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韓兩國已經正式開始在韓國部署“薩德”反導系統,部分“薩德”反導系統的設備6日運抵了駐韓美軍烏山空軍基地。8日上午,央視記者前往該空軍基地進行了探訪,看到了包括飛機跑道在內的基地全貌。
“薩德”部分裝備抵達 其余裝備將陸續抵韓
韓美軍烏山空軍基地位于首爾以南70公里,3月6日晚,部分薩德系統裝備就是在這里運抵韓國的。據韓國媒體分析,隨著部署進程的明顯加快,薩德系統將在4月底或5月初完成部署。
搭載2臺“薩德”反導系統發射架和部分裝備的C-17運輸機,已于6日晚,抵達位于韓國京畿道的烏山空軍基地,并在隨后被運往其它駐韓美軍基地。而韓國軍方表示,“薩德”反導系統其余裝備未來將陸續運抵韓國。
烏山空軍基地保持高度警戒
在空軍基地的大門外可以看到,這里的警戒狀態非常嚴格,大門口有美軍士兵對進出車輛進行盤查。在距離基地大門約100米處還有韓國警察指揮過往車輛。
經常有三五成群的美軍士兵從基地大門里走出來,到對面的商店去買東西。這里的商店也帶有非常明顯的美軍基地色彩,除了店面的標識都是用英語之外,店里出售的商品也有非常多的美國貨。一名店主說,3月6號當天并沒有感到有什么異常,他們也是后來看電視才知道“薩德”反導系統裝備已經運到了這里。
△美韓空軍基地外的商店
美韓空軍基地有戰斗機降落 懸掛導彈
由于基地不讓進入,記者駕車繞著裝有鐵絲網的基地圍墻一路轉過去,發現了一條小路,進去后爬到一個高臺上,終于看到了包括飛機跑道在內的基地全貌,今后的一、兩個月內,薩德系統的裝備將會陸續通過這條跑道運抵韓國。在稍遠的基地深處,甚至能夠看到一架黑色的、明顯外形比較巨大的軍用運輸機。
就在拍攝的過程中,不斷有美軍戰斗機呼嘯而來,降落在跑道上,甚至能看清機翼下懸掛著的空對地導彈。由于美韓“關鍵決心”聯合軍事演習正在進行,基地有如此多的戰斗機起降估計與此有關。
金泉市民第200次集會反對“薩德”
薩德部署進程明顯加快,韓國民眾也掀起了新一輪反對部署薩德的抗議高潮。3月8日晚,距離薩德部署地最近的城市慶尚北道金泉市的市民舉行了第200次反薩德燭光示威集會。
比起3月2日的第194次燭光集會,此次參加這次集會的民眾人數明顯增多,幾乎將站前廣場坐滿。自從薩德部署地確定以來,金泉市民已經是第200次舉行抗議集會了。
雖然夜晚的氣溫非常低,天空中還不時地飄起雪花,但抗議民眾卻不懼寒冷,他們一邊舞動手中的燭光和標語,一邊呼喊反薩德口號,熱情卻非常高漲。當地慶尚北道出身的韓國著名綜藝節目主持人金濟東也來到了抗議集會現場,他的演講引起了現場民眾的陣陣喝彩和掌聲。
現場民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韓國政府決定部署薩德,完全是在被美國牽著鼻子走,并不是為了韓國的利益。他們表示,雖然薩德系統的裝備已經運到了韓國,但他們反對部署薩德的決心卻一點也沒有動搖,他們將繼續抗爭下去,直到薩德撤出韓國的那一天。
延伸閱讀:
當地時間3月7日上午,韓國國防部發布消息,薩德系統的部分裝備,前一日(3月6日)已經通過軍用運輸機運抵駐韓美軍烏山空軍基地。韓國防部表示將盡快經過相應程序陸續將薩德系統部署在星州基地。
“薩德”有什么能耐?
清華大學國際關系問題專家李彬說,如果在朝鮮半島部署“薩德”,美方可探測到大陸導彈,大陸的核彈頭真偽識別方法等資訊都會暴露。據指出,“薩德”系統的攔截彈射程只有200公里,但其雷達探測距離可達2000公里,覆蓋半個大陸,是最大的威脅所在。
我們該如何破解?
香港軍事專家梁國梁就曾撰文指出,理論上,如果是和平時期,是不能摧毀韓的“薩德”系統,也不能用電磁脈沖武器擊毀其雷達。但他指出,可以在對方電磁波侵犯上做文章。
報道稱,目前,大陸在東北地區設有類似美國“鋪路爪”雷達的遠程預警雷達,這是一種大型相控陣雷達,可以發現數千公里外一個棒球大小的目標,而且可以集中發射超強電磁波。梁國梁指出,必要時,可以拿“薩德”雷達的電磁波入侵為由,推高上述雷達的發射功率,燒穿“薩德”的雷達。
消息一出,很快引起國內讀者和軍事發燒友的熱議。從地面雷達發射超強電磁波能“燒穿”對方的薩德雷達嗎?多大的微波輻射功率才能起到殺傷作用?
用高功率微波武器來殺傷敵方的電子設備或人員,道理其實很簡單,就是把超大功率的微波能量用定向天線集中在一個波束內,對準對方目標發射。按此道理,那么想用地面大型雷達發射超強電磁波,來殺傷遠在千里外地面上薩德雷達,就不大靠譜了。試想電波幾乎與地面平行傳輸,這一路上得殺傷多少設備和人員(這在技術上還有個名詞,叫友軍相殺或自殺)。而且一路消耗能量,到了目的地還有多大威力能將對方雷達殺傷?
其實當今微波大功率武器,大多數是地對空或空對地的。這樣超強電磁波在傳輸途中沒有障礙,損耗較小,又能對準目標,就有顯著的軍事價值。這個道理讀者一聽就明白了。
什么是微波反導武器
據報道,在今年1月舉行的201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西北核技術研究所副所長黃文華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黃文華及其團隊獲獎的項目是高功率微波反導系統,這種武器系統可能用于艦載反導武器,其主要用途是干擾乃至燒毀來襲敵方電子設備。
微波是一種波長范圍在1mm—1m之間,傳播速度為光速的高頻電磁波。高功率微波顧名思義就是峰值功率很高的微波,目前并沒有權威的嚴格定義,一般將頻率為1 GHz—300 GHz,峰值功率大于100 MW (1MW=100萬瓦)以上電磁脈沖均稱為高功率微波。
高功率微波在使用特殊天線等手段匯聚后,能夠形成方向性強、能量高的波束,由于這種大功率微波束毀壞和干擾敵方武器系統、信息系統中的電子元件,比如導彈中的CPU,因而得到了各國的高度重視,中國、美國等國家都在致力于開發高功率微波武器。這種武器輻射的頻率一般在1GHz—30GHz范圍內,脈沖功率在GW級(1GW=10億瓦)。
高功率微波武器的理念并不復雜,但技術上較難突破,除了大功率元器件,高功率微波傳輸和發射等固有因素外,還包含天線輻射場的旁瓣對周圍的影響(天線方向圖上,最大輻射波束叫做主瓣,主瓣旁邊的小波束叫做旁瓣——觀察者網注)。對于武器級別的微波功率,其旁瓣也可能對周邊的人或電子設備造成殺傷和傷害。
而解決這一難題,有可能用到高功率脈沖信號的天線特性。簡單的說,大口徑天線(包括相控陣),在天線遠場處,改變微波激勵的脈沖寬度,對天線主軸輻射場波形基本沒有影響;但在偏離主軸處,輻射場波形會根據不同的脈沖展寬和幅度減小等衰變,越偏離主軸,衰減越厲害。所以利用特殊的脈沖信號,就可以取得比靜態輻射場更好的匯聚作用,更高的瞬時能量,以及更小的周圍影響。
必須說明的是,雖然高功率微波武器以光速的高能電磁波攔截導彈聽起來很科幻,但也不宜過度吹捧。其實大功率雷達也有作為高功率微波武器的潛力,像中國和美國已經裝備的一些雷達,也能在局部范圍內產生類似的效應。
軍艦反導(圖中為激光反導示意圖,僅供參考)
導彈中的電子元件的怎樣被燒毀的
高功率微波武器要能燒壞導彈中的電子元件,首先是要有高功率微波的發射裝置,也就是微波輻射源。其次是發射出去的高功率微波能夠“進入”導彈內部并燒毀電子元件,畢竟,如果來襲的導彈是一個電磁波無法穿透的物體,那么高功率微波武器自然武功盡廢。
目前,高功率微波“進入”導彈內部有兩種途徑:
第一種途徑,是通過導彈上各種傳感器窗口和彈體天線進入導彈內部。
現在的導彈一般有紅外制導、雷達制導、衛星制導、激光制導等類別,由于有制導的需要,就必須有各種傳感器窗口(比如可見光/紅外/微波雷達)獲取制導信息,以及彈體天線和外界連接獲取數據,而這就給高功率微波“進入”導彈內部提供了可乘之機,高功率微波通過導彈上各種傳感器窗口和彈體天線進入導彈內部,傳播路徑與導彈接收和處理的各種回波信號傳遞路徑基本一致。
第二種途徑,是通過導彈彈頭、彈體、尾翼、前翼等部位存在的各類物理孔縫“進入”導彈內部。
無論是那種途徑,由于高功率微波本質上是電磁波,加上電磁感應的客觀規律,高功率微波都能在導彈內部腔體形成駐波,并對電路產生感應電流。當感應電流較小時,會使電路功能產生混亂,而當感應電流較大時,則會燒毀各類電子元器件。周所周知,和傳統依靠慣性制導的炸彈相比,導彈能夠精確打擊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搭載了各種電子元件,在將導彈里的CPU等電子元件燒毀,或電磁干擾造成工作紊亂后,能夠指哪打哪的精確制導武器就部分甚至完全喪失作戰能力了。
高功率微波武器不局限于攔截導彈
雖然本次報道中,黃文華研究員獲獎項目的具體運用方向很可能是用于軍艦攔截來襲反艦導彈。但高功率微波武器并非只能用來攔截導彈,高功率微波武器還能用于攻擊敵方的飛機,甚至是對人員造成一定殺傷。
由于現代戰爭已經全面進入信息化時代,各類戰機上都搭載了復雜的電子設備,而各種電子元件在高功率微波武器面前都是敏感而脆弱的,一旦遭到高功率微波武器攻擊,機載電子設備很有可能就會燒毀或無法正常工作。如果技術足夠成熟,可以實現對區域范圍內進行掃描型的撒網式的攻擊,即便是美國F22、F35這樣高度信息化的戰機,也很有可能會遭遇電子設備失靈的窘境。事實上,美國就曾經發生過因地面基地進行微波武器實驗,進而導致一架飛過該基地的戰機墜毀,2名飛行員身亡的慘劇。
此外,高功率微波武器在理論上也能對人員造成一定殺傷,對人員的殺傷原理和使用微波爐加熱食物的原理是類似的。雖然目前還沒有這類武器問世,但根據相關實驗和統計,高功率微波武器對人員的殺傷是客觀存在的。
舉例來說,在高漏電磁場環境下工作的工人,眼睛水晶體老化比正常人要早5年。美國陸軍醫學研究實驗室所做的強微波照射試驗也表明,當微波能量密度達到0.5MW/cm2時,會造成人體皮膚輕度燒傷。達到20MW/cm2時,只需照射2秒,即可造成人體3度皮膚燒傷。當微波能量密度達到80MW/cm2 時,僅僅1秒就能使人喪命。
正是由于高功率微波武器的巨大潛力,中國、美國、以及一些歐洲國家都在致力于研究高功率微波武器。
美國的研究重點是在飛機、無人機、導彈上安裝高功率微波武器用于攻擊敵方防空、指揮系統的電子設備。以及用高功率微波武器來驅散人群,畢竟之前提到過,微波能量密度提高到一定程度時,是可以讓人感到灼燒感的。將高功率微波武器用于擊落導彈目前還只是構想,未進行過打靶試驗。
(美國陸軍研制的用于驅散人群的高功率微波武器)
歐洲國家在高功率微波研究上頗有建樹,還曾經測試了五枚導彈。不過,雖然歐洲開展過相關測試,但并沒有采用高功率微波武器成功攔截導彈的公開報道。此外,
瑞典在高功率微波外場實驗上具有非常高的水平,并將研究領域擴展到了電氣化鐵路系統、GPS、無線局域網、計算機等系統的電磁易損性的研究上。
雖然黃文華研究員在2017年1月9日才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但在2010年11月18日,高功率微波反導系統就在我國西北某地進行了打靶試驗并取得成功。這項技術在軍事上意義重大,而且還有非常大的潛力可以挖。
責任編輯:劉微
- 樂天最新消息 樂天因薩德損失逾百億元 中韓關系若回暖或助其脫困2017-11-02
- 薩德最新消息 妥處“薩德”問題 中韓才能談得攏2017-11-02
- 樂天最新消息 樂天和新世界百貨或因租賃分歧再度對簿公堂2017-10-26
- 薩德最新消息 駐韓美軍一座薩德炮臺啟用 兵力體系部署完成2017-10-23
- 薩德最新消息 韓防長“偷訪”薩德基地 民眾:無視民意的欺瞞行徑2017-10-16
- 韓國10月未向WTO告中國狀 韓媒:考慮到需要中國協助2017-10-11
- 樂天最新消息 韓國樂天企業進軍印尼 與當地企業合資成立印尼樂天2017-10-09
- 薩德最新消息 韓媒:受“薩德”影響 韓亞航空暫停北京至務安航線2017-10-09
- 薩德事件發酵 韓旅游收支逆差創新高 韓媒哀嘆:中國游客不來了2017-10-08
- 薩德最新消息 韓國候任駐華大使:對中國反對薩德的理由表示理解2017-09-30
-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
加夫婦42輛校車建“諾亞方舟” 作為核輻避難2017-11-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