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莫迪上臺給印日關系提供了一個新的“加速度”,將雙邊關系提升至“特殊的戰略與全球伙伴關系”。
2014年9月1日,莫迪體驗日本傳統的“表千家”茶道(來源:鳳凰網)
3
勾結:做著同樣的美夢
為什么短短十幾年印日關系就由跌入冰點發展成了熱火朝天?
首先,同樣的“中國威脅論”。
日本硬拉印度構建“反華聯盟”(圖片來源:觀察者網)
從經濟層面看:
日本經濟在經歷“失去的10年”之后,也變得“一地雞毛”,難以繼續扮演“領頭雁”角色。而中國日益強大的國力和影響力是擺在那的,日本對中國憂心忡忡,頻頻在中國周邊“搞事情”,然而卻沒撈到什么實際的好處,同時,又擔心經濟方面對華依賴過重反受其累,因此急欲尋找可替代性投資、生產場所。
印度經濟增長快速,擁有大量廉價勞動力以及消費市場,因此,日本向印度投資的興趣也逐漸增加。
2002年以來,印度在日本企業長期直接投資選擇地中的排名正在急劇上升——從2002年到2006年,中國都是日本企業直接投資的第一選擇,但是到了2007年,印度反超中國成為第一。
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同樣也使印度感到憂慮,急需大力發展來趕超中國。
莫迪上任后,根據印度的第12個“五年計劃”,批準多項基礎設施投資,如高速公路/鐵路和機場港口建造計劃、加速制造業發展計劃、智能城市建設計劃等,印度要實現龐大的經濟振興計劃,需要超過1萬億美元資金和大量先進技術。日本的資金、技術及先進管理經驗來的很是時候。
再來看政治層面:
印度將南亞次大陸視為其勢力范圍,對中國在印度洋地區的影響力日漸增加保持著高度的警惕和憂慮。
有的印度學者甚至危言聳聽地宣稱:中國在印度洋的野心是取代印度在印度洋的主導地位,將印度洋變為“中國洋”。
最近幾年,印度這種恐懼感更甚,反應有點激烈:
*對于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印度表示懷疑;
*對投資額達 460 億美元的“中巴經濟走廊”計劃,印度表達了高度憂慮;
*中國海上實力日益強盛也使印度感到不安,甚至還臆想中國在印度洋實施“珍珠鏈”戰略,對印度進行包圍和遏制。
注:印度認為中國幫助修建的巴基斯坦瓜達爾港、孟加拉國的吉大港、緬甸的實兌港、斯里蘭卡漢班托塔港都是這條“珍珠鏈”上的珍珠。
印度認為中國采用了“珍珠鏈”戰略對其進行封鎖。(來源:觀察者網)
2010年中國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后,日本防范和遏制中國的心態加重,印度是其理想的合作伙伴。
正如如日本前外相川口順子所說:從許多方面來說,日本是幸運的,因為我們在亞洲有印度。印度和中國一樣是個核大國,是一支可以抗衡北京的力量。
其次,同樣的“世界級政治大國夢”。
印度開國領袖尼赫魯曾提出:印度要“做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成為亞洲的中心”。
莫迪的執政目標更遠大,承諾要把21世紀變成“印度世紀”,讓“印度重新出現在世界雷達上”。
為了實現大國抱負,莫迪還將拉奧政府時期推行的“東望政策”進一步升級為“東進政策”。
日本就更不用說了,早就極力想要摘掉“政治侏儒”的帽子。安倍上臺后提出了“俯瞰地球儀”式外交——“不是要單純盯著周邊諸國關系,而是要像看著地球儀一樣俯瞰全世界。”
早在20世紀90年代,印度和日本就提出了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要求,但總是因遭到強烈反對鎩羽而歸。
最后,美國的“牽橋搭線”。
美國坐莊,印度、日本相應,儼然是要成為一個“亞洲版小北約”了。
就這樣,印日一拍即合,決定“抱團取暖”。
2014年7月,皮尤調查中心公布的民調指數,日本將印度視為亞洲最友好的國家,63%的日本人對印度有好感,印度人同樣認為日本比其他亞洲國家更為友好。
4
給中國添亂的事沒少干
這些年,印度和日本在聯手封鎖中國這方面還真是不遺余力。
攪局南海
相關學者認為,日本的國家戰略總體上是一種“西太平洋戰略”,希望采取各種措施而作為西太平洋的海上強國再次崛起,所以會竭力在南海問題上打壓中國。
按理說,南海問題根本沒日本什么事,但日本卻經常以維護“航行自由”為名插手南海問題。
印度表現得也很積極。2012年,時任印度外長克里希納聲稱:“印度主張南海是全世界的財產,其航道必須不受任何國家干擾,應用于促進相關國家的貿易行為。”其立場與日本是遙相呼應。
近幾年,美日印也頻頻在南海、印度洋及馬六甲海峽舉行聯合軍事演習,加強防務合作,借此怒刷存在感。
在印度洋給中國“使絆子”
為了阻滯中國在印度洋地區的影響力,印度也是煞費苦心:莫迪多次出訪印度洋周邊鄰國,提升印度的地區影響力;準備建造 200 艘艦船,擴大自身在印度洋的軍事存在。
不過,印度覺得光自己動手還不夠,于是又找日本來助威。
據日本《外交學者》報道,印度邀請日本在印度洋的戰略門戶安達曼—尼科巴群島投資基礎設施建設。
安達曼—尼科巴群島經濟價值并不高,但是戰略位置十分重要,可以監控并扼守馬六甲海峽,被稱為是“印度不沉的航空母艦”!
安達曼-尼科巴群島(圖片來源:觀察者網)
印度還與日本合作,啟動在伊朗東南部的恰巴哈爾港和工業園區的開發計劃,與中國的競爭意味十足——恰巴哈爾港跟中國投資擴建的巴基斯坦瓜達爾港相距僅72公里。
搞“自由走廊”對沖“一帶一路”
印度極度擔憂“一帶一路”拓展到自己“地盤兒”上,今年5月“一帶一路”峰會,所有主要經濟體都來參加,印度是唯一的缺席者。
不僅如此,印度還憋了一個“大招”——亞非“自由走廊”計劃。
所謂的亞非“自由走廊”計劃,是日印攜手在非洲、伊朗、斯里蘭卡和東南亞國家興建多個基礎建設項目,以平衡中國的區域影響力。
印度《商業標準報》將之稱為“印日版‘一帶一路’”,并稱兩國將以此為依托,和“中國版‘一帶一路’相抗衡”。
互相聲援
兩國一直互稱對方是“亞洲最發達的民主國家”和“亞洲最大的民主國家”。
2014年9月,莫迪訪日時稱印度支持日本解禁集體自衛權的舉動。
日本投桃報李。2015年1月,日本外相岸田文雄訪問印,居然稱“阿魯納恰爾邦”(中國藏南地區)是印度領土一部分。
責任編輯:劉微
- 中印邊界最新消息 中方:中印邊界沒有“一觸即發” 勿添油加醋2017-10-09
- 印巴互懟沖突頻頻來襲!外面槍戰未息,里面“舌戰”上演2017-09-25
- 《中印情緣》印地語版首發式在印度舉行 目前中印關系好嗎?2017-09-13
- 中印洞朗對峙后續 叫囂對中巴兩線作戰印度高官拉瓦特反悔了!2017-09-11
- 中印關系近況 中印兩國領導人會面是否提及洞朗對峙?中方回應2017-09-06
- 中印對峙之際 中國海軍艦隊在西印度洋演習火力全開(圖)2017-08-26
- 中印對峙外國評論 英官員呼吁中印對話,但強調英國不干預對峙2017-08-25
- 中印邊境對峙近況 外交部評印度在中印邊界西段修路:自己打自己臉2017-08-25
- 中印邊境最新動態 印修路到邊境中方回應:印方自己打自己臉2017-08-24
- 中印對峙事件發酵 印度憂心尼泊爾總理來訪 要拿出大單抗衡中國?2017-08-23
-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日韓停留天數不同 韓國對美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