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涉嫌排放技術壟斷 德系車三巨頭遭歐盟調查
【環球網綜合報道】據路透報道,歐盟反壟斷監管機構正在調查寶馬、戴姆勒和大眾集團,是否合謀限制清潔排放技術的推廣,此舉可能導致德國汽車制造商面臨巨額罰款。
當日,歐盟委員會展開了一項深入調查。近一年前,歐盟委員會突擊搜查了上述汽車制造商,兩年前,歐盟委員會對包括戴姆勒在內的一些卡車制造商開出了29.3億歐元(約合232億元人民幣)的罰單,罰款金額在歷史上創下新高,原因是這些汽車制造商操縱價格,推遲采用更清潔的發動機技術。
歐盟高管表示,由寶馬、戴姆勒和大眾集團旗下的大眾、奧迪和保時捷5大車企組成的“小團伙”召開了會議,他們可能在會上串通一氣,限制歐洲銷售的汽車開發和推出新型的排放控制系統。歐委會競爭委員表示:“清潔技術的目的是減少汽車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若經證實,汽車制造商之間的勾結便是剝奪消費者購買低污染汽車的機會。”
歐盟委員會表示,清潔技術包括選擇性催化還原系統,該系統可減少柴油汽車排放的氮氧化物,此外還有“Otto”顆粒物過濾器,可減少汽油汽車排放的顆粒物。
歐盟反壟斷執法機構表示,這些汽車制造商還討論了其它技術問題,比如汽車零部件的通用要求和測試程序,但沒有充分跡象表明這些會議具有反競爭性質。同時,在這些制造商使用所謂“作廢設備”對監管測試瞞天過海上,也沒有跡象表明他們之間存在非法合作。
大眾汽車承認,在2015年使用了某種非法軟件,導致該公司被處以逾270億美元的罰款,還因此引發了一場丑聞,大眾汽車和戴姆勒表示,它們正在與歐盟委員會合作,以避免任何罰款。寶馬也表示將繼續支持歐盟的工作。
“交通與環境”組織表示,監管機構是時候采取行動了。該組織的主要負責人Greg Archer表示:“汽車行業曾是歐洲工業中最璀璨的一顆寶石,但其全球聲譽如今已嚴重受損,無法再獲得人們的信任。監管機構需采取果斷又有力的行動,清理并制定規則,使歐洲汽車市場走上零排放的道路。”
如果企業違反歐盟規定,將面臨高達其全球營業額10%的罰款。
(實習編譯:李雅雯 審稿:劉洋)
責任編輯:金林舒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報韓國瑜太多罰100萬? 網友:一人10元代繳罰款2019-03-29
- 新華調查:5G來了!究竟能做什么4G做不了的?2019-03-26
- 英報告稱三類職業受自動化技術影響大2019-03-26
-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
中國游客美國自拍時墜崖身亡怎么回事?游客自2019-03-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