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以“定位,萬物互聯”為主題的第八屆中國衛星導航學術年會在上海召開,會上公布了詳細而周密的“北斗導航系統全球布網”的計劃與時間表。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除了開始在太空中構建能覆蓋全球的北斗星座,中國還在地面上打造可以大幅增強導航性能的北斗地基增強系統。隨著這兩張大網的織就,北斗的導航精度將會大幅提升,未來國人在中國的國土上享受到厘米級的導航服務不再是夢想。
今年是北斗導航衛星的全球布網開局之年,外界對于新一代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北斗三號的發射計劃非常關注。根據中方在本屆年會上公布的發射計劃,從今年到2020年這4年中,中國將把多種類型的近30顆北斗衛星送入軌道,并借此向用戶提供覆蓋全球的高水準導航服務。
中國衛星導航系統委員會主席王力表示,當前北斗系統已為亞太地區用戶提供穩定可靠的時空信息服務,15顆衛星在軌穩定運行,5顆新一代北斗衛星已經完成在軌調試,即將入網工作。在此基礎上,今年將發射6-8顆衛星;2018-2020年,還將發射20多顆衛星。
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冉承其在年會報告中為北斗衛星的發射計劃列了一個詳細清單:2017年計劃發射6-8顆北斗三號MEO衛星;2018年發射約10顆北斗三號MEO衛星和1顆北斗三號GEO衛星;2019年-2020年,發射6顆北斗三號MEO衛星、3顆北斗三號IGSO衛星和2顆北斗三號GEO衛星。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衛星分系統總師楊慧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今年進行的一系列發射都將采取一箭雙星的方式,從而大大提高衛星組網的效率。
除了天上的建設,中國還在地面上打造一張北斗增強系統大網。據冉承其介紹,中國已經完成北斗地基增強系統第一階段(150個框架網基準站,1200個加強密度網基準站,國家綜合數據處理中心,6個行業數據處理中心等)的建設任務。2018年將完成北斗地基增強系統第二階段建設,進行覆蓋全國主要區域的米級、分米級定位精度,以及加密覆蓋區厘米級和后處理毫米級修正數的試播發。
在承擔北斗地基增強系統建設任務的千尋位置公司設置的大屏幕上,《環球時報》記者看到一個標注了不同顏色圓點的中國地圖,有些地區地基增強系統的密集程度很可能會讓密集恐懼癥者感到震撼。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圖中綠色圓點代表150個框架網基準站,藍色圓點代表1200個加強密度網基站。據了解,目前千尋位置可以提供滿足多種需求的導航定位服務。其中“跬步”(實時米級定位服務)覆蓋面積達到1160萬平方公里,實現全國覆蓋,并外延到部分海域;“知寸”(實時厘米級定位服務)可以服務于自動駕駛、無人機自主飛行以及未來的機器人,目前的覆蓋面積是260萬平方公里。如今可以提供厘米級服務的地區主要集中在東南沿海等經濟發達地區。“見微”提供的是靜態的毫米級解算能力,可用在地質滑坡監測、危舊房監測以及高鐵路基沉降監測領域。
《環球時報》記者從這張電子地圖上看到,目前東南沿海一帶的地基增強設施的建設密度遠高于其他地區。這名工作人員表示,他們計劃今年在云南、貴州、四川、陜西、廣西和新疆進行厘米級覆蓋,之后會逐步實現對全國的厘米級覆蓋。
名詞解釋:
北斗一號衛星導航定位系統
同義詞 北斗衛星一般指北斗一號衛星導航定位系統
“北斗一號”衛星定位系統是我國自主研發,利用地球同步衛星為用戶提供全天候、區域性的衛星定位系統。
責任編輯:劉微
- 南海最新消息 菲總統杜特爾特:南海經不起對抗 我們不奢望戰爭2017-11-13
- 中國小留學生在加拿大頻陷騙局 制造受害人被綁架假象2017-11-13
- 揭秘中國北斗是怎樣煉成的:能否和GPS一決高下2017-11-13
- 中國10名“網紅”主播拜訪法國參議院 他們都來自哪個平臺?2017-11-13
- “雙11”成世界性購物節 俄天貓5分鐘破1億盧布2017-11-13
- 關于中國與老撾的關系,你需要知道的幾件事2017-11-13
- 實用外交的典范 中美簽超2500億美元創紀錄大單 2017-11-10
- 中美元首夫婦同游故宮 三大殿前感受古老文明2017-11-09
- 韓旅游業摩拳擦掌 為吸引中國游客展開花式營銷2017-11-06
- lolS7為什么中國會輸給韓國?韓媒深度評析2017-11-03
-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
加夫婦42輛校車建“諾亞方舟” 作為核輻避難2017-11-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