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正在危險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薩德入韓已經徹底惹怒中俄,韓國又在其他領域繼續挑釁中國。韓聯社近日濃墨重彩,報道稱韓國海警加大力度防范中國漁船非法捕撈。我們先來看看韓國海警這兩年的行徑:
2016年11月,韓國海警對中國漁船實彈射擊,使用M60機關槍射出了600至700發子彈。
半個月后,韓國海警再次實彈射擊中國漁船,打出子彈95發。
今年2月,使用火力武器驅離中國漁船,共發射900發子彈。
韓國海警開槍射擊中國漁船
為對付中國漁船,韓國4月4日專門成立了一個叫“西海五島特別警備團”的組織,配備9艘警備艦和3艘防彈艇。
在4月5日至7日的活動中,參與的機構不僅有海洋警備安全本部、漁業管理團,甚至還派出了韓國海軍。運用的裝備包括25艘艦艇和3架飛機。
在樸瑾惠任期發酵的事件,在樸氏入獄后仍然變本加厲。那么,韓國人到底打的什么算盤?
非法越界之說站不住腳
韓國人一直聲稱中國漁船是非法越界作業,這種說法經不起國際法則的推敲。
韓國海警開槍射擊中國漁船
國際法則和公約當中,關于海洋有三個重要概念,分別是領海、專心屬經濟區、公海。
真正被世界各國普遍認可接受的,是12海里的“領海”概念。
關于200海里的專屬經濟區,并不是所有的國家都接受,接受這個概念的國家,也都有各自的解讀角度,世界各國的標準和角度并不相同。
特別是很多國家的專屬經濟區互相重疊,多數充滿爭議。
中韓兩國就是這種情況,專屬經濟區有大面積的重疊。國際上針對這種情況沒有統一的解決辦法,多數要靠雙邊協商協議。
至于“公海”,如果超出200海里之外的國際海域,目前國際上爭論也不大。
中國海警船
韓國人一直聲稱的中國漁船越界,缺乏國際法則的硬杠杠,處于一個自說自話的范疇。
除此之外,對照2001年生效的《中韓漁業協議》,韓媒的很多報道,以及韓國海警充滿暴力的幾次執法行為,超出了協議約定的范圍。
暴力執法依然違反國際準則
假定有個別漁船按照中韓兩國的協議出現越界行為,或是有與韓國漁業規定相違背的行為,韓國人就有權利使用暴力甚至動用軍艦嗎?
國際上通行的準則是,針對平民不動用軍隊的槍炮,否則其性質無異于戰爭罪犯。
假定中國漁船“非法”或“越界”,韓國完全可以依據國際準則和相關法律條款,進行處罰,包括罰款。
韓國海警非法逮捕中國漁民
二話不說直接開槍放炮,是赤裸裸的強盜行為。
韓國媒體煽風點火操縱輿論
韓國的各路媒體,對此事關注度要遠遠高于中國媒體。
比如韓國媒體上經常能看到類似的數據“每年中漁船非法到我國領海捕魚是20多萬,而被捕次數卻只有480多次”。
再比如韓國的專家學者評論員經常公開發表這樣的言論,“如果歲月號事件證明海警無用,應該取消海警,那么中國漁船非法捕魚則要加強海警。”“不要開槍明示,要直接用實彈射擊”……
在媒體的非理性情緒渲染和密集轟炸下,韓國民眾失去了理性看待這一事件的輿論環境,而被操縱的民意又反過來助推了媒體的進一步情緒激化,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韓國的政治人物為了迎合媒體和民意,自然也是一個比一個表現賣力。
韓國海警船沖撞中國漁船
這也是一件明明錯誤的事情,為什么會被韓國人視而不見越陷越深的重要原因。
漁業糾紛演變為軍事沖突不是沒有可能
人類歷史上的戰爭,多數都是為了爭奪資源。
如今世界可能因為石油發生戰爭,因為金融發生戰爭,還會再為了農業或是漁業發生戰爭嗎?
答案是:會的。
就在20世紀50至70年代,在經濟發達的歐洲,還發生過為爭奪漁業資源的戰爭,被稱為“鱈魚戰爭”。冰島先后三次將捕魚范圍擴展至12海里、50海里、200海里,每一次都爆發了戰爭。
結果是,冰島光腳不怕穿鞋的,靠幾條破艦,與強大的英國海軍對抗,每一次都達到了目的,最終獲得了在200海里范圍捕魚的權利。
英軍戰艦
調整漁業發展規劃與維護海洋權益需要同步推進
漁業曾一度占據我國海洋經濟70%以上的比例,這就如果農業占一國GDP比例過高一樣,是一種產業結構不夠合理的表現。
近年來我國大力發展海洋經濟,漁業占比不斷下降,在產業結構轉型升級過程中,還需要進一步加快這個節奏,實現海洋經濟結構的高端化、多元化。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探索海洋經濟的新空間。
這樣的長遠規劃和戰略調整,會從根本上改變我國漁業現狀,減少與他國的漁業糾紛。
中國漁船
從另外的一個維度,中國盡管有著漫長的海岸線,卻沒有一個寬松的海洋環境,每一片海域都與別國有著重疊和交叉的利益訴求,甚至找不到一塊沒有爭議的專屬經濟區。
這樣惡劣的海洋環境,呼喚一個有著幾千年傳統的大陸國家向海洋強國轉型,呼喚我們能有更多的手段維護國家的海洋權益。
而在海洋的權益的維護上,盡管立足于雙邊友好協商解決矛盾和問題。不過,韓國人做法讓我們意識到,一味退讓解決不了問題,只會使問題更嚴重。
我們能夠看到,在維護東海、南海海洋權益過程中,在海警、海防、漁政管理體制改革上已經有了實質舉措;在力量配置上,海警執法船只有了極大改善;在具體行動上,一些海域已經形成執法常態化。
中國海警
近日外媒普遍關注中國海軍軍艦又呈“下餃子”態勢,這也是在補課,補足我國維護海洋權益的力量空缺。
只有實力的強大,海洋權益的維護才有可能。有了這個基礎,漁業糾紛在未來才會有終極答案。
責任編輯:劉微
- 中韓關系轉暖濟州島樓市重現生機 3天3000人看房2017-11-13
- “雙11”成世界性購物節 俄天貓5分鐘破1億盧布2017-11-13
- 日韓竟為這事互懟2017-11-10
- 韓研究院統計:七成韓流游客來自日本 女性占近九成2017-11-09
- 韓國總統文在寅支持率小幅回落 降至69.3%2017-11-09
- 抵日韓國客機零件沒了?日本擔憂:在天上掉了2017-11-08
- 朝鮮半島最新局勢 韓國最前線哨所發生機槍走火:向北部開了4槍2017-11-06
- 韓旅游業摩拳擦掌 為吸引中國游客展開花式營銷2017-11-06
- lolS7為什么中國會輸給韓國?韓媒深度評析2017-11-03
- 樂天最新消息 樂天因薩德損失逾百億元 中韓關系若回暖或助其脫困2017-11-02
-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
加夫婦42輛校車建“諾亞方舟” 作為核輻避難2017-11-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