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御彈道導彈的超級盾
【新聞事件】
據韓聯社3月20日報道 據韓國政府人士15日透露,“薩德”反導系統AN/TPY-2火控雷達即將抵達韓國。該人士稱,“薩德”裝備具體部署日程無法公開,但韓美將盡早完成“薩德”部署的立場不變。
一套“薩德”系統由車載式發射架、AN/TPY-2雷達、防空導彈、移動戰術指揮中心、發電機和冷卻器組成。本月6日已運抵韓國的首批裝備是車載式發射架,一般一套“薩德”系統配置6臺發射架,一臺發射架可搭載8枚防空導彈。
【參考快評】
反制“薩德”有多重選項
劉華(時事評論員)
“薩德”系統對于東北亞地區的主要威脅在于其X波段雷達。這一雷達相當于在鄰居家的墻外高處安裝了一個監控探頭,對俄羅斯、朝鮮和中國等國的“院子”內形成窺探之勢,這明顯有悖于地區合作的基本方向。韓國媒體近期揣測中方反制措施,也體現了其“心虛”的一面。
從單純的技術角度而言,任何主動雷達的信號都是可以被偵測和干擾的,“薩德”的X波段雷達也不例外。既然韓國要窺探“鄰居”家中虛實,那么鄰居“加高圍墻”,設置干擾雷達,對X波段雷達進行致盲和反制,也是合情合理的。
同時,X波段雷達再先進,也要通過通訊系統與指揮及作戰部門相協同。對此,中俄等國可以通過演習、演練等方式,展示切斷或癱瘓對方指揮通訊體系的能力。
除此之外,美國之所以要在朝鮮半島部署X波段雷達,是為其整個反導體系做前哨,以監控和盡早發現俄羅斯與中國等國在該地區的導彈發射和飛行軌跡,削弱中俄兩國戰略核力量的威懾能力。與此對應,中俄等國的相應軍種部隊,也可以采取各類對應措施,改進裝備、改變自身活動特點,使美方無法實現用“薩德”改變戰略平衡的企圖。
“薩德”來了正好練兵
宋忠平(鳳凰衛視評論員)
“薩德”入韓有悖于他國國家安全,并制造了新的軍備競賽,導致半島局勢進一步緊張。中國當然會堅決反制。針對“薩德”入韓,中方應做好必要的應對手段。
對“薩德”的反制措施,可分為戰時與平時兩種情況。戰時比較簡單直接,“薩德”屬于美國反導體系中的一部分,摧毀是必須和必然的,無論部署在哪里都逃不了,解放軍有足夠手段解決這個問題。
在平時,有針對性的主動干擾很有必要,同時還需要做好戰略欺騙,隱真示假,被動防御,目標佯動,這些措施都會讓“薩德”一無所獲。
既然“薩德”要來,就可以把它當做一個練兵的機會,讓我們提升平時應對電子戰的能力,讓我們的“練兵”更加貼近實戰需求。
延伸閱讀:韓媒揣測中國反制措施
韓國《朝鮮日報》網站15日注意到上述消息,并以《中計劃在山東部署反薩德裝置》為題做出報道。而就在14日,該網站還以《中在內蒙古部署可監視朝鮮半島與日本的雷達》為題報道稱,據中國媒體13日報道,已經運行有可監視朝鮮半島全境雷達的中國,近期二度部署了能夠覆蓋韓日全境的探測半徑達3000公里的天波雷達。文章稱,中國正對韓美部署“薩德”展開激烈報復,同時一直在擴大部署探測距離遠比“薩德”要長的雷達。
《朝鮮日報》稱,中國去年1月在內蒙古部署了超地平線雷達。普通雷達的電波會穿透大氣層的電離層,而超地平線雷達發射的電波(波長10-60米)在海拔100-450公里的電離層發生反射,因此可以沿著弧狀的地球表面,穿過地平線探測到3000公里以外的目標物。相當于是超“薩德”雷達數倍的超強雷達。
自去年以來,“薩德”入韓愈演愈烈,韓國國內盡管抗議不斷,卻未能阻止其部屬進程。相關新近動向發生在3月6日,韓聯社稱,首“薩德”系統相關裝備將在1-2個月內全部抵達韓國。因此有分析認為,“薩德”最快將于今年4月開始服役。
責任編輯:劉微
- 南海最新消息 菲總統杜特爾特:南海經不起對抗 我們不奢望戰爭2017-11-13
- 中韓關系轉暖濟州島樓市重現生機 3天3000人看房2017-11-13
- 中國小留學生在加拿大頻陷騙局 制造受害人被綁架假象2017-11-13
- 中國10名“網紅”主播拜訪法國參議院 他們都來自哪個平臺?2017-11-13
- “雙11”成世界性購物節 俄天貓5分鐘破1億盧布2017-11-13
- 關于中國與老撾的關系,你需要知道的幾件事2017-11-13
- 日韓竟為這事互懟2017-11-10
- 實用外交的典范 中美簽超2500億美元創紀錄大單 2017-11-10
- 韓研究院統計:七成韓流游客來自日本 女性占近九成2017-11-09
- 韓國總統文在寅支持率小幅回落 降至69.3%2017-11-09
-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
加夫婦42輛校車建“諾亞方舟” 作為核輻避難2017-11-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