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為擴大自衛隊的作用,把加強彈道導彈防御(BMD)體系視為最重要課題,日本輿論普遍認為,這是由于對朝鮮導彈發射精度提高并具備同時發射多枚導彈的能力抱有危機感。同時,日本也意在與對朝趨于強硬姿態的美國統一步調。不過,在日本共同社看來,引進BMD相關的裝備物資會導致費用增加,因此有意見認為日本自衛隊單獨強化體制存在局限。
共同社分析指出,第二屆安倍政府上臺后,日本防衛費持續增加,2016年度超過了5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090億元)。首相安倍晉三在國會答辯中曾發言稱:“(防衛費)在GDP占比1%的框架已經內閣會議決定廢除。”毫不掩飾進一步增加的意圖。
然而作為強化彈道導彈防御的根本措施,將研究是否引進的“薩德”(THAAD)6套費用預計高達約7500億日元。即使日本自民黨內部分意見支持的擁有“對敵基地攻擊能力”,日本政府內也有很多人認為在費用等方面存在困難。
關于擴大自衛隊的作用,美國方面并未提出什么具體要求。共同社認為,如果要求的負擔超出預期,日本將面臨嚴峻局面。日本政府相關人士也流露出真實想法稱:“希望維持強化美日同盟的姿態,同時(費用)控制在可實現范圍內。”
延伸閱讀:
國內網站“中國青年網”日前以“以核止戰抗薩德”為題報道稱,解放軍近年積極演練東風-21及東風-31型導彈發射,以防御薩德帶來的威脅。報道稱,“保證東風-31能夠突破反導阻礙,直擊美洲大陸。”
央視軍事頻道報道截圖
近期,美國將薩德反導系統在韓國部署后,外界關注中國在軍事上將采取何種應對措施。中國青年網引用央視有關解放軍火箭軍部隊進行演習的報道稱,將“以核止戰抗薩德”。這可能透露出一些信號。
報道稱,為了防范薩德,解放軍加強位于東北的火箭軍部隊,從戰術打擊力量升級為戰略打擊部隊。雖然美軍在韓國部署的薩德導彈防御系統,就是為了防御東風中近程導彈,以及部分遠程導彈。但報道強調東風-21及東風-31型導彈能充分應付狀況,“在戰時,東風21可完全負起對薩德的飽和打擊任務,保證東風-31能夠突破反導網。”
火箭軍部隊當屬中國最神秘部隊,其裝備動態一直是外界高度關注。尤其在今年2月到5月之間,中國連續對外高調展示了東風-11、東風-21、東風-31等多款主力裝備的實際訓練場景。
首度公開的東風-31發射的畫面
責任編輯:劉微
- 天生棕發被迫染黑 日本18歲高中生起訴學校引熱議2017-11-14
- 中韓關系轉暖濟州島樓市重現生機 3天3000人看房2017-11-13
- “雙11”成世界性購物節 俄天貓5分鐘破1億盧布2017-11-13
- 日韓竟為這事互懟2017-11-10
- 韓研究院統計:七成韓流游客來自日本 女性占近九成2017-11-09
- 韓國總統文在寅支持率小幅回落 降至69.3%2017-11-09
- G20峰會將首次在日本召開 愛知縣申請成為舉辦地2017-11-08
- 抵日韓國客機零件沒了?日本擔憂:在天上掉了2017-11-08
- 日本分尸案嫌疑人白石隆浩被捕 1名受害者身份確定其余8人有線索2017-11-07
- 朝鮮半島最新局勢 韓國最前線哨所發生機槍走火:向北部開了4槍2017-11-06
-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
加夫婦42輛校車建“諾亞方舟” 作為核輻避難2017-11-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