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高熱量飲食有望助澳袋熊對抗皮膚病
新華社悉尼4月18日電(何嘉悅)澳大利亞一項新研究發現,高熱量飲食可以幫助袋熊對抗可能致命的皮膚病獸疥癬,提高其存活率。
獸疥癬是一種由寄生蟲疥螨引起的皮膚病,“這種螨蟲會寄生在動物皮膚表皮層內,造成宿主動物瘙癢、脫毛、表皮層增厚等,嚴重的還會造成宿主死亡。全球有上百種哺乳動物都患有獸疥癬。”領導該研究的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大學的阿林恩·馬丁18日在接受新華社的郵件采訪時說。
這項研究發表在新一期英國《皇家學會開放科學》雜志上。馬丁等人發現,由于獸疥癬造成的瘙癢癥狀,患病袋熊進食時間減少,休息及撓癢的時間增加,而新陳代謝率相較于健康的同類更高,熱量損失也更大。此外,患病袋熊脂肪組織的脂肪酸構成也發生了改變。
“換句話說,患病袋熊的日常熱量消耗更多,但因為進食量減少,他們攝取的熱量不足以滿足日常消耗。”馬丁說。
研究人員認為,高熱量飲食可能以幫助患病袋熊對抗疾病,提高存活率。增加能量補給或許可以抑制患病袋熊脂肪酸構成變化,使它們可以儲存養分,滿足新陳代謝需要,提高存活率。目前,研究團隊正與塔斯馬尼亞州政府合作,保護野生袋熊。
據馬丁介紹,獸疥癬在塔斯馬尼亞袋熊中的患病率約為10%-15%,但區域性暴發會導致袋熊數量大幅下降。塔斯馬尼亞州北岸的納羅恩塔普國家公園曾暴發過獸疥癬,導致該地區的袋熊數量驟減94%。
責任編輯:金林舒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 福建集智研討深化自貿試驗區改革2019-04-02
- 福建省政府召開常務會議 研究加快福廈泉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等工作2019-03-29
- 耳聾基因療法項目獲歐盟200萬歐元資助2019-03-26
-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
非裔女性首次成功當選美國芝加哥市市長2019-04-0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