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會一項調查顯示,科技巨頭微軟公司通過在美屬波多黎各開設分公司等“合法手段”,每年能夠少繳大約15億美元的稅款。
知情人士介紹,這類做法在硅谷企業中相當常見。為此,不少國會議員正在推動一項修改稅制的提案,希望堵住這類“漏洞”。
把業務轉移給分公司 減少應納稅款
美國《華盛頓郵報》10日報道,美國國會參議院一項調查顯示,微軟公司設在美屬波多黎各的分公司只有177名員工,2011年的銷售額竟然高達40億美元。
耐人尋味的是,由于波多黎各實行的稅制不同于美國50個州,微軟公司每年因此可以“節省”大約15億美元的稅款。
知情人士舉例稱,微軟公司先把某項版權出售給波多黎各分公司,由后者生產相應的軟件產品,再把該軟件產品“進口”到美國本土,由此就能讓銷售額出現在波多黎各分公司的賬面上、從而享受較低稅率。
不少業內人士表示,微軟公司的這一做法“完全合法”,且“相當普遍”。不少擁有較高品牌價值、專利和版權的硅谷企業,往往會把分公司設在低稅制的地區,例如歐洲、亞洲或加勒比海地區,然后盡可能把業務轉移給分公司,從而減少應納稅款。
根據美國國會的這項調查,微軟公司正是通過轉移業務的手段,把美國分公司的47%銷售額轉移到波多黎各分公司。
“節稅”手段曝光引發質疑
美國硅谷企業的這類“節稅”手段被曝光后,引發不少質疑。據一些分析師估算,美國財政每年因此損失至少1000億美元的稅款。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經濟學專家艾倫·奧爾巴克認為,如果不修改稅制,今后這類企業“合法避稅”的現象還會愈演愈烈,“這是本國稅制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
針對外界質疑,微軟公司發言人拒絕澄清該公司是否已經改變做法,以及是否支持美國國會有關修改稅制的提案。
微軟副總裁威廉·桑普爾在接受參議院常設調查小組委員會問詢時表示:“我們在海內外開展業務時,一直遵守美國和其他國家的法律。”不過,桑普爾也承認,稅制確實有“可改進的余地”。
責任編輯:林晗枝
- 福建推動“銀稅互動”:讓誠信納稅貸來真金白銀2017-08-21
- 《硅谷》男星聯手《真愛如血》女星出演《銀湖》2017-08-02
- 硅谷女性選擇不再沉默向媒體爆受性騷擾細節 吁行業出臺有效措施2017-07-17
- 谷歌贏了這場官司!不用向法國補繳13億美元稅款2017-07-13
- 商界希拉里,硅谷最強女高管,她比安迪強太多!2017-05-16
- 蘋果又遭逃稅指控 被澳大利亞要求補繳數億美元稅款2017-04-07
- 創業者想體驗硅谷?這里有一些建議供參考2017-04-06
- 耐不住了!博格華納注資硅谷風投公司AutoTech2017-04-05
- 為何知識付費浪潮出現在中國,硅谷就沒有?2017-03-30
- 無業男子莫名收工資12年怎么回事?疑企業冒用他人信息避稅2017-03-23
-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
加夫婦42輛校車建“諾亞方舟” 作為核輻避難2017-11-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