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際頻道>國際新聞
      分享

      英國《每日郵報》5月3日評論稱,中國已經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高速鐵路網絡,因此中國雄心勃勃地在2020年前建造最快的子彈列車的計劃可能并不令人吃驚。

      英媒評中國高鐵

      據媒體報道,中國正在計劃研發時速分別為250英里(402公里)和373英里(600公里)的高速列車。

      他們采用的變革性技術由湖南的中國中車株洲研究所研發,介紹稱這對旅行和商業來說都是革命性的。

      報道稱,這特別意味著中國最大的兩個城市北京到上海間的旅行時間可以縮至兩個小時。

      同時,第二條亞歐專線將連接約60個國家,有望在2019年建成的試驗線路正在北京-沈陽高速鐵路部分路段旁架設。

      目前,連接上海和浦東國際機場的鐵路是全世界運行最快的鐵路之一,時速超過300英里(約合483公里)。

      據當地媒體報道,新的子彈列車的耗能量比目前在用的火車耗能量低10%。

      “我們在研究、制造未來高速列車時將采用新材料,如碳纖維和鋁合金,這有助于減輕車體重量,提高能耗效率,”高級工程師喬峰(音)周三說。

      媒體報道說,中國已有全世界最長的高速鐵路網,軌道長超過1.9萬公里。這一鐵路網預計在2020年將擴至2.89萬公里。

      2014年,中國日乘客量達249萬人。

      報道稱,日本目前擁有全世界時速最快的列車,該國的磁懸浮列車2014年創造了行駛時速達373英里(約合600公里)的紀錄。

      中國高鐵為何發展如此迅速

      一是對中國購買的高速列車進行“聯合設計”。這種“聯合設計”不是外方與中方一起從頭設計一個過去沒有的新車型,而是雙方對中方購買的車型進行設計修改,以使其能夠適應中國的線路特點。

      二是外方提供中方購買車型的制造圖紙。當然,設計原理和設計來源數據庫等關鍵技術資源是不可能轉讓的。而且在給圖紙的部分,也不是所有的零部件圖紙都有。

      三是生產引進產品的工藝。這部分屬于制造體系的一部分,是中方受益最大的部分。

      四是對中國工程師和技術工人進行培訓。

      也就是說,中方獲得的是生產能力(對給定技術的使用方法),而不是技術能力(把這些技術開發出來的方法)。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引進是技術的唯一來源,那么中國鐵路裝備工業后來的發展路徑就是按照外國車型設計來制造,并通過引進新車型來進行升級換代。但實際情況與這個邏輯前景并不相符。

      “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美國人震驚!

      2011年,中國高鐵研發在不到6年的時間內,跨越了三個臺階:第一個臺階,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掌握了時速200~250公里高速列車制造技術;第二個臺階,自主研制生產了時速300~350公里高速列車;第三個臺階,中國鐵路以時速350公里高速列車技術平臺為基礎,成功研制生產出新一代CRH380型高速動車組。

      事實證明,中國高鐵技術存在著引進之外的來源,即中國鐵路裝備工業能夠對引進技術進行消化、吸收、再創新的技術能力基礎,以及這個工業已經掌握的核心技術。

      以“2系車”制造商四方公司為例,事實上,中國鐵路裝備工業幾乎還在“消化、吸收”原型車技術期間,就已經開始“再創新”。有兩個事實說明了這一點:

      第一,四方技術進步的速度遠遠超出所有人的預料。在引進初期,川崎重工認為四方對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需要16年,即8年消化、8年吸收,然后才能達到可以創新的階段。

      第二,四方開發的CRH380A已經通過美國的知識產權評估。在四方跟蹤美國加州高鐵市場的過程中,由四方提供自己的技術條件和設計方案,美方檢索出來所有相關技術專利900多項,再找專業人士評估是否侵權。最后美方評估的結論是四方的產品沒有侵權,說明CRH380A的技術完全是自主產權,且已經超過日本新干線技術。

      四巨頭失算

      加拿大龐巴迪,日本新干線,法國阿爾斯通,德國西門子四巨頭最初有過自己的盤算,認為一旦進入中國市場,中國工業就會對其技術和產品產生長期依賴,所以在中國高鐵技術引進中為爭奪立足點作出了比通常情況下更大的讓步。長客和四方的技術人員都提到當時外方在培訓中,很有把中國企業建成其產品制造基地的味道。

      責任編輯:劉微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情聚八閩,共啟新程!福建省姓氏源流研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无码| 亚洲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18亚洲男同志videos网站|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无码蜜桃臀网站|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尤物| 亚洲福利秒拍一区二区| 精品日韩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 国产91成人精品亚洲精品|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春色|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人妖| 中文字幕亚洲日本岛国片| 亚洲精品国产V片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在线看不卡|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观看| 亚洲色成人WWW永久在线观看| 天天爽亚洲中文字幕| 在线亚洲高清揄拍自拍一品区|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一区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播放在线| 亚洲伊人精品综合在合线| 亚洲国产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自国产拍揄拍| 亚洲中文字幕一二三四区| 亚洲男人的天堂网站| 亚洲高清乱码午夜电影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 亚洲av麻豆aⅴ无码电影| 亚洲人成无码久久电影网站| 久久久久国产成人精品亚洲午夜 |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漫画| 亚洲一卡2卡三卡4卡无卡下载| 亚洲综合一区无码精品| 久久亚洲精品11p| 国产精品亚洲玖玖玖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77777| 亚洲精品无码精品mV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WWW| 亚洲国产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