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當地時間2017年3月7日,據朝鮮中央通訊社報道,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6日指導朝鮮人民軍進行彈道火箭發射訓練,并贊揚訓練部隊的出色表現。
朝鮮棄核與開放,有中國幫助就不危險
朝鮮半島局勢的危機在加深,出現突變的可能性在增加。平壤政權處在整個局勢的風暴眼中,風險最大。而如何走出當前的困境,是它的嚴峻挑戰。
朝鮮發展核武器的首要目的是維護政權安全,平壤最希望能把這條路走通,美韓最終被迫承認其擁核的合法性,并且接受它的核威懾,徹底改變對它的態度。朝鮮希望未來的美朝關系是完全平等的關系,它在世界上也被看成有核的強國,核武器支撐起它的絕對獨立自主,甚至允許它有一些任性。它甚至設想一些國家會“贖買”它的核威懾,核武器為它換來經濟發展的大量機會。
然而20多年的現實已經證明,這條路走不通。再撐一撐,多搞兩次核試驗,多試射幾次中遠程導彈,也沒有用。華盛頓不會因此而懼怕平壤,朝鮮再搞新的出格核導試驗,美國對朝動武的可能性將急劇增加。屆時平壤政權的生存恐成問題。
平壤把核導活動停下來,這一時刻的到來將不可避免。朝鮮以它微弱的國力與安理會長期對抗,這不能不說是烏托邦。即使不受到美國的軍事攻擊,長期的制裁也決非朝鮮所能承受得了。朝鮮現在已差不多是全世界最孤立的國家,它已幾乎處于被“全面封鎖”的狀態,現代國家不可能以這種方式生存下去。
朝鮮與外部世界和解是注定要發生的,它應當爭取邁這一步的主動。接受大國對朝鮮產生一定影響將是后者對外開放的一部分,平壤政權需要有能力在重新融入國際社會的條件下維系國家的穩定。
平壤可能以為原子彈和洲際彈道導彈是確保國家和政權安全的萬能鑰匙,其實這是誤解。沒有一個國家和政權是絕對安全的,安全永遠是臨時狀態,它需要不斷獲得,而無法一勞永逸地固化、占有。
朝鮮的國家政治現狀使其難下棄核及對外開放的決心,因為它對美韓開放之后,將面臨政治滲透甚至顛覆的巨大風險。即使朝鮮同美國建立起緊密的戰略關系,這一危險仍難消除。美國打掉沒有核武器的薩達姆政權,之后“阿拉伯之春”斷送了穆巴拉克政權和卡扎菲政權,這些大概都讓平壤印象深刻。
然而朝鮮開放有風險,走鎖國之路更加沒有希望。為了規避開放的風險,平壤有必要重新進行大的戰略規劃,尋找可靠的政治盟友和保護傘,幫助自己實現軟著陸。
中朝曾經是血盟關系,后來因為種種原因,特別是圍繞核問題的嚴重分歧,平壤對北京產生了戰略疑慮。重新審視中朝關系對朝鮮的重要意義,或許是平壤擺脫困境的關鍵所在。
中國如今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比近代以來的任何時候都更有力量。在中朝重新建立起堅定戰略共識的情況下,中國有能力向朝鮮提供安全保障,也有能力向朝方振興經濟提供支持和幫助。
由于朝鮮緊鄰中國,中朝發展友好合作關系還能緩解朝鮮對外開放之后必將出現的意識形態沖擊。中國不存在顛覆朝鮮政權的建制派力量,也不會允許民間開展那樣的活動,因此中國會成為朝鮮對外開放條件下國家政治穩定的“大后方”。
中國奉行不干涉他國內政的政策,走堅定的中朝友好之路,不會讓平壤失去獨立自主。只要平壤對獨立自主的認識與國際上的這一認識是一致的,依靠中國走出核武困境并進而成為正常國家的前景就十分光明。
半島無核化是中國的堅定立場,北京不會對平壤繼續從事核導活動予以忍耐,這一點中美的共識越來越多。然而不同的是,北京堅持和平解決這一問題,不威脅平壤政權的生存,但是華盛頓卻可能采取動武的極端手段。朝鮮及時聽從中國的規勸宣布暫停核活動,逐漸邁向棄核,中國對保障朝鮮國家和政權棄核之后的安全發揮積極作用,這是平壤的最佳選擇。
平壤早一天做這一選擇,會早一天發現天空海闊。中國政府和中國主流社會都愿意尊重友好的朝鮮,與它共筑鴨綠江兩岸的美好未來。
責任編輯:劉微
- 南海最新消息 菲總統杜特爾特:南海經不起對抗 我們不奢望戰爭2017-11-13
- 中國小留學生在加拿大頻陷騙局 制造受害人被綁架假象2017-11-13
- 中國10名“網紅”主播拜訪法國參議院 他們都來自哪個平臺?2017-11-13
- “雙11”成世界性購物節 俄天貓5分鐘破1億盧布2017-11-13
- 關于中國與老撾的關系,你需要知道的幾件事2017-11-13
- 實用外交的典范 中美簽超2500億美元創紀錄大單 2017-11-10
- 朝鮮半島近況 中美達成“半島核問題共識” 讓半島實現無核化!2017-11-10
- 朝鮮半島近況 俄副外長:將堅持使用政治外交手段解決朝鮮半島問題2017-11-09
- 中美元首夫婦同游故宮 三大殿前感受古老文明2017-11-09
- 韓美首腦重申和平解決朝核問題原則2017-11-08
-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
加夫婦42輛校車建“諾亞方舟” 作為核輻避難2017-11-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