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敘利亞反政府武裝
新聞分析:敘利亞局勢會失控嗎
敘利亞局勢目前處于失控邊緣:化學武器傷人疑云尚未消散,美國武力回應使得局勢進一步復雜化;活躍在敘利亞和伊拉克的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宣稱襲擊了埃及的兩座教堂;在摩蘇爾和拉卡進行的打擊“伊斯蘭國”的戰役停滯不前,恐怖分子隨時可能反撲;難民和人道主義問題就像滴答作響的定時炸彈,隨時可能“爆炸”。
化武影響難消散
最能體現局勢危險性的,莫過于本月4日在敘利亞西北部伊德利卜省發生的疑似化武傷人事件。僅僅3天之后,美國對敘利亞發動襲擊,停泊在地中海東部的兩艘美國軍艦向霍姆斯省沙伊拉特空軍基地發射了59枚“戰斧”巡航導彈。美方稱,發動化武襲擊的敘利亞戰機從這個基地起飛。
化武傷人事件及其后續發展,有幾點頗值得關注:
首先,在敘利亞乃至整個中東地區,化武傷人事件的始作俑者為了達到其目的可以無所不用其極。化武由于其在中東的不光彩歷史,早已成為一個敏感話題。只有窮兇極惡、膽大妄為的勢力,才會在中東地區國家的國內沖突中使用這種武器。不能排除這些勢力以后還會使用化武的可能。
第二,美國、俄羅斯等中東問題相關大國之間以及該地區各個國家之間,利益與矛盾錯綜復雜,相互猜忌,缺乏信任,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升級為局部戰爭甚至大國沖突。躲藏在陰暗角落的一些勢力早已看清這一點,所以要利用各種可能的機會制造事端,激化矛盾,推動局勢向失控的方向發展。
第三,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之后,美國的中東政策尚未定型,而且容易受到突發事件的影響。就在化武傷人事件發生之前,美國政府曾表示將調整其敘利亞政策,不再把顛覆敘利亞政權作為優先選項,從而為美國同俄羅斯等國就反恐和打擊“伊斯蘭國”展開軍事合作排除一個主要障礙。
不過,在7日對敘利亞發動襲擊以回應化武傷人事件之后,特朗普宣布他對敘利亞政權的態度已經“大大改變了”。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麥克馬斯特9日表示,美國已經把打擊“伊斯蘭國”和推翻巴沙爾政權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這說明,制造化武傷人事件的幕后黑手已經對美國在敘利亞問題上的決策產生影響。
失控狀況很可怕
擺在國際社會面前的現實情況是,能否管控住敘利亞局勢,已經成為避免中東局勢失控的關鍵。敘利亞局勢如果失控,敘整個國家將處于權力真空狀態,形勢將一片混亂,大規模教派沖突將不可避免,重新建立政權和恢復法治的工作,將由于各武裝派別之間的尖銳矛盾而舉步維艱。
失控的敘利亞局勢很可能比2003年薩達姆政權崩潰之后的伊拉克局勢還要糟糕。更加嚴重的是,這種混亂局面還極有可能成為恐怖主義勢力發展壯大的“沃土”,國際社會多年來的反恐努力恐將付諸東流,更不用說這種局面還會導致人道主義危機進一步升級和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
敘利亞化武傷人事件以及埃及教堂爆炸事件再次說明,敘利亞乃至整個中東地區正處在局勢失控的邊緣,一旦失控,中東或將為國際恐怖主義發展提供更大的空間,恐怖主義將更為猖獗。國際社會如果不盡快采取有效措施,全盤統籌,冷靜應對,就可能會落入黑暗勢力設下的圈套,使各國民眾期盼的和平化為泡影。
責任編輯:劉微
- 迪拜航展 阿聯酋航空與波音簽151億美元大單 將購買787客機2017-11-14
- 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應特朗普要求唱情歌 觸礁的美菲能否“生情”2017-11-14
- 美國航母預計在2018年到訪越南港口 2017-11-13
- 美得州槍擊案兇犯凱利前妻倫納曼:我一直生活在恐懼中2017-11-13
- 實用外交的典范 中美簽超2500億美元創紀錄大單 2017-11-10
- 美國總統特朗普:我相信中美能夠一起找到解決朝鮮問題的辦法2017-11-09
- 俄媒:美國會決定撥款46億美元 在歐洲對抗俄羅斯2017-11-09
- “天堂文件”燒到巨星名企 蘋果耐克急發聲明2017-11-08
- 得州教堂槍擊案致26人遇害約20人受傷 仍有10人未脫離生命危險2017-11-07
- 美國得州槍擊案最新消息:警方確認槍手因家庭糾紛開槍殺戮2017-11-07
-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
加夫婦42輛校車建“諾亞方舟” 作為核輻避難2017-11-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