人數6310萬人次,同比增長15.1%;春節假日前四天,中國旅游接待總人數累計2.58億人次,同比增長14.2%。
不過也有一些人的旅游顯得有點無奈。家住湖南株洲的陳威在大年初二當天“逃去泰國”,30歲的年紀讓在北京打拼的他,每逢過年回家都會被家人安排相親,于是,出境游成為他打破慣例的出口。
一首名為《春節自救指南》的歌曲在今年春節前夕走紅網絡,歌曲描述了一位回家過年的青年在面對眾親戚“拷問”時的愛情觀、事業觀。許多網友表示,這首歌唱出了自己的心聲,也表明對催婚和相親的厭倦已成共識。
“泰國風景很好,海風很干凈,沒有腥味,也沒有相親。”陳威告訴中新網記者,他很慶幸選擇了旅游過年,雖然在異國年味淡薄,但他也不太在意。
年味變淡了,還是社會更多元化了?
支付寶集五福,微信拜年、搶紅包……一些舊民俗隨著經濟社會發展逐漸淡化,與此同時,一些新的拜年方式正逐步變成習慣。北京民俗學會秘書長高巍曾經表示,在社會轉折時期,出現一些年味變淡或者習俗變化,是很正常的。
金小紅也告訴中新網記者,以前過年就是親朋好友吃吃喝喝、打麻將,隨著經濟條件改善,現在更多人選擇旅游等方式過年,使得集體性聚在一起慶祝節日的比例在下降。
她說,“在城市生活有更多元化的選擇,這是消費層次提高的體現,社會本身要發展,過年的文化形式和內容的表達也會隨之變化。”
責任編輯:劉微
- 福州養老機構提升服務年味濃 老人留守過春節 2017-02-13
-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
加夫婦42輛校車建“諾亞方舟” 作為核輻避難2017-11-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