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埃及要建首個旱碼頭
說到埃及,人們首先想到的可能是聞名遐邇的蘇伊士運河,正是它奠定了埃及世界航運樞紐的地位。近年來,埃及持續發力航運以外的物流領域。近日,蘇伊士運河管理局與迪拜港簽署協議,投資一億美元在開羅西郊建設埃及首個旱碼頭。
旱碼頭往往位于內陸經濟中心城市鐵路、公路交會處,是沿海港口在內陸經濟中心城市的支線港口和現代物流的操作平臺。據埃及《金字塔報》報道,投資建設中的首個旱碼頭不僅將成為埃及內陸向亞歷山大、塞得等埃及重要海港轉運商品物資的重要集散地,更將與迪拜港在全世界范圍內負責運營的近80個港口開展戰略合作,幫助埃及與更多國家拓展貿易聯系。
近年來,隨著中東地區高速公路和鐵路建設的發展及輸油管道的不斷增加,蘇伊士運河的大型油輪過境率急劇下降,嚴重影響了作為埃及財政收入支柱之一的船只過境費收入。
為擺脫困境,埃及總統塞西2014年上任后,一方面修建新蘇伊士運河,提升通航能力,為油輪和特定船運減稅,繼續挖掘運河潛在運力;另一方面建設“蘇伊士運河走廊經濟帶”,意圖打造運河收入之外的新增長極。升級基礎設施、發展現代物流是這一新計劃的題中之義。
作為新業態之一,電商是2018年埃及物流行業發力的主要突破口。中東電商專家鄒昶華表示,埃及電商市場正在飛速發展。一方面,作為中東北非區域第一人口大國,埃及網民數量高達5000萬,為電商大規模發展提供了良好的人口基礎。另一方面,跟沙特、阿聯酋等中東國家不同的是,埃及勞動力價格相對低廉,為電商物流在該國快速發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條件。目前埃及主流電商平臺均已啟動自營物流倉配服務。
埃及通信和信息技術部長亞西爾·卡迪上月在出席一場聯合國活動時介紹,目前電商銷售額占埃及零售貿易總額的比例僅為0.5%,電子支付占比不到10%,可提升空間巨大。
鄒昶華分析,發展中國家在電商物流發展初期的快速增長,往往得益于低廉的勞動力成本,也就是“快遞小哥”的辛勤付出,但快速增長期最多三五年。若初期不注意技術升級和融資跟進,一味透支勞動力紅利,后期無法實現可持續發展。中國快遞業受中國人口結構變化影響,及時引入大數據、無人機等技術,拓展融資渠道,配合日臻完善的基建體系,成功跨過這道坎。相較之下,埃及等國人口年輕化趨勢長期持續,勞動力成本長期處于低位,轉型內生動力不足,長遠發展現代物流可能會遇到瓶頸。
(本報開羅電)
《 人民日報 》( 2018年05月21日 22 版)
責任編輯:金林舒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臺灣至俄羅斯物流新通道開通2019-03-29
- 福建出臺“絲路海運”建設方案2019-03-29
- 交通運輸部:2019年物流成本將降低超1200億元2019-03-29
-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
非裔女性首次成功當選美國芝加哥市市長2019-04-0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