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稱,日本氣象廳表示,7日觀測到沙塵暴來襲,范圍覆蓋從日本西部到北部的廣大地區,還包括關東地區的部分地區。
共同社5月7日報道稱,日本氣象廳表示,從中國吹來的大風攜帶著黃沙,持續到8日,主要是在日本西部。氣象廳警告,由于能見度低,可能會對運輸造成干擾。
日本氣象廳說,在熊本市,7日凌晨3點到6點的能見度已經下降到8公里。能見度下降到不到10公里時,從遠處就能清楚地看到霧霾。
7日,在北海道、東北部、中部、關西地區和九州,都能觀測到攜帶沙塵的空氣。在群馬縣和茨城縣也看到了沙塵空氣。
6日在日本西部觀測到的揚沙是今年來的首次。這是自1967年日本有沙塵記錄以來最新檢測到的揚沙天氣。
報道稱,4日,北京遭受嚴重的沙塵暴襲擊,導致多架航班被取消。基于健康考慮,官員呼吁當地居民留在室內。
延伸閱讀:
沙塵暴 (天氣現象)
沙塵暴 (sand-dust storm) 是沙暴 (sand storm) 和塵暴 (dust storm) 的總稱,是荒漠化的標志。是指強風從地面卷起大量沙塵,使水平能見度小于1千米,具有突發性和持續時間較短特點的概率小危害大的災害性天氣現象。[1] 其中沙暴是指大風把大量沙粒吹入近地層所形成的挾沙風暴;塵暴則是大風把大量塵埃及其他細顆粒物卷入高空所形成的風暴。
沙塵暴歷史
沙塵暴作為干旱半干旱地區的自然災害之一,并非現代的產物。據科學家對深海巖芯和冰蓋沉積物的測定,早在白堊紀末(距今7000萬年)地球上就有沙塵暴出現。3000多年前,我國史書便有西北地區發生“黃沙”、“雨塵”、“雨塵土”、“黃霆”等記錄。據史料記載,公元前3世紀~1949年的2154年間,我國發生沙塵暴70次,平均31年發生一次。但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我國沙塵暴發生次數卻迅速增加,并且我國沙塵暴出現了發生時間早、影響范圍大等新動向。我國沙塵暴發生的空間規律是西部多于東部,北部多于南部,主要集中在我國西北和華北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區;沙塵暴在發生時間上表現為一年四季均有發生。據趙景波等對我國494例載有月份的沙塵暴記錄統計表明,沙塵暴主要出現在2-5月份,占總數的78. 3%,其中又以3-4月份最頻繁,占總數的49.2%, 2月、5月次之,其它月份較少。沙塵暴發生的日變化表現為主要集中在中午至傍晚,夜間至午前則相對較少。
責任編輯:劉微
- 天生棕發被迫染黑 日本18歲高中生起訴學校引熱議2017-11-14
- 南海最新消息 菲總統杜特爾特:南海經不起對抗 我們不奢望戰爭2017-11-13
- 中國小留學生在加拿大頻陷騙局 制造受害人被綁架假象2017-11-13
- 中國10名“網紅”主播拜訪法國參議院 他們都來自哪個平臺?2017-11-13
- “雙11”成世界性購物節 俄天貓5分鐘破1億盧布2017-11-13
- 關于中國與老撾的關系,你需要知道的幾件事2017-11-13
- 日韓竟為這事互懟2017-11-10
- 實用外交的典范 中美簽超2500億美元創紀錄大單 2017-11-10
- 韓研究院統計:七成韓流游客來自日本 女性占近九成2017-11-09
- 中美元首夫婦同游故宮 三大殿前感受古老文明2017-11-09
-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
加夫婦42輛校車建“諾亞方舟” 作為核輻避難2017-11-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