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藝術家們將秦腔戲曲中著名的《火焰駒·表花》《打柴勸弟》《五更鳥》《龍鳳呈祥》《周仁回府·悔路》《五典坡·飄彩》等曲目呈現給丹麥觀眾,其中,著名秦腔表演藝術家李梅用碗碗腔演唱的《再續紅梅緣》更是獲得滿堂彩。
哥本哈根國際歌劇節現場 新華網 發
藝術家們的演出贏得了觀眾的喝彩,每曲結束后都會迎來雷鳴般的掌聲。一位名叫米卡的歌劇愛好者說:“這是我第一次觀看中國戲曲,它真的完全不同于其他歌劇,這種唱法具有很深的功底,演員肯定是從小就接受了專業的訓練。”
哥本哈根國際歌劇節現場 新華網 發
陜西秦腔始于秦,勝于漢,是中國戲曲藝術的鼻祖。2006年,秦腔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為了促成此次秦腔藝術家來丹麥參加哥本哈根歌劇節,陜西省文化廳精挑細選了2個院團的秦腔戲曲骨干演員聯合來丹演出,還專門安排為演出重新錄制音樂,得到哥市民一眾好評。
延伸閱讀:陜西秦腔簡介
秦腔又稱亂彈,亂彈源于西秦腔,而梆子腔則來源于老秦腔(東路秦腔,同州梆子),是一種非常古老的傳統戲曲劇種。主要流行于中國西北地區的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地,又因其以棗木梆子為擊節樂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稱“桄桄子”(因以梆擊節時發出“恍恍”聲)。明末無名氏《缽中蓮》傳奇中使用了[西秦腔二犯]的曲牌,故知其。今陜西寶雞和甘肅天水為古西秦之地,經史料考證,西秦腔源于甘肅天水,后經來往商客帶入長安,使其得以壯大,發展 。清康熙時,陜西涇陽人張鼎望寫《秦腔論》,可知秦腔此時已發展為成熟期。待到乾隆年間,魏長生進京演出秦腔,轟動京師。對各地梆子聲腔的形成有著直接影響。
責任編輯:劉微
- 考古發現2300年前王家浴室 墻上貼陶磚、有地漏2017-11-08
- 陜西現“肉夾饃”式大樓 建在兩山夾縫之間(圖)2017-11-02
- 陜西一女子抱子從25樓墜亡 家屬稱其患產后抑郁2017-09-25
- 國務院通報陜西致36死車禍:迅速排查道路安全隱患2017-08-18
- 曝陜西一區委書記被億萬富翁白浩亭毆打 紀委介入調查2017-08-09
- 業主新房裝修后入住20天 鄰居:對面才是你家2017-08-03
- 陜西子洲縣“7·26”特大洪災已確認2人死亡 3人失蹤2017-07-27
- 陜西子洲洪災后出現物資短缺 官方嚴禁哄抬物價2017-07-27
- 陜西境內持續暴雨 北京西站多趟開往西安等地列車停運2017-07-27
- 陜西子洲縣特大洪災 轉移安置城區2萬余名受災群眾2017-07-26
-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日韓停留天數不同 韓國對美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