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企業看中中國的龐大消費市場。圖為塔斯馬尼亞州的一家釀酒廠總經理在向中國媒體介紹該廠釀造的威士忌。
從北京到堪培拉,航程上萬公里,需要飛行12個小時,同樣12個小時,從北京能夠跨越喜馬拉雅山和歐亞大陸,抵達歐洲腹地。這樣看,中國與澳大利亞,其實不近。然而,得益于暢通無阻的太平洋,最經濟的海運方式成為中澳貿易往來中得天獨厚的“捷徑”,市場上來自彼此國家琳瑯滿目的產品,又會讓人覺得,中國與澳大利亞,其實不遠。
一提起澳大利亞,人們首先想到的往往是袋鼠、樹袋熊、悉尼奧運會,還有鐵礦石和優質奶粉。今年2月初,由兩國元首共同確定的“中澳旅游年”活動正式拉開帷幕。大熊貓牽手樹袋熊,成為“旅游年”的吉祥物。不久前,本報記者前往這個位于南半球的國家進行采訪,對該國有了具象化、多側面的認識,同時感受到澳大利亞社會各界對華合作的熱切期望。
經濟互補性成為推動雙邊關系走近的強大動力
澳大利亞同中國走近,首先是受到世界政治經濟格局變動的影響,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國家的蓬勃發展為澳大利亞帶來了機遇。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交通部部長安德魯·康斯坦斯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坦言:“世界經濟的重心正從西方轉向東方,我們也順應這一潮流,轉向東方。”澳國庫部外國投資與貿易政策司首席顧問羅杰·布拉克對本報記者說:“我們已經認識到中國經濟發展對于澳大利亞的重要性。早在2012年10月,我們就發布了《亞洲世紀中的澳大利亞》白皮書,其中提到澳中兩國有不少合作機會。”
澳大利亞和中國經濟互補性強,這是雙邊經貿關系不斷發展的強大動力。澳大利亞經濟總量居全球第十二位,在亞太地區排名第四。從1992年至2016年,澳大利亞是唯一沒有出現經濟衰退的主要發達經濟體。其經濟穩定發展,重要原因之一是搭乘了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順風車。
澳大利亞是農牧產品生產大國,礦產資源也很豐富。因為地廣人稀,國內消費市場容量有限,澳大利亞自然資源出口的潛力巨大。中國制造業的發展對鐵礦石大量需求,中國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也帶動了對綠色有機食品的需求,這些都為澳大利亞礦產品、紡織品、肉類、奶制品等提供了龐大的市場。
雖然躋身于發達國家之列,但澳大利亞并沒有自成體系的工業。澳大利亞每年從中國購買大量機電產品、服裝紡織品、家具、玩具、塑料、橡膠和化工產品等,中國是澳第一大貿易伙伴、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和第一大進口來源地。
澳大利亞經濟結構的轉型也為兩國合作帶來了許多機遇。澳國庫部外國投資與貿易政策司高級顧問亞當·米其賽克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澳大利亞已經過了采礦業蓬勃發展的時期,正努力轉向高附加值的行業,比如科技創新、服務業、旅游業和農牧業生產等領域,希望吸引更多的外資。
除了經貿,國際教育也是中澳合作的亮點。中國是澳大利亞最大的外國留學生來源國之一,僅去年就有6萬名中國青年學子赴澳深造。比如,新南威爾士大學與中國江蘇省、河北省分別合作辦學;同上海交通大學開展包括互換學生、科研投資在內的全面合作;去年還與清華大學簽訂了相關合作協議。新南威爾士大學國際部主任金江說:“我們還把杰出的項目推向世界,把自己的研究與中國的需求相結合。”
澳大利亞是“傳統社會”,期待中國投資改善基礎設施環境
剛到堪培拉,當地朋友開玩笑說,澳大利亞還屬于“傳統社會”,這里的大多數城市沒有北京、上海和中國很多省會城市里那么多摩天大廈,手機支付的應用也不普及,出門還得帶錢包。因為地廣人稀,人們普遍認為建設高鐵難以收回成本。不過,為了刺激邊遠地區的人口增長,緩解主要城市的發展壓力,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去年4月曾表示,將推動澳大利亞東海岸的高鐵建設。
悉尼是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的首府,也是該國第一大城市。從萬達集團在悉尼核心區環形碼頭附近收購的一棟高樓上俯瞰,悉尼灣、悉尼歌劇院、海港大橋盡收眼底。悉尼有著國際大都市的繁華,但少了一些喧囂和快節奏。離市中心略遠一點,另一個悉尼展現眼前:老舊樓房隨處可見,電車不慌不忙穿行著。
安德魯·康斯坦斯打算7月訪問上海,主要目的是推介該州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規劃。據介紹,該州在2016—2020財年將總投資733億澳元(1澳元約合5.24元人民幣)用于公共交通和道路改造、學校和醫院現代化建設以及運動設施和文化基礎設施的升級。他表示,希望中方的投資者能參與到這些項目的建設中來,“我們將采取風險共擔的方式,以增加投資者的信心。悉尼城鐵和輕軌項目中要使用的列車等設備也將從中國采購”。
維多利亞州首府墨爾本是澳大利亞第二大城市,也是一座繁忙的港口城市。維多利亞州財政部長蒂姆·帕拉斯告訴本報記者,該州制定了新的《中國戰略》,提出“攜手合作,共謀繁榮”的口號。
中國和澳大利亞,是兩個文化傳統、社會制度、意識形態迥異的國家,但這些差別并不妨礙雙方進一步密切合作,因為兩國有著很強的互補性,在不同的領域各自具有比較優勢。在過去的幾十年里,中澳兩國有著類似的發展經驗,那就是推動國內改革與融入世界市場。在“全球化”退潮的今天,中澳有必要平等互信、相互尊重、攜手合作,推進經濟全球化、貿易及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在這方面,中澳堪稱中國和西方國家關系的典范。隨著中澳自貿區建設的持續推進,兩國將有越來越多的普通民眾從中受益。只有進一步實現優勢互補,兩國才能夠走向共贏。
訪問帶來機遇,塔斯馬尼亞順勢而為提升全球競爭力
藍天白云的映襯之下,旱季略微泛黃的草原向外延伸,曲折的海岸線擋住了它的去路。成群的奶牛悠閑地吃著草。不遠處,起伏和緩的小山丘上,矗立著一座座白色的風力發電機,發電機的轉子不停轉動。這是本報記者在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州月亮湖投資與范迪門土地公司的農場看到的景象。
范迪門土地公司是澳大利亞最大的乳品企業,該公司擁有1.7萬公頃土地,25個奶牛養殖場,近1.8萬頭奶牛。2016年2月,公司被中國商人收購。記者來到一處養牛場,鐵絲網將公路兩側與草地隔開,奶牛露天放養。養牛場僅有5名工人管理,其中3人負責管理600頭牛,另2人在擠奶車間工作。
記者看到,成群結隊的奶牛在頭牛的帶領下,浩浩蕩蕩地走向擠奶車間。擠奶車間里有一個圓形的大轉盤,其上有一個個擠奶位。月亮湖投資與范迪門土地公司總經理蘇肖恩對本報記者說:“對任何一個品牌來說,可持續發展很重要,要確保農場環境可持續發展,就必須保護生態環境。環境監測結果表明,在我們的農場,一點污染都沒有。”
在記者的見證之下,塔斯馬尼亞州政府官員代表把一個環境保護獎的獲獎證書頒發給了月亮湖投資與范迪門土地公司。這位官員說,月亮湖投資與范迪門土地公司所轄農場有著漫長的海岸線,對澳大利亞原住民來說,這是有著特殊意義的地方。為了保護原住民的文化,這里的草原、海岸線、地形地貌都沒有人為變動。
塔斯馬尼亞州政府官員介紹說,不遠處的伍爾諾斯風力發電廠同樣是中國公司在該州投資的大項目,可以滿足塔斯馬尼亞州9%的電力需求。風力發電廠總經理斯蒂芬·羅斯告訴記者,中國光伏產業走在世界前列,他經常去北京出差,還向中國神華集團學習風力發電技術。
赫里爾斯路釀酒廠是塔斯馬尼亞州的知名企業,令該廠總經理兼首席釀酒師馬克·李特勤感到特別自豪的是,自己生產的威士忌酒被州督選中,作為禮物贈送給了習主席。“現在,來這里旅游的中國游客越來越多,他們很喜歡這里的自然環境和美食,其中不少人還來我們的酒廠參觀、品酒。”
希望打開中國市場的塔斯馬尼亞企業還有很多。澳大利亞蜂蜜產品公司創始人林賽·伯克也有著深厚的中國情結。據他介紹,該公司60%的產品出口到中國。他的妻子如今正在塔斯馬尼亞州大學學習漢語,為的是更好地開拓中國市場。
塔斯馬尼亞州政府官員代表說:“塔斯馬尼亞歡迎中國投資。我們認識到,中國的投資有助于我們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和經濟增長,增強塔斯馬尼亞在全球市場上的競爭力。”
責任編輯:劉微
- 澳議員薩姆酒吧遭種族歧視 被喊“滾回老家” 2017-11-10
- 號稱澳大利亞“紅色心臟” 艾爾斯巖將禁止攀登2017-11-03
- 澳大利亞提高留學生英文要求 中國學生表示認同2017-10-17
- 國寶級!2017爆款“雪地靴”已上架!2017-10-16
- 旅日大熊貓“結濱”滿周歲開始獨立生活 旅日大熊貓何時回國?2017-10-11
- 秦嶺野生動物園大熊貓瘦成皮包骨 園方:得了牙病2017-10-11
- 西安秦嶺野生動物園一大熊貓瘦得皮包骨 園方:得了牙髓炎2017-10-10
- 澳大利亞咖啡館推怪味蛋糕 一份130元咬一口滿嘴肉汁!2017-09-29
- 澳洲男子為分手雇人偷女友物品 最后兩人沒分?2017-09-28
- 澳大利亞留學報告出爐 中國學生選擇專業更理性2017-09-26
-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
加夫婦42輛校車建“諾亞方舟” 作為核輻避難2017-11-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