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閱讀:韓國申遺中國哪些東西
小編通過梳理發現,在“申遺”這件事上中韓網民不止一次“較勁”,最初是“端午節之爭”,此后,韓國申遺成功的暖炕、泡菜都曾引發兩國網民和媒體的熱議。
此后,2013年12月,韓國的“泡菜文化”被收入了《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讓部分同胞又生出一絲遺憾,認為泡菜也是咱中國發明的啊。
2014年韓國擬將“暖炕技術”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該消息一出,又引發了一場中韓兩國的“申遺”之爭。不過,韓國的暖炕是否申遺成功,小編在公開資料中并未找到最終答案。據了解,韓國計劃申報的取暖設施學名為“溫突”,翻譯成中文時被譯為“暖炕”。正是這一譯名讓人產生聯系和誤解。溫突專指朝鮮民居特色的地熱取暖系統。公元7世紀開始在朝鮮半島上廣為流行的溫突主要為整間房間全鋪式地暖,是適應當地居民“坐式”文化而誕生的設置。至今保持低坐臥起居習慣的韓國人并不少。一些觀點認為,韓國擬申遺的“暖炕”和我們的東北大炕并非完全重合的概念。
至于此次韓國申報的《儒教雕版印刷木刻板》,主要是朝鮮李氏王朝(1392-1910)時期一系列儒家學說相關作品的雕版印刷用木刻板。媒體在報道中發現,這些古籍中不僅包括朝鮮李氏王朝時期儒學家的著作,也包括一些原汁原味的中國儒教經典,例如朱熹和呂祖謙合著的《近思錄》(1794)。
韓國式申遺邏輯原來是這樣的
韓國人對申遺的熱衷由來已久。包括宗廟祭禮樂、板索里、江陵端午祭、泡菜和越冬泡菜文化在內,目前韓國已擁有至少18項非物質文化遺產,但“申遺熱”絲毫未減。
不過,韓國“申遺熱”并不被認為是這個問題的根本所在。分析認為,韓國人在此類申遺項目上,往往用的名義都是文化的“在地化發展”。比如端午祭,比如這次韓國申報的《儒教雕版印刷木刻板》。然而,一個兩個項目沒問題,如果項目多了,形成系統了,對外樹立形象了,那就很有問題了。
那么,中國方面又是怎么看待韓國申遺“中國東西”這件事呢?在韓國去年打算申請“暖炕”時,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的工作人員曾對媒體表示,中國暫不會將火炕技術申請非遺。一些專家當時分析認為,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項目需要有價值、有積極意義及瀕危亟待保護。而中國文化遺產項目比較多,每年在文化部申請國家非物質文化保護項目都有幾百個。因此在決定何種項目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時須有“輕重緩急”。但是很多業界人士也承認,韓國的申遺體現了韓國人對傳統文化的自覺傳承、國家認同感,以及對文化產業的獨特開發和推介。
如果跳出“申遺”這件事,從泡菜到韓國服飾到韓劇再到“鳥叔江南Style”為代表的韓國流行音樂一度風靡亞洲和世界,這些年韓國對自身的文化包裝和推介的確是有獨到之處的。
責任編輯:劉微
- 南海最新消息 菲總統杜特爾特:南海經不起對抗 我們不奢望戰爭2017-11-13
- 中韓關系轉暖濟州島樓市重現生機 3天3000人看房2017-11-13
- 中國小留學生在加拿大頻陷騙局 制造受害人被綁架假象2017-11-13
- 中國10名“網紅”主播拜訪法國參議院 他們都來自哪個平臺?2017-11-13
- “雙11”成世界性購物節 俄天貓5分鐘破1億盧布2017-11-13
- 關于中國與老撾的關系,你需要知道的幾件事2017-11-13
- 日韓竟為這事互懟2017-11-10
- 實用外交的典范 中美簽超2500億美元創紀錄大單 2017-11-10
- 韓研究院統計:七成韓流游客來自日本 女性占近九成2017-11-09
- 韓國總統文在寅支持率小幅回落 降至69.3%2017-11-09
-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
加夫婦42輛校車建“諾亞方舟” 作為核輻避難2017-11-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