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洲的亞馬遜雨林近年過度砍伐,大量林地夷為平原。不過,英國考古家卻因此獲得意外收獲,在地上發現數百個被叢林隱沒、逾2000年歷史的巨型圖案,有如“亞馬遜巨石陣”。專家估計,巨陣是原住民慣常聚集地點。
據報道,考古團隊在巴西阿克里州被伐去樹木的雨林中,發現約450個巨大圖案,分布范圍達1.3萬平方公里。
圖案四周甚少古物,估計并非村莊地點。研究員化驗圖案旁的泥土及植物化石,重塑數千年前的植被面貌。
結果發現,原住民在數千年前起,已小規模地砍伐竹林,挖出深坑造成圖案。他們并無大刀闊斧地焚林,反而是集中種植棕櫚樹等有經濟價值的植物,形成一個“史前超市”,供應有用的森林產品。
圣保羅大學考古博物館研究員沃特林博士,在英國埃克塞特大學修讀博士時,領導團隊做此研究。她稱:“研究證明了雨林并非如過往所想般,從無人類活動,原住民早在歐洲人抵達前已在管理雨林。”
沃特林強調,研究雖證明雨林早有人類活動,但不應成為現時過度砍伐的借口,反而應審視原住民可持續發展的土地使用。研究報告即將在期刊發表。
科學家們運用這種模型,研究了巴西亞馬孫河流域5個州的森林狀況。他們發現,1999~2002年,“選擇性砍伐”給森林造成的破壞,相當于同一時期上述地區部分森林被整片砍伐的60~128%,覆蓋的面積約為每年1。2萬平方公里。如果將“選擇性砍伐”帶來的破壞也計算進去,熱帶雨林被破壞的實際程度,要比只計算整片砍伐高一倍。
科學家警告說,這種“選擇性砍伐”會給亞馬孫河流域造成嚴重的環境破壞,首先是使該地區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增加近1/4。特定樹種的消失還破壞了生態平衡,依附于被砍伐樹種的攀爬植物、灌木和草皮也一起消失,土地變得更干燥,也更容易發生森林火災。科學家們呼吁,各國應更有力地制止“選擇性砍伐”活動。亞馬孫熱帶雨林的前途如何?目前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
樂觀人士認為,在過去的10年中,巴西人的環境意識有了顯著提高,雨林的砍伐速度明顯降低。“巴西自然保護組織”亞馬孫項目主任戴維·卡來里指出,上個世紀90年代,亞馬孫雨林每年平均減少180萬公頃,這相當于羅得島的面積。但與上個世紀80年代相比,情況已有了很大改觀,那時雨林每年平均減少200萬公頃。盡管許多年來人們一直對亞馬孫雨林進行采伐,但仍有86%的原始森林在亞馬孫流域仍然保存完好。
巴西經濟社會發展研究所總裁衛斯說,從上世紀90年代以來開展的“巴西雨林保護試驗項目”,使保護亞馬孫森林的工作邁上了一個新臺階。在該項目中,全球7個最發達的工業化國家、荷蘭、歐盟以及巴西政府共同為保護亞馬孫森林進行了努力。迄今為止,有關方面已通過各種渠道籌集了3。5億美元的項目資金。衛斯等人認為,在這種情況下,有些人還認為50年以后亞馬孫森林將從地球上消失,這種觀點未免太富于空想了。
巴西環保部門面臨著很大的壓力。一項有爭議的研究結果表明:巴西政府的一項金額達400億美元的經濟發展計劃會使42%的亞馬孫雨林面積受到嚴重損害。一些環保人士竭力主張建立一個亞馬孫自然保護區,但該地區的人口已由1970年的350萬猛增到現在的2000萬,建立自然保護區可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
亞馬孫雨林綿延數千英里,是全球最大的熱帶雨林,被譽為“地球之肺”。亞馬孫雨林總面積的85%在巴西境內,其面積比西歐還大。亞馬孫雨林是地球半數動植物的家園。
責任編輯:劉微
- 花兒與少年3最新一期主題是什么?征戰亞馬遜楊祐寧成叢林王子2017-05-16
- 巴西雨林現巨型圖如亞馬遜巨石陣 450個巨大圖案占1.3萬平方公里2017-02-10
-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
加夫婦42輛校車建“諾亞方舟” 作為核輻避難2017-11-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