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法國推動養老服務業優先發展
老齡化問題長期困擾法國社會。早在1865年,法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就超過了7%,進入了老齡化社會;1980年左右,法國老齡人口比例達到14%,進入了“超老齡社會”。
近年來,法國老齡化程度持續加深。一方面,老年人口持續增加。預計到2035年,60歲以上的人口將增長80%,75歲以上人口將增長兩倍,85歲以上的增長4倍。相關機構預測,2050年,法國老年人口將達2230萬,平均每三個人中就會有一個年齡超過60歲。另一方面,法國新增人口持續下降。歐盟官方數據顯示,隨著育齡女性人數的下降,法國人口增長率近10年來連續走低,2017年人口凈增長僅16.4萬人,創歷史新低。
社會老齡化令法國政府不堪重負。2017年5月,法國社會事務部及統計局的調查顯示,截至2015年底,法國退休人數達1600萬,每人每月平均領取養老金1376歐元(1歐元約合7.5元人民幣),法國養老金赤字在2016年一度達到3125億歐元。
為應對老齡化造成的財政失衡現象,法國政府正利用龐大的老年群體對產品和服務的迫切需求,發展“銀發經濟”。據統計,法國老年人對健康和保險的投資巨大,在旅游、食品、信息及文化領域的花費也占據其收入的一半以上。法國經濟和財政部、社會團結與衛生部共同指出,“與老齡化社會相關的新需求將為法國的經濟和工業發展開辟廣闊領域。‘銀發經濟’可創造超過560億歐元的年收入。2020年其市場價值將超過1300億歐元,創造超過30萬個就業崗位。”
為推動養老服務業優先發展,2005年6月,法國政府成立全國家庭服務署,將包括養老服務業在內的家庭服務業納入國家發展戰略規劃。2007年,法國政府通過了面向老年人的兩項全國養老規劃《安度晚年(2007—2009)》和《高齡互助(2007—2012)》,鼓勵養老服務券和養老機構的發展,確保居家養老和社區養老的連續性。
為鼓勵支持相關行業發展,法國政府設立“銀發經濟”獎,組建“法國‘銀發經濟’協會”,并積極推銷相關產品和服務。法國的公共機構和私營診所通過政府牽線搭橋達成合作,共同為老年人口提供社會和醫療護理。此外,法國政府還增加資金補貼,對那些失去生活自理能力老人的家庭提供幫助,減輕他們的負擔,并加強護理網絡建設。
在政府的支持下,近年來,涉及老年人健康、安全、住房、服務、休閑、通信及運輸等領域的200余家初創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目前,法國在“銀發經濟”領域已形成了自身優勢和獨特需求,在慢性病治療、家庭和社區養老、醫療跨界合作、新型藥物和“非藥物療法”研發領域較為發達。法國老年人希望在體育運動、食品及旅游等方面享受更多的服務,這將是法國“銀發經濟”未來的發展方向。(記者:葛文博)
責任編輯:金林舒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亞行:今明兩年亞太發展中經濟體增速小幅放緩2019-04-03
- 泉州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打造“泉州版”營商環境新高地2019-04-02
- 工業和信息化部:1-2月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規模繼續擴大2019-04-02
-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
非裔女性首次成功當選美國芝加哥市市長2019-04-0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