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首次實施“太空加油”
未來中國建成空間站后,航天員在軌的時間就不是以30天來估算,而可能是上百天,空間站運行的燃料該如何補加呢?答案是,這項任務也由天舟系列貨運飛船來完成。據了解,在天舟一號之前,掌握這項技術的國家只有俄美,實現在軌加注應用的只有俄羅斯。
在本次飛行任務中,天舟一號與天宮二號將實施我國首次推進劑在軌補加,突破和掌握推進劑補加技術,為我國空間站組裝建造和長期運營掃清在能源供給問題上的最后障礙。
“太空加油”和我們平時在陸地上加油有什么不同?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天舟一號與天宮二號對接之后,通過兩個航天器之間的氣體壓力,把推進劑從天舟一號上源源不斷輸送到天宮二號。雖然看起來和地面加油差不多,但是要真正實現起來卻并不容易,既要保證它的交會對接精度提高一倍,又能滿足密封的要求,推進劑是絕對不能泄漏的。
四、航天器全自主快速對接
中國之前的載人航天任務多次成功實現手動和自動交會對接,此次天舟一號與天宮二號將實現3次交會對接,這在我國載人航天史上還是首次。天舟一號與天宮二號對接之后組合體的保持時間也將遠超此前。
據介紹,目前地面向國際空間站運送航天員時,交會對接通常會花費2-3天時間。但從2012年起,俄羅斯分別采用進步號貨運飛船和聯盟號載人飛船與國際空間站成功實施了7次快速交會對接試驗。天舟一號的這次任務也將驗證快速交會對接,從入軌到對接成功僅需幾小時。也就是說,如果和航天員同時出發,我們坐高鐵從北京到上海,當我們還在上海站下火車時,航天員就已經在遙遠的空間站里跟我們打招呼了。
這種“快速”有什么意義呢?從人的方面說,可以縮短航天員在飛船狹小空間中滯留的時間,減少航天員不必要的體力與精力付出。從任務角度來說,快速交會對接還可保障科研用品,特別是生物制劑等無法經歷長期運輸的貨品盡快送達空間站,這對某些試驗至關重要,甚至是決定性的。從安全的角度來說,如果空間站等航天器突遇緊急情況,快速交會對接可以快速地對故障實施搶修與緊急救援等工作。
五、首次主動離軌受控隕落
一般衛星在使命完成后,隨著推進劑的消耗殆盡,會緩慢降低軌道高度,最終以大氣層燒毀的方式結束服役生涯。據專家介紹,天舟一號將首次采用主動離軌方式,并能受控地落到預定區域,既避免自身成為太空垃圾、避開離軌過程中的不可控因素,又能為打造潔凈、安全的太空環境作出自己的貢獻。
這種技術是否意味著中國在國際相關領域具備了先進水平?徐小平認為,這不代表技術的先進性,而代表中國在航天領域的環保意識提升,是為減少太空垃圾做出非常有益的嘗試。據他介紹,天舟一號將在飛行任務結束后,經由地面飛控工作人員決策,實施主動離軌,通過兩次降軌控制,將受控地墜落于南太平洋指定區域。
責任編輯:劉微
- 國際空間站宇航員杰克拍攝“龍”飛船重返地球大氣(圖)2017-07-05
- 美國“龍”飛船攜中國實驗裝置從空間站返回地球2017-07-04
- 美國推出太空葬禮:花1.7萬讓骨灰繞地球飛兩年2017-05-18
- 圓滿!天舟一號與天宮二號成功完成首次"太空加油"2017-04-27
- 天舟一號天宮二號對接成功 快遞小哥運貨能力世界一流2017-04-23
- 卡西尼探測器最后1次飛掠土衛六 9月結束使命2017-04-22
- 天舟一號天宮二號對接成功 首次完成對接全過程揭秘2017-04-22
- 天舟一號與天宮二號順利完成自動交會對接2017-04-22
- “太空快遞員”天舟一號憑啥實力圈粉?2017-04-22
- 天舟一號五大亮點四大任務是什么?天舟一號運貨能力世界第一2017-04-21
-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
加夫婦42輛校車建“諾亞方舟” 作為核輻避難2017-11-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