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不能讓薩德問題被當做“皮球”踢
畢穎達
隨著文在寅成為新總統后,韓國政府在努力嘗試改善對華關系,例如迅速派出韓國總統特使、前總理李海瓚訪問中國,就一些問題作出溝通。但是,從目前看,在薩德問題上韓國新政府表現出模棱兩可的姿態,似乎仍在“說服中國”上做文章。對此中國需要保持警惕,堅守原則和立場,整合各方力量營造有利氛圍,同時防止把問題推向中美關系范疇。
韓國政府的“折中方案”
韓國的一場政治地震以文在寅政府上臺而暫告平息,中國輿論界“批韓”之聲也漸漸趨于緩和。的確,文在寅在競選期間多次強調要停止部署薩德,呼吁把這一問題交下屆政府處理,而且在他上任后第一時間即宣布暫停薩德部署。隨后,一些積極舉措在一定程度上顯示出,韓國新政府重視對華關系、希望盡快扭轉中韓關系的決心。由此,國內不少人認為中韓關系迎來了轉機,對文在寅政府抱有高度期待。
然而,韓國新政府果真能撤銷薩德部署嗎?如果文在寅政府解決不了薩德問題,中韓關系又將如何發展呢?這些問題成為各界關注的熱點問題。
其實,文在寅新政府上臺之初便面臨著諸多嚴峻的國內和國際問題的挑戰,且這些挑戰不是單獨存在,而是互相交織糾纏在一起。薩德問題便是一例,它作為上屆韓國政府“刻意”留下來的政治、安全遺產,被深深地楔入中韓關系之間,如何處理這一問題,關系到韓國國內政見的調節、輿論的整合以及如何平衡對中、對美外交等諸多問題。
當前,對于薩德問題,文在寅政府的基本立場是:立足國家利益需要,充分評價部署薩德的軍事效用性,并綜合考慮韓美關系、中韓關系,經過慎重的檢定之后再做出最后決定。很顯然,這是一個模糊的立場。
值得注意的是,從近日的實際反應來看,韓國政府的基本傾向是:在接受薩德部署這一事實的條件下,試圖尋找一個能夠打動和說服中國的折中方案。目前,韓國方面的主流建議是,將薩德的X波段雷達的探測距離由2000公里縮短為800公里,并保證該雷達不朝向中國進行探測和不加入美國的MD體系。但這一方案最大的瓶頸就是中韓之間的互信問題。
鑒于中韓關系的實際情況,在沒有中方人員參與的“不對中國進行探測”保證是沒有什么約束力的。從這一點來看,文在寅政府的薩德政策仍然沒有脫離前任政府預設的軌道。根據中國的反應,這一方案可以帶來不同的政策結果:如果中國接受了該方案,韓國則可以快速恢復對華關系,此為上策;如果中國不接受這一提案,韓國的次選目標應該是尋求在“政經分離”原則下發展對華關系;最下的政策結果是頂著中國壓力情況下,繼續尋求如何緩解對華關系。韓國政府應該也非常清楚,中國難以接受這一方案,那么其接下來很可能是追求次選目標。
謹防韓國“金蟬脫殼”
當前,有不少中國輿論期待韓國新政府通過國會程序或搞“倒薩”運動來阻止薩德部署,但對韓來說,其實這兩種選項均難度巨大且風險不可控:其一,按照文在寅的基本主張,把部署薩德問題送進國會表決程序,可以暫緩前任政府在部署薩德上的加速度,但最終結果卻難以預料。因為執政的共同民主黨在國會中所占席位有限,搞不好會弄巧成拙。其二,通過發動民眾抵制薩德,可能會有助于阻止薩德部署,但這是一個“撥亂反正”的舉措,需要文在寅做出重大決斷并積極動員各方力量。然而作為新任政府,其更希望盡快穩定政局,事實上也未表現出堅決“倒薩”的意志和明確的行動動向。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對于當前韓國政府表現出的一系列改善兩國關系的舉動,我們在積極響應的同時,需要保持足夠定力,加強對時局的判斷和把握,防止被表面上的“親近”動作所麻痹。為此,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認識:
第一,堅守反薩德立場,并展現出堅定的國家意志和決心。韓國部署薩德,會成為中國的戰略威脅,因為這觸及了中國的戰略安全底線,這樣的問題沒有讓步的余地。因此,在韓國對薩德問題沒有實質性動作和誠意的情況下,我們應堅守一貫的立場和原則,不為“表面文章”所動。有部分學者擔心,過度施壓最終可能會把韓國推到美日一邊。這種擔心有一定的道理,但問題的根源不在于中國施壓,因為韓國選擇部署薩德本身,客觀上就是在倒向美日一邊。
第二,不能向韓傳遞錯誤的或弱化中國反制薩德立場的信息。薩德問題發展到今天,原因有很多,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韓方誤判了中國的立場,誤讀了中國的意志,雖然當時韓國各領域人士頻繁到中國調研、走訪,但他們似乎是在努力征集“希望聽到的聲音”,并以此為根據強行推動部署薩德。未來在薩德問題上,中國各界需要努力形成合力,積極營造解決薩德問題的有利氛圍。
第三,在處理薩德問題的過程中,需要防范“被踢皮球”的風險。即韓國政府可能一方面向中國表明反對部署薩德立場,另一方面又強調“鑒于薩德部署的實際情況,中止部署需要美國的同意與配合”,這樣一來至少可在表面上洗清自身責任,使薩德轉化成為中美之間的問題,讓中國去直接和美國協商解決問題。
薩德問題暗含著復雜的歷史背景和深層的國際政治動機,處理起來難度巨大。盡管如此,中韓關系中的“薩德困境”是韓國與美國一起造成的,它關乎中韓關系未來。因此當前需要韓國新政府做出戰略性決斷,從根本上入手中止部署,朝根除這一“毒瘤”的方向努力,而不是繼續嘗試說服中國和指望中國犧牲自身利益來解決問題。未來在處理薩德問題上,將直接考驗韓國的戰略遠見和領導人的決心以及外交智慧,也將檢驗中國的國家意志和定力。(作者是山東大學中韓關系研究中心研究員)
責任編輯:劉微
- 迪拜航展 阿聯酋航空與波音簽151億美元大單 將購買787客機2017-11-14
- 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應特朗普要求唱情歌 觸礁的美菲能否“生情”2017-11-14
- 美國航母預計在2018年到訪越南港口 2017-11-13
- 中韓關系轉暖濟州島樓市重現生機 3天3000人看房2017-11-13
- 美得州槍擊案兇犯凱利前妻倫納曼:我一直生活在恐懼中2017-11-13
- “雙11”成世界性購物節 俄天貓5分鐘破1億盧布2017-11-13
- 日韓竟為這事互懟2017-11-10
- 實用外交的典范 中美簽超2500億美元創紀錄大單 2017-11-10
- 美國總統特朗普:我相信中美能夠一起找到解決朝鮮問題的辦法2017-11-09
- 韓研究院統計:七成韓流游客來自日本 女性占近九成2017-11-09
-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
加夫婦42輛校車建“諾亞方舟” 作為核輻避難2017-11-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