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日媒:日本要利用人工智能來預測和調查犯罪
據日媒報道,在日本,利用人工智能(AI)分析監控攝像頭等的影像,從而防止犯罪和調查犯罪的研究十分活躍。
據悉,日本沖電氣工業(OKI)公司開發出了檢測ATM操作中的可疑行為,東京的創業企業 Earth Eyes則開發出預測偷竊行為的系統。另外,大阪大學開發的技術能夠通過走路的特點來確定和追蹤犯罪者。
據報道,日本總務省向專家詢問了人工智能可以活用的領域,結果約7%的專家列舉了預測犯罪和預防犯罪。雖然監控攝像頭急劇增加,但是犯罪行為仍時有發生。
人工智能擅長分析圖像,由于從大量數據中發現特點的深度學習等新技術的出現,更容易對人工智能加以活用。人們期待人工智能遏制犯罪的效果將進一步提高。
據了解,沖電氣公司開發的人工智能可以通過ATM機上設置的監控影像,分析人操作的樣子,發現可疑行為。該公司通過名為機械學習的人工智能技術讓公司內部的ATM機學習了200個人操作的樣子,并從這些人操作以外的樣子中發現匯款欺詐等違法行為,精確度達90%。
沖電氣將在2018年內利用商業設施等地設置的ATM機進行實證試驗,測試在室外是否也能確保精確度。設想推出在發現可疑行為時自動通知店員的系統。
生產防盜設備的Earth Eyes開發出的是檢測可疑行為、預測可能發生的盜竊等犯罪的人工智能技術。該技術通過分析腿部和頭部等部位的動作來甄別盜竊犯罪時經常出現的動作。
該公司獲得了日本國立研究開發法人、新能源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NEDO)的支持,正在將該項技術推向實用化。力爭應用于通過告知店員、向可疑者發出提醒來防范盜竊等行為的防范盜竊的系統。
報道還指出,人工智能技術還取得了可以幫助調查犯罪的成果。大阪大學教授八木康史等人開發出了一項技術,該技術可以根據人的姿勢、步幅、手部擺動方式等走路時的特點進行個體識別,以此追蹤犯罪嫌疑人及恐怖分子等。
這項技術使用深度學習,讓系統學習了1萬人朝著各種方向行走的影像。
該系統在5000人中鎖定50人時,實現了較高的作業精度,成功概率達到8成??梢宰尨饲耙蕾囉谌斯さ臄z像頭分析實現省力化。
據介紹,發生犯罪事件后,只要知道嫌疑人是誰,就能根據周圍的影像追蹤到嫌疑人的行蹤。八木康史教授等人將呼吁將這項技術應用于調查犯罪。
另外,NEC于2017年11月開始銷售一種系統,該系統在面部識別技術中融入了人工智能,可防止可疑人員進出建筑物。
不過,使用拍攝有不特定多數人的視頻時,也存在侵犯個人隱私的風險。國家在以海報等形式呼吁人們安裝攝像頭的同時,還要求使用這些攝像頭的企業做到不鎖定某個人,并采取完善的措施來防止信息泄露。
一方面,人工智能也有可能對犯罪行為作出錯誤判斷,因此在推進技術改進的同時,還必須想方設法通過人眼的參與來提高精度。
責任編輯:劉微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三名深度學習技術科學家獲“計算機界諾獎”圖靈獎2019-03-28
- “智慧城市展”在臺北登場 逾50家企業秀人工智能2019-03-27
- 去年福建省物聯網核心產值 預估超千億元2019-03-25
-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
非裔女性首次成功當選美國芝加哥市市長2019-04-0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