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英媒:“年輕”的印度處理內外事務都太任性
英國《金融時報》8月16日發表達爾米亞控股集團董事長戈拉弗·達爾米亞的文章《“70歲”的印度仍在經歷“成長的煩惱”》稱,印度在國際關系中的相對不成熟,公眾對政府機構的信任度低。政府能力虛弱,因此重建制度是一項迫切任務。
文章稱,印度是一個年輕的國家。該國獨立于70年前,比大多數主要大國更年輕。從人口結構上說,印度擁有世界上最年輕的人口之一,年齡中位數只有28歲。相比之下,中國人的年齡中位數是37歲,俄羅斯是39歲,加拿大是42歲,德國是47歲。文章援引新加坡學者馬凱碩的話,印度的外交氣質是“任性的”。印度在國際關系中的相對不成熟,是其年輕的產物。印度獨立還不到四代人的時間,其國際回應符合一個正在尋找自己在世界上位置的年輕國家的特點。
文章稱,印度發展成今天的樣子,并不是必然的。建國之初,許多人認為,印度幅員遼闊,多樣性程度太高,將使其無法治理。經濟學家們則揣測,印度能否養活本國的龐大人口。
文章稱,盡管數十年來印度的發展和變化中有一些顯著的成果,但從印度的潛能來衡量,它們還不到位。在1980年代的一次大幅增長之后,印度制造業產值占GDP的比重停滯在16.5%。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基礎設施瓶頸和僵化的勞動力市場政策。然而,失業率居高不下。印度需要每月創造100萬個新工作崗位;在最好的時候,印度也只達到了這個目標的一半。矛盾之處在于,調查顯示,60%的印度雇主表示遇到招工困難。
文章稱,在政治方面,盡管印度擁有政治學家所稱的“輸入民主”,但就所有實際目的而言,印度在“輸出民主”方面較為薄弱??简炦@點的一個很好的例子是,少數族裔、窮人或者低種姓的人找當地警察局求助的結果。也就是說,公眾對于政府機構的信任度很低。這表現在投票人數不斷減少以及逃稅方面。政府能力虛弱,因此重建制度是一項迫切的優先任務。
文章稱,印度政府需要更強有力的體制來應對所謂的棘手問題,這些問題很難描述,也很難解決,因為它們交織在一起相互依賴。
責任編輯:劉微
- 印度北部地區霧霾罩頂 數萬所學校被迫停課2017-11-10
- 英國推出離婚女性“周末度假禮包” 希望感情受傷的女性告別過去2017-11-10
- 告別蠢鈍 綿羊實力自證:我們還能認出奧巴馬呢2017-11-10
- 印度“達巴瓦拉” 他們把“送盒飯”送成了經典2017-11-10
- 脫歐最i新消息 英國“脫歐”第六輪談判開啟 難題依舊待解2017-11-10
- 俄印關系近況 印度被疑讓美海軍進入俄潛艇 俄印軍事合作恐受阻2017-11-09
- 被舉報涉嫌性騷擾 英政府官員卡爾·薩金特于家中自殺2017-11-09
- 下狠手!印度公開羞辱戶外排便者:直接對人拍照2017-11-07
- 印度一家醫院頻現兒童離奇死亡事件 兩天內30名兒童死亡2017-11-06
- 中印最新消息 印度將與10國分享實時海上情報 印媒宣稱系針對中國2017-11-06
-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日韓停留天數不同 韓國對美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