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6月30日宣布,一項防止小行星撞地球的計劃已經從概念探討階段進入初步設計階段,研發完成的航天器將撞擊一對小行星。
這項計劃名為“雙小行星變軌測試”(DART),是美國航天局為防止小行星撞擊地球設計的首個改變小行星軌道的技術驗證項目,將發射一顆航天器撞擊名為“雙子星”的一對小行星。
這對小行星由“雙子星A”和“雙子星B”組成,前者直徑大約780米,后者直徑大約160米并且環繞前者飛行。
美國航天局2003年以來一直密切觀測這對小行星,推算它們將于2022年和2024年兩次“遠距離”飛過地球。
DART計劃的航天器體積與一臺電冰箱差不多,發射后將瞄準“雙子星B”飛去,最終以每秒大約6千米的速率撞上這顆小行星。繼而,研究人員將在地面觀察這次碰撞,研究碰撞將如何改變小行星的飛行軌道。
“雙小行星為這類測試提供了絕佳的天然實驗室,”DART計劃研究人員湯姆·施塔爾特說,“‘雙子星B’環繞‘雙子星A’飛行,從而更易觀察撞擊效果,同時確保實驗不會改變這一對小行星圍繞太陽運行的軌道。”
美國航天局“地球防御協調辦公室”官員林德利·約翰遜說,這將是在一顆“無威脅的”小行星上做“歷史性實驗”。
實際上,小行星幾乎每天都會“光顧”地球,只是它們中的絕大多數進入大氣層后分解、燒毀,難以造成可觀危害。不過,體積較大的小行星對地球構成威脅。美國航天局把直徑超過1千米的小行星作為可造成“全球性影響”的潛在威脅天體,重點觀測、跟蹤。
DART的研究對象是中等體積小行星。它們一旦撞上地球,可造成“地區性破壞”,“雙子星B”即屬于這類天體。
美國航天局2016年組建“地球防御協調辦公室”,職責包括發現、跟蹤和辨別對地球構成潛在威脅的小行星和彗星,并就可能的碰撞發布預警。(惠曉霜)(新華社專特稿)
責任編輯:楊林宇
- 一顆如房子般大小的小行星10月將從距離地球4.4萬公里遠處掠過2017-08-11
- 7日晚有月偏食 全國絕大部分地區都能觀測全程2017-08-06
- BBC、SMG聯合出品紀錄片《地球》發音樂特輯 每個動物角色都有BGM2017-08-04
- BBC地球:神奇的一天發布終極預告片 晝夜交替演繹生命魅力2017-07-27
- 南極約6000平方公里最大冰架斷裂 或與地球變暖相關聯2017-07-13
- NASA稱“開普勒”又發現10顆類地行星 開普勒望遠鏡有多牛?2017-06-21
- 國際空間站表面發現微生物 國際空間站浮游生物怎么活的?2017-05-31
- 不喝水能活120年 地球上最頑強的生物是它2017-05-27
- 美國推出太空葬禮:花1.7萬讓骨灰繞地球飛兩年2017-05-18
- 人類只剩下100年?地球死亡的N種方式2017-05-12
-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日韓停留天數不同 韓國對美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