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莎百貨全面退出中國 圖片來源于網絡
綜合報道 早前,瑪莎百貨宣布關掉中國內地市場所有10 家實體店,在總結這家公司為何敗走中國時,常見的分析就是快時尚的擠壓和電商對客流的掠奪。
瑪莎百貨自2008年進入中國內地市場以來持續虧損,最終決定退出中國市場。
2016年11月,英國老牌零售商瑪莎百貨宣布,將關閉在中國內地市場全部10家門店,此時距離瑪莎百貨在北京開出首家門店還不到一年時間。瑪莎百貨對旗下所有466家國際商鋪進行全面評估后宣布了該消息,并在年中財報中指出,瑪莎百貨在香港市場實現盈利,在中國內地的10家商鋪卻持續虧損,因此計劃關閉位于中國內地的所有10家店鋪。
中國內地關閉的10家商鋪分別位于上海寶山萬達廣場、上海金鐘廣場、蘇州觀前街、青島李滄萬達廣場、上海南京西路、上海莘莊仲盛、武漢漢街、上海五角場萬達、上海月星環球港和北京世貿天階。
在過去,瑪莎曾是象征“英國高品質商品”的代表零售商——至少在10 年以前是這樣。其商業模式是發展若干規模龐大的供應商,與自己簽下長期的獨占合約,從而控制成本,提高質量,進而提高利潤率。
用當下“消費升級”的眼光來看,2008 年在上海南京西路開業的瑪莎算得上是個潮店。從世界各地進口的食物和完全不同于本地面包房的烘焙產品,以及種類繁多分類細致的葡萄酒,足以吸引追求時髦的年輕中產。
不過這個時髦的地方一直縮居在大樓的最高處,2008 年它就開始與快時尚直面競爭,卻從來沒有改變過自己的中年風格選貨標準;它的食品業務普遍受到好評,但貨架上的食物總有大批臨近保質期;它有132 年的英式傳統,不過從來沒用它來做過什么。
不過,在任何一個市場耗費長達8 年的時間還聲稱“了解太少”的公司,問題并不是出在“了解”上,而是根本沒有嘗試去了解。不思進取,應該就是最好的概括。
對于馬莎百貨敗走申城的原因,業內專家分析說,在中國人的消費觀念里,對于品牌的認知比較看重,這也在很大程度上主導了中國人的消費方向,購買商品時更傾向于品牌商品。“而馬莎百貨進入中國至今,一直照搬其在國外市場的自主品牌商業模式,希望通過自主的百貨品牌來覆蓋門店內的服裝、食品等品牌,但同時對于營銷和宣傳的缺失,使得中國消費者普遍不接受這一模式。”
上海中國市場研究集團相關人士就公開評價過馬莎百貨,其表示馬莎百貨提供了一個反面教材,“他們在租金過高地段開了規模極大的旗艦店;他們的商品價格居于中檔;他們的店鋪規模完全不對;通常,他們吸引的消費者是60歲的中國婦女或外國僑民。本來他們的目標客戶群是較年輕的婦女,然而實際上這個人群中幾乎沒人會在這里買東西。”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分析說,馬莎百貨進入中國市場以來就經營不順,不斷關店,這有實體百貨店不好經營的原因,更多的則是水土不服。“價格高,知名度不大,時尚度不夠,這就導致了競爭力不強。”
責任編輯:劉微
- 南海最新消息 菲總統杜特爾特:南海經不起對抗 我們不奢望戰爭2017-11-13
- 中國小留學生在加拿大頻陷騙局 制造受害人被綁架假象2017-11-13
- 中國10名“網紅”主播拜訪法國參議院 他們都來自哪個平臺?2017-11-13
- “雙11”成世界性購物節 俄天貓5分鐘破1億盧布2017-11-13
- 關于中國與老撾的關系,你需要知道的幾件事2017-11-13
- 實用外交的典范 中美簽超2500億美元創紀錄大單 2017-11-10
- 中美元首夫婦同游故宮 三大殿前感受古老文明2017-11-09
- 韓旅游業摩拳擦掌 為吸引中國游客展開花式營銷2017-11-06
- lolS7為什么中國會輸給韓國?韓媒深度評析2017-11-03
- 中國去年游戲收排名全球第一明年電競用戶數或達3億2017-11-02
-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
加夫婦42輛校車建“諾亞方舟” 作為核輻避難2017-11-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