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際頻道>國際新聞
      分享

      原標題:《自然》評出2018年重大科學事件 克隆猴、帕克等上榜

      原標題:《自然》網站評出2018年重大科學事件

      2018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石墨烯“魔角”翻開物理學的新篇章,一塊骨頭的出現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過往,熱浪大火裹挾著悲傷和恐懼不斷來襲,探測器的傳奇謝幕令人倍添感傷……

      《自然》雜志網站在18日的報道中,為我們盤點了今年科學領域的重大事件,或喜或悲、或怒或驚,都將銘刻在科技史上。

      石墨烯“魔角”打開物理學新天地

      石墨烯帶來的驚喜至今仍在科學家心頭泛起漣漪。3月,“科壇新星”曹原以第一作者發表在《自然》上的論文指出,當兩層石墨烯以1.1度的“魔角”扭曲在一起時,可模擬被稱為銅酸鹽的銅基材料的超導行為。讓石墨烯實現超導的這一新方法,開創了物理學全新的研究領域,有望大大提高能源利用與傳輸效率。

      今年,量子領域的科學家也收獲了不少羨慕的眼神。10月,歐盟委員會公布了其為期10年、總金額10億歐元的量子旗艦項目首批基金獲得者,20個項目涵蓋原子鐘和安全通信等領域。與此同時,英國向其量子研發中心增資2.35億英鎊;德國承諾在4年內為量子研究提供6.5億歐元的資助。

      11月16日,各國代表投票重新定義了4種基本的計量單位——安培、公斤、開爾文和摩爾,這是自1875年以來對國際單位制度進行的最大一次改革,投票結果將于2019年5月20日生效。

      生物遺傳領域可圈可點

      1月,《細胞》雜志報道,兩只體細胞克隆猴“中中”和“華華”在中國誕生,這是自1996年第一只體細胞克隆綿羊“多莉”誕生以來,首次通過體細胞克隆技術誕生的靈長類動物。這項由中國科學家獨立完成的成果,被譽為“世界生命科學領域的里程碑式突破”。專家介紹,做克隆猴的目的是為了建立動物模式來幫助理解人腦,治療各種人類疾病。

      《自然》評出2018年重大科學事件 克隆猴等上榜

      克隆猴“中中”和“華華”在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非人靈長類平臺育嬰室的恒溫箱里得到精心照料(1月22日攝)。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9月,很多科學家都被考古發現的一位生活在約9萬年前的年輕女性吸引。這個名叫“丹尼”(Denny)的古代混合人種一半是尼安德特人,一半是丹尼索瓦人,被稱為“所有接受過基因組測序人類中最令人著迷的一位”。

      二十年磨一劍。8月,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批準了第一種基于RNA干擾的治療方法,可抑制與疾病相關的特定基因,用于治療一種可能損害心臟和神經功能的罕見疾病。

      一場激烈的專利爭奪戰于9月塵埃落定。美國聯邦巡回上訴法院將CRISPR基因組編輯專利授予了博德研究所,將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及其合作者打入寒冬。

      7月,歐盟法院作出裁決:由基因編輯技術獲得的生物品種,將被作為轉基因生物,納入歐盟嚴格的轉基因監管框架中。裁決一出,歐洲基因編輯科研和產業界哀鴻一片,因為新技術將無法兌現為利潤,而科研經費也可能縮減。

      太空舞臺上絢爛與沉默交織

      莎士比亞在《皆大歡喜》中說:“世界是一個舞臺,所有男男女女不過是演員,都有下場的時候,也都有上場的時候。”這句話放在今年的太空舞臺也適用:有些故事謝幕,有些故事才剛剛開始。

      今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開始為月球附近的空間站開發概念,也計劃與企業合作開發小型月球著陸器。12月,中國發射了嫦娥四號探測器,在人類歷史上首次實現了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軟著陸。

      8月,NASA派遣“帕克”探測器前往太陽;10月,歐洲首個水星探測任務“比皮科倫坡”(BepiColombo)升空。“旅行者2號”探測器進入了星際空間,首次開始對這一區域進行探測。日本的“隼鳥2號”拜訪小行星“龍宮”(Ryugu),揭開了人類首次小行星采樣任務的序幕。12月,NASA的“源光譜釋義資源安全風化層辨認探測器”(OSIRIS-Rex)到達小行星“貝努”。

      很多探測器的“退役”也為今年的太空增添了一絲悲壯和傷感:NASA的“黎明”號探測器10月份耗盡了燃料;“系外行星獵手”開普勒太空望遠鏡也結束了科學行動。

      來自火星的消息讓人喜憂參半。6月,一場席卷火星的沙塵暴切斷了“機遇”號與地球的通信,目前該探測器生死未卜,令人揪心。但歐洲空間局(ESA)的“火星快車”軌道探測器報告稱,在火星南極附近的冰層下方可能發現了一個湖泊。

      我們將目光從星辰大海投向地球的觀測臺。2月,澳大利亞的兩個無線電天線發現了宇宙第一批恒星(可追溯到大爆炸后1.8億年)的間接證據。歐空局的“蓋亞”(Gaia)探測器今年再立大功,其提供的數據產生了迄今最精確的銀河系3D圖,加深了人類對銀河系演化的認知。

      7月,天體物理學家第一次將高能中微子的起源追溯到遙遠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有助研究人員確定宇宙射線的來源。科學家認為,某些宇宙射線和高能中微子的產生方式相同。

      氣候干旱極端天氣頻現

      2018年極端天氣頻現。由于高溫熱浪和一個多世紀以來最干旱的環境,7月,瑞典發生了50多起火災。8月,熱浪又轉戰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導致其處于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火災季中。美國加州也未能幸免,美媒稱,發生在內華達山脈丘陵地帶的山林大火已造成至少85人死亡,成為加州歷史上破壞最嚴重的野火。

      雪上加霜的是,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10月發布報告指出,在不到10年內,全球氣溫可能會比工業化前時代升溫1.5℃。

      9月,澳大利亞新任總理斯科特·莫里森摒棄了一項限制電力行業碳排放的政策。科學家表示,此舉表明該國拋棄了對2015年《巴黎協定》作出的承諾。而中國設立了生態環境部,以跟蹤污染情況、執行環境法規,同時保護瀕危物種。(記者 劉霞)

      責任編輯:金林舒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情聚八閩,共啟新程!福建省姓氏源流研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亚洲伊人色一综合网| 亚洲熟妇丰满xxxxx| 亚洲国产精品自产在线播放|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 亚洲免费视频播放| 精品亚洲国产成AV人片传媒| 亚洲av日韩av高潮潮喷无码| 亚洲热线99精品视频| 亚洲综合图色40p| 亚洲综合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大陆亚洲精品国产| 丰满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线|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华| 亚洲色欲色欲www在线播放| 一本天堂ⅴ无码亚洲道久久| 在线aⅴ亚洲中文字幕| 亚洲人成自拍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一无码|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加勒比| 亚洲中文无码永久免|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字幕| 亚洲AV日韩AV无码污污网站 |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去区首| 亚洲av色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午夜无码毛片av久久京东热| 亚洲综合校园春色| 日韩亚洲产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av成拍色拍| 爱情岛亚洲论坛在线观看| 一区国严二区亚洲三区| 亚洲精品老司机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亚洲亚洲人成综合网络|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三区在线 |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麻豆天美| 亚洲AV无码久久| 亚洲高清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 亚洲日本一线产区和二线| www.亚洲色图.com| 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第一页|