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美日韓與中俄反導演習撞日,安的什么心?
根據報道,日本海上自衛隊宣布美日韓三國將在11日至12日舉行演習,重點加強彈道導彈信息交換以及導彈飛行軌跡追蹤能力的演練。同在11日,中俄兩軍在北京開啟“空天安全-2017”中俄第二次首長司令部聯合反導計算機演習。雙方將通過共同演練防空反導作戰籌劃、指揮、火力協同等內容,應對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對兩國領土的突發性和挑釁性打擊。
資料圖
據報道,美日韓此次演習在日本附近海域舉行,日方將派出金剛級神盾護衛艦“鳥海號”,美韓也會派遣多艘船艦參與,訓練主要內容是合作及分享導彈攔截資訊。
中俄兩軍的首長司令部聯合反導計算機演習在北京舉行,由中國空軍負責承辦。
美日韓,中俄,五個國家,三大常任理事國,同一天在亞洲地區海、空域開始反導演習,很容易讓外界聯想到近來日益緊張的東北亞局勢。
這是一場巧合嗎?從發布消息的時間上判斷,有可能是美日韓“制造”了這一巧合。11月17日,中國國防部就對外公布中俄將于2017年12月11日至16日舉行中俄第二次首長司令部聯合反導計算機演習。而日方12月10日才對外發布該消息。
美日韓有什么企圖?至少有一點,這樣的“巧合”是要將東北亞局勢進一步攪渾,混淆輿論關注點。這與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天天苦口婆心勸解“半島核問題的直接當事方應通過對話談判解決問題”的意愿背道而馳。美國和韓國12月初剛舉行長達五天的“最大規模”空中演習,引發朝鮮強烈反應。平壤表示,這場演習以及美國所發出的不排除進行“先發制人”打擊的威脅,釋放出了“戰爭已經無法避免”的信號。
除非是專業人士,普通人大概無法區分這兩場反導演習的差異。因為他們是如此相似,“同樣是反導演習,同樣在亞太地區,以及兩場演習參演兵力都非來自一個國家”,尤其最后這一點非常微妙,美日韓同盟,和中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看起來是不是剛好掉進了西方輿論所制作出的“中俄同盟”的坑。
弄清楚同盟和伙伴這兩個概念非常重要。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專業人士對《環球時報》表示,同盟與伙伴有三點重要區別:首先,同盟是以作戰為目的的,而伙伴更多以和平為目的;其次,同盟都要有共同的敵人,一國通常不可能與兩個敵國同時結盟,而伙伴可以和兩個敵國成為伙伴關系。當然不同的伙伴領域不同,深度也不同;第三,結盟通常一定是有主有從,很少有兩個盟友完全平等結盟,而伙伴是平等的。這位專家還提示說,嚴格意義上,美日韓不是同盟,美日是同盟,美韓是同盟。
那么關于美日韓、中俄兩場反導演習最重要的差別就出來了。海軍軍事學術研究所研究員張軍社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兩場演習最大的差別在于,中俄演習明確表示不針對第三方,美日韓的目標卻是很明確的,假想敵就是朝鮮。中俄反導演習重點是提高兩國自身的反導能力,是防御性質的;而美日韓的演習是同盟性質,會刺激朝鮮,可能會引發朝鮮方面的激烈反應,實際上對地區安全穩定不利。
張軍社介紹說,“從短期看,美日韓反導演習是針對朝鮮核武器開發和導彈發射,這是很明確的。從長遠看,美國是為了在亞太地區建設一體化導彈防御系統做準備,首先是整合美日韓導彈偵察預警系統,而后再逐步實現攔截系統一體化,從而提高美國全球導彈防御系統的攔截能力,實現美國的絕對安全。”
這是美日韓三國第六次舉行類似主題的軍事演習,中俄在2016年首次組織首長司令部聯合反導演習,今年是第二次。
中國導彈技術專家、量子防務首席科學家楊承軍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也指出,這兩場演習雙方想要達到的目標不同。中俄之間的反導聯演是被動的,雙方希望通過演練維護和制止地區生亂、生戰,通過提高防御能力減少地區爆發戰爭的可能性。而美日韓演習針對性,指向性非常明確,這種演習只會讓地區火藥味越來越濃,隨時都可以擦槍走火。
此外,目前日本并沒有宣布美日韓此次演習是否會動用薩德反導系統,美在韓部署薩德系統嚴重損害中俄等國戰略安全利益,中俄兩國對此強烈反對。
楊承軍表示,是否啟動薩德反導系統并不影響此次演習的性質和宗旨。一個薩德導彈發射營由指揮系統、火控雷達、6部8聯裝發射裝置和48枚攔截彈組成。因為攔截彈要價很高,韓國不會輕易啟動。但是薩德配套的偵察系統在演習中一定會啟動,天上衛星,地面雷達,網絡偵察都會運作,通過這次演習檢驗薩德偵察系統能不能正常運作,能否對導彈攔截提高情報準確度。
責任編輯:劉微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美國計劃2017年試驗薩德 聲稱為攔截朝鮮導彈2016-08-12
-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
美日韓與中俄反導演習撞日,安的什么心?2017-12-1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