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向
參考消息網3月18日報道 日媒稱,17日上午10時20分,可供收集朝鮮導彈發射設施動向等安全情報的政府情報收集衛星,借助H2A火箭33號機從鹿兒島縣種子島宇宙中心發射升空,約20分鐘后,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成功。
據日本廣播協會網站3月17日報道,這次與內閣衛星情報中心一起執行發射任務的三菱重工業公司,以涉及安全為由,并未公布箭星分離的準確時間和高度等信息,也沒有公開從衛星向地面傳回的影像。
情報收集衛星是事實上的偵察衛星,可以一邊繞地球飛行,一邊拍攝地面和海上的各種場所,收集與安全有關的情報。日本政府將用其掌握朝鮮導彈發射設施的動向,監視日本周邊海域,掌握災害發生時的受災情況等。
情報收集衛星有兩種,一種是白天拍攝地面情況的“光學衛星”,另一種是夜間和惡劣天氣時使用電波拍攝的“雷達衛星”,這次發射的是雷達衛星。
包括這次發射的衛星在內,日本當前運行的情報收集衛星已經達到7顆,其中4顆是雷達衛星,3顆是光學衛星,建立起了可每天拍攝地球任何地點一次以上的體系。
17日,日本情報衛星在種子島宇宙中心發射升空。(日本《朝日新聞》網站)
延伸閱讀:
薩德也許防不???美稱朝鮮可同時發射36枚導彈
朝鮮6日“史無前例”地齊射4枚彈道導彈讓美日韓頗為震驚,但據共同社9日報道,這還遠不是朝鮮的極限。美國專家認為,朝鮮“具有同時發射36枚導彈的能力”。
報道稱,熟悉朝鮮軍事局勢的美國專家約瑟夫·伯姆德斯在華盛頓的記者會上透露,以朝鮮擁有相當數量的彈道導彈移動發射車為根據,朝鮮具有同時發射不同種類的36枚導彈的能力。一同出席記者會的美國航空太空學者約翰·席林認為,“若朝鮮精心實施集中攻擊的話,即便是‘薩德’也不能保證成功攔截。”
朝鮮稱此次從東倉里基地發射導彈是針對駐日美軍基地的攻擊訓練。朝鮮中央電視臺還播放了發射車幾乎同時發射4枚導彈的畫面。西方情報機構猜測,6日發射的可能是射程1000公里的“飛毛腿-ER”,與去年9月連續發射的導彈屬于同種類型。
伯姆德斯就朝鮮的意圖強調稱:“他們試圖向外界展示破壞反導系統的集中攻擊以及能從不同地點同時發射導彈的能力。”
責任編輯:劉微
- 中韓關系轉暖濟州島樓市重現生機 3天3000人看房2017-11-13
- “雙11”成世界性購物節 俄天貓5分鐘破1億盧布2017-11-13
- 日韓竟為這事互懟2017-11-10
- 韓研究院統計:七成韓流游客來自日本 女性占近九成2017-11-09
- 韓國總統文在寅支持率小幅回落 降至69.3%2017-11-09
- 抵日韓國客機零件沒了?日本擔憂:在天上掉了2017-11-08
- 朝鮮半島最新局勢 韓國最前線哨所發生機槍走火:向北部開了4槍2017-11-06
- 韓旅游業摩拳擦掌 為吸引中國游客展開花式營銷2017-11-06
- lolS7為什么中國會輸給韓國?韓媒深度評析2017-11-03
- 樂天最新消息 樂天因薩德損失逾百億元 中韓關系若回暖或助其脫困2017-11-02
-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
加夫婦42輛校車建“諾亞方舟” 作為核輻避難2017-11-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