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這段比電影本身還吸引人的“蛻變”。演員姚晨在微博上感慨道:“一位五十多歲早已功成名就的演員,還能夠為一部電影不惜冒著毀掉身體的代價……阿米爾·汗這樣的創作者,才能坦然的說自己是真的‘熱愛’電影吧! ”
但圍繞在“米叔”(粉絲對阿米爾·汗的昵稱)身上的標簽,如果只是“敬業”未免太小看他。美國《時代周刊》稱他為“印度良心”。
近年來,他幾乎每一部作品都直面印度的社會問題:豆瓣評分高達9.1的《三傻大鬧好萊塢》抨擊了印度刻板僵化的教育;《我的個神啊》嘲諷了借宗教之名滿足私欲;阿米爾·汗還曾主持一檔叫《真相訪談》的電視節目,他在節目中談兒童性侵、家庭暴力、巨額嫁妝、種姓制度等等,直戳印度社會最丑陋的傷疤。
阿米爾·汗主持的《真相訪談》
“你覺得電影能夠改變印度社會嗎?”2015年阿米爾·汗來華宣傳電影《我的個神啊》時,新華社前駐新德里記者陳雪蓮曾問過他這個問題。“阿米爾·汗給我的回答是:他相信電影是具有社會功能的,而不僅僅是娛樂,他相信電影能夠改變社會。”
陳雪蓮表示,很多人一提到印度電影,就會想到載歌載舞的寶萊塢歌舞片,實際上,現在的印度電影工業已經比較成熟。印度電影市場題材的選擇更加多元,許多現實主義題材的電影本身的表達也很接地氣,因此才能又叫好又叫座。
“雖然印度有各樣問題,但是在電影這方面已經甩開我們很遠了。”一位中國網友這樣說道。
3
一部電影,刷新了國人看待印度的“三觀”
見微知著,其實這么一部電影,也在一夜間似乎刷新了國人看待印度的“三觀”。
比如有網友說:“中國人看了《摔跤吧!爸爸》應該心里會有點遺憾,和對印度多幾分敬畏吧。”還有網友則表示,之前提到印度就會想到各種強奸事件,但是現在發現,他們也有“民族之魂”。
講真,盡管某些方面,如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印度的國產航母“三次下水”至今仍“爛尾”……這個國家現代化的步伐并不盡如人意。但是如果我們更平心靜氣地審視這個緊挨著中國的南亞大國,也許就能發現,它有著包括電影在內的諸多閃光點。
中國前外長李肇星曾在2014年接受媒體采訪時談及中印比較。他表示,自己多次到過鄰國印度,印度各方面都有值得中國學習的地方。
“比如在教育方面,印度可能比我們更能夠培養出有獨立生活工作能力的學生,我在美國工作期間,在聯合國工作期間,發現到聯合國打工的印度青年人超過中國青年人。他們獨立生活的能力、獨立工作的能力比較強。所以在這方面也可以向印度朋友學習,不要光看國內生產總值那些數字。印度天然條件比較好,印度國土面積比我們小得多,但是印度可耕地面積比我們多得多,印度人均淡水占有量是我們好幾倍,這些都值得我們牢記。”李肇星當時說道。
印度總理莫迪曾提到,印度有8億35歲以下青年人,可助力國家經濟轉型。
數十年前,胡適曾說過,印度未出一兵,但通過佛教傳播,在文化上做了中國兩千年的老師。如今,至少眼下印度高品質電影的“走出去”,仍在提醒國人,以鄰為師,這條道路還并沒有改變。
延伸閱讀:印度電影排行榜前十名是哪些?
第一名:《寶萊塢生死戀》
寶若和戴夫德從小青梅竹馬一起長大,兩人感情益深,彼此緣定終身。但青年的戴夫德斯被父親送到英國求學,寶若一直癡心地等他回來。十年以后,戴夫德斯學成歸來,滿以為可以娶寶若為妻,但是自己的母親卡薩亞卻拒絕接受寶若做兒媳。理由是門不當戶不對。由于卡薩亞在公開場合辱罵了寶若的母親,她一氣之下把女兒嫁給意味富有的鰥夫。戴夫德斯與寶若決定私奔,但是被戴夫德斯的父親發現,寶若再次受辱。戴夫德斯離家出走,并且給寶若留下一封信,勸她忘掉他,傷心欲絕的寶若聽從母親的安排遠嫁他鄉。與此同時,戴夫德斯走向了自我放逐和自我毀滅。他沉浸在酒精的麻醉當中。但是始終無法消除失去寶若的痛苦。名妓山德拉姆對戴夫德斯一往情深,但是始終無法取代寶若的位置,獲取戴夫德斯的心,甚至不允許觸摸對方。就這樣,戴夫德斯懷著對昔日戀人的愛情走向了生命的終結。最后他實現了自己的諾言——死在了寶若的家門口。
第二名:.《時尚》
寶萊塢名導揭露印度時尚界鮮為人知的潛規則。這是一部超現代好看的印度片,與以往我們看到的載歌載舞的印度片不同,沒有什么歌曲和舞蹈,但故事情節可以和大片相媲美。高級時裝**印度中產家庭,寶萊塢新作將鏡頭對準了印度時尚業,將其幕后的藥物濫用、精神抑郁和潛規則等內情悉數搬至臺前。前世界小姐、寶萊塢女星樸雅卡·喬普拉在該片中飾演一個小鎮女孩,她夢想著有一天成為超級名模,但要想在孟買這個魚龍混雜的大都市取得成功,她必須要克服一道道難關。電影講述了一個小城市普通家庭的漂亮女MeghnaMathur夢想成為超模,不顧父母的反對只身一人來到孟買,開始她的模特求職路,最終憑著自己的天生麗質和男人的關系成為頂級模特,但是她卻逐漸迷失了自己。在看到曾經的超模的下場和現實中的種種殘酷,她回到了家里,沉寂一年后,在父親和朋友的鼓勵下再次登臺,當原來的超模最終因吸毒過量死亡的時候,她決心要靠自己成功,并最終在T型臺上綻放耀眼的光芒。
第三名:貧民窟的百萬富翁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是英國導演丹尼·博伊爾所執導的電影,于2008年上映,是根據印度作家維卡斯·史瓦盧普(Vikas Swarup)的作品《Q&A》所改編的。這部電影有著好萊塢式的流暢的敘事,懸念叢生,驚心動魄的講故事的方法,有美國式故事的浪漫和光明,童話氣質,有史詩片式的大格局,有歐洲電影的人文關懷,有丹尼·保爾式的在影像和思想方面的鋒銳和透徹。在第66屆美國電影金球獎上,《貧民窟的百萬富翁》異軍突起成為當晚最大的贏家,獲得了最佳劇情類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原創電影音樂四項大獎。
第四名:《阿巴克大帝》
影片講述一個16世紀的愛情故事,偉大的莫臥兒皇帝Akbar(HrithikRoshan)與拉杰普特族的公主Jodhaa(AishwaryaRai飾)聯婚,從而衍生了一段真正的愛情。在政治上,信奉伊斯蘭教的Akbar國王知道成功沒有疆界,在征服了興都庫什山脈(HinduKush)之后,繼續向他的征途進發,直到他的帝國擴大到從阿富汗到孟加拉灣,從喜馬拉雅山到哥達維利河(GodhavariRiver)。因為他那精明的寬容、慷慨及權力,Akbar贏得了為他效忠的拉杰普特族人――最好戰的印度教教徒。但Akbar沒想到的是,當他與Jodhaa――一位突如其來的拉杰普特族公主結婚時,為了進一步鞏固他與拉杰普特族人的關系,他要反過來開始進行了新的征途,就是嬴得真愛。然而身為Amer國王Bharmal的女兒,Jodhaa很反感自己只是政治上的棋子。在這婚姻的結盟里,Akbar要面對的最大挑戰不只是打贏的本領,還有贏得深藏怨恨與極端偏見的Jodhaa的心。在16世紀的印度,公主Jodhaa及國王Akbar在政_治需要下結成夫婦,但他們之間的愛情超越一切現實環境,并且從此改寫了印度歷史。阿克巴大帝是莫臥兒王朝第三代君主,(實際上是真正的開國君主),他雄才大略,18歲時他已獲得了全部的統治大權,繼承了他祖父的熱忱與貪婪,向外擴展疆界,經歷一連串的殘忍苦戰,征服了次大陸大部,建立了一個空前龐大的帝國。可與古代的阿育相媲美。“阿克巴”意即“最偉大的”,是印度對他的稱呼。
責任編輯:劉微
- 印度名城海得拉巴否認為伊萬卡“清除乞丐”:沒有直接關系2017-11-13
- 印度北部地區霧霾罩頂 數萬所學校被迫停課2017-11-10
- 印度“達巴瓦拉” 他們把“送盒飯”送成了經典2017-11-10
- 俄印關系近況 印度被疑讓美海軍進入俄潛艇 俄印軍事合作恐受阻2017-11-09
- 下狠手!印度公開羞辱戶外排便者:直接對人拍照2017-11-07
- 印度一家醫院頻現兒童離奇死亡事件 兩天內30名兒童死亡2017-11-06
- 劍王朝電視劇主演是誰什么時候播出 李現個人資料2017-11-06
- 中印最新消息 印度將與10國分享實時海上情報 印媒宣稱系針對中國2017-11-06
- 印度當地人打招呼未予回應 德游客莫名慘遭暴打2017-11-06
- 《雷神3》11月3日上映主創力薦IMAX 3D2017-11-04
-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
加夫婦42輛校車建“諾亞方舟” 作為核輻避難2017-11-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