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英科學家培育“心臟補丁” 患者有望告別心臟移植
據英媒報道,近日,英國劍橋阿登布魯克醫院心臟病專家桑杰·辛哈(Sanjay Sinha)和劍橋大學的干細胞生物學研究小組,正在研究一種新型心臟再生性療法:培育鮮活而不斷跳動的“心臟補丁”。
這種補丁只有2.5平方厘米大小,5毫米厚。它是通過對血細胞重新編程,使之先轉化為一種特殊干細胞,再轉化成人體任意一種細胞(例如心肌細胞、血管細胞和構成心臟外形的心外膜),生長1個月后,形成心肌組織的外形。
“我們相信,心臟補丁有很大希望實現與患者的心臟自然融合。我們已經培育出了能夠跳動和收縮,具備完全功能的心肌組織。”辛哈表示。
辛哈目前正在計劃開展心臟補丁臨床試驗,首先進行小鼠和豬的動物實驗。如果一切順利,將在5年內開展第一例人體試驗。
此外,一個由斯坦福大學、杜克大學和威斯康辛大學組成的聯合研發小組,也正在開發心臟補丁。
和辛哈一樣,他們正在計劃使用超聲波和MRI掃描定位心臟受損部位。根據損傷的形狀,使用3D打印機定制一塊任意大小和形狀的心臟補丁。然后,外科醫生將打開患者胸腔,把補丁直接縫補到心臟上,并連接現有的靜脈和動脈。
這種新療法的主要挑戰在于,如何使補丁和心臟實現電信號融合,從而讓二者同時跳動。任何存在缺陷的電信號傳導,都會導致心率異常。
辛哈表示,如果能夠攻克這一難關,心臟補丁技術不僅可以拯救無數生命,還能節約大筆資金。在英國,心臟移植手術的費用大約為50萬英鎊。對于無法接受移植的成千上萬名心力衰竭患者,持續性長期治療和定期住院的費用更加高昂。比較而言,心臟補丁療法的費用只需7萬英鎊左右。
此外,由于心臟補丁以患者自身血液細胞制成,接受治療的患者,無需承受心臟移植手術并發癥帶來的痛苦,例如長期服用免疫抑制藥物。
責任編輯:劉微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日本發明培養心肌細胞新技術2018-08-21
- 澳媒:診斷標準更改 數百萬澳大利亞人將確診為高血壓2018-08-06
- 科學家發現一種可抗心臟衰老的蛋白2018-07-19
-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
非裔女性首次成功當選美國芝加哥市市長2019-04-0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