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網站“戰略家”8月13日文章,原題:中國“太空絲綢之路”即將到來
中國很有可能把“太空絲綢之路”加入陸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從而將“一帶一路”倡議擴至太空軌道。
處于“太空絲綢之路”核心的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將同意使用中國北斗衛星所提供的精確導航和授時服務。截至2016年,中國北斗系統有23顆在軌運行衛星,今后還將繼續擴大。北斗這樣的精確導航和授時衛星是推動當地經濟和協調通信的關鍵技術。此類系統能促成不同的應用,包括移動設備、精密測時——可支持股市應用和金融服務、協調鐵路和海上交通管理、為采礦等眾多行業提供支持。
2016年中國發布的有關航天活動的白皮書強調了北斗的重要性。白皮書提到“太空絲綢之路”,宣布建設“一帶一路空間信息走廊”,它包括對地觀測、通信廣播、導航定位等衛星研制,地面和應用系統建設,應用產品開發等。
美國媒體稱,北斗是中國修建用以擴大自己活動和影響力的道路、鐵路、港口和工業園的“數字黏合劑”。“太空絲綢之路”的衛星通信、天氣監測和對地觀測,將從天上到地上支持“一帶一路”倡議。新絲路沿線國家若加入“一帶一路空間信息走廊”,會變得依賴中國所提供的太空服務。這將令北京對那些國家的政策選擇具有更多影響力,因為中國控制了維持其經濟增長的關鍵太空能力。
美國及其盟友不應接受中國從太空主導歐亞。現在,(西方的)“太空2.0”革命正加速,從中產生的新太空技術,將令與中國的太空競爭不會像過去那樣危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因此沒必要一味接受中國對太空的控制來發展本國經濟。西方也有必要向新絲路沿線國家推廣太空2.0技術,從而不讓中國主導相關市場。
太空競爭可被視為地球上地緣政治的延伸,誰占據了太空制高點,誰就能主導地球,因為信息是21世紀權力的基礎,而信息將通過太空傳播。“太空絲綢之路”將為中國權力及對歐亞大片地區的掌控增加厚度,若不受到挑戰,中國會把西方公司排擠出去,確保北京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太空服務的唯一提供者。這將最終鞏固北京對新絲路沿線國家經濟的控制。對美國而言,這對它與中國的亞洲戰略主導權之爭絕非好事。
責任編輯:劉微
- 實用外交的典范 中美簽超2500億美元創紀錄大單 2017-11-10
- 中美元首夫婦同游故宮 三大殿前感受古老文明2017-11-09
- 我國“一箭雙星”成功發射北斗三號衛星 步入全球組網新時代2017-11-06
- 韓旅游業摩拳擦掌 為吸引中國游客展開花式營銷2017-11-06
- lolS7為什么中國會輸給韓國?韓媒深度評析2017-11-03
- 中國去年游戲收排名全球第一明年電競用戶數或達3億2017-11-02
-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將于11月8日至10日訪華2017-11-02
- 樂天最新消息 韓國樂天轉戰東南亞成本高昂:中國市場無可取代2017-10-28
- 羅馬一中國女游客放飛無人機 或涉嫌違法被起訴2017-10-27
- 中國游戲逆襲韓國?伽馬數據:2017出口將大增2017-10-26
-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日韓停留天數不同 韓國對美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